国企的进与退——我之浅见
现代对国企的进与退又一次开始了争论,其实不论是进还是退,我们都要先搞清一个问题,就是国企在国家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国企的地位和作用呢?首先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历史上是有国企的,不论是满清还是宋元明,乃至汉唐,中国的国企都确确实实的存在过,那么什么是中国历史上的国企呢?答案就是盐铁,只不过历史上并不是以企业的形式存在,而是以衙门的形式存在于历史当中,我们现代人相对较为熟悉的清宫剧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衙门:盐道衙门,就是其中的代表。
既然盐道衙门是古代的国企,那么他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呢?不论是历史还是电视剧都向我们说明了他的作用,就是控制全国的盐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这说明了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盐业国有,那么为什么盐业要国有呢?同样简单,因为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基础。同样的国家对铁的控制也是基于相同的道理。这也恰恰说明了古代国企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国家独有的基础经济地位,其作用就是通过国家专营来控制经济的运行方向。
那么现代社会中的国企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发生了改变呢?其实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国企的地位都是处于经济的基础位置,不同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份额相对较少,而社会主义国家的份额相对较多。至于作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企,是用来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七章第二节);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企,则是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邓小平理论概论》第五章第一节)。
换个角度来说,国企乃至国有经济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既然属于国家那么就应该归全体国民所有。那么什么是国家?从抽象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维基百科)。既然是共同体那么在国家范围内的所有资源是不是就应该归全体国民共同所有呢。既然是归全体国民所有,那么不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将共同所有的国有资源交给国企以外的经济形式运营就是对全体国民的利益侵占,这在任何一种政治体制的国家都应该是法律所不应该允许的,可资本主义国家恰恰通过法律将这种不应该不合理变成了应该和合理。而国企作为国家经济基础的地位,在这种基础经济中是不是应该当仁不让呢?
既然知道了国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我是否可以打个比方,将一个国家的经济比作一棵大树呢。如果国家经济是一棵大树,那么国企或者说国有经济就是这棵树的根和主干,而其他的经济形式则是这棵树的树枝和树叶,乃至花和果实。既然国企或者说国有经济就是这棵树的根和主干,那么这棵经济之树要想枝繁叶茂,是不是根和主干越粗壮越好呢?
国企的进与退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因为作为任何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根基,国企的进对其他经济形式永远是利大于弊,甚至是有利无弊。
现在一些人打着自由经济的幌子为一些既得利益集团摇旗呐喊,为的是什么?其实大家都是心理有数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