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主席诗句贺今日之庆
男儿立志出乡关,刺破青天锷未残。
陈王奋起挥黄钺,倒海翻江卷巨澜。
踏遍青山人未老,红军不怕远征难。
天翻地覆慨而慷,西风落叶下长安。
高天滚滚寒流急,妙香山下战旗妍。
冷眼向洋看世界,安得倚天抽宝剑。
忍将夙愿付东流,黑手高悬霸王鞭?
而今迈步从头越,不周山下红旗乱。
首先声明,这些句子不是简单用的,有些需要结合原诗词的上下文或意旨来补充,对于不太熟悉主席诗词的朋友,简单补充一下背景资料。
第一句,是主席离乡前仿前人诗句写的一首,全文: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间无处不青山。
第二句,是长征途中的十六字令三首中的一首,隐含了下一句: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第三句,是《贺新郎·读史》,歌颂农民领袖的。
第四句,本意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的“唤起工农千百万”或“天兵怒气冲霄汉”,但考虑到最后一句更需要,为了不重复使用同一首诗词,只好割爱。好在后文的“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多少反映了些红军的气势。
第五句,该词后有“战士指点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和后来的长征路线有关。
第六句,不须解释,看不懂的回去读小学。
第七句,同上。
第八句,《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全文如下: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历,几声抽泣。蚂蚁槐夸大树,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尤其倒数第二句,和新中国的历史意义差相彷佛。
第九句,《七律·冬云》,本意是针对苏修,此处用来指抗美援朝,亦算符合。全文如下: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第十句,《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该诗前有句“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表现了抗美援朝立国之战的意义。此诗较生僻,在《远东朝鲜战争》中看到的。
第十一句,《七律·登庐山》,本想用《鸟儿问答》中的“记得前年秋月朗”,或《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中的“斥鷃每闻欺大鸟”,考虑到不了解中苏分裂历史的朋友可能不熟悉,割爱。
第十二句,《念奴娇·昆仑》,本意是反对帝国主义,这里用于指代苏修,和一截遗欧也有契合之处。全文如下: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第十三句,《诉衷情》,全文如下:“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该到他一生最伟大的事业了。往下不解释,哑巴吃饺子。
第十四句,《七律·到韶山》,全文如下: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地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第十五句,《忆秦娥·娄山关》,全文如下: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另网上有一个叫《从头越》的视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来看一下。
第十六局,《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前有句“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