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我的三十年

2025-02-17 文摘 评论 阅读

我生在改革的春风里,我长在开放的红旗下。改革开放三十年了,我也到了而立之年。在这举国上下轰轰烈烈纪念三十年辉煌成就的日子里,我也开始盘点我这三十年的成败得失。  

9岁之前,我一直在和土疙瘩、猪啊、狗啊打交道,这正是城里的孩子上幼儿园、学前班的时候。父母在地里干活,我就在地头玩耍;看看蚂蚁,捉捉蚱蜢。玩腻了,就也跑到地里学干活去了,薅薅草,拔拔苗。后来大一点了,我就整日里放牛,在所有的动物之中,我对牛的感情最深了。我伴着牛,牛陪着我,我们相依为命,度过了一天又一天。在荒山野岭中,牛安顿着我幼时孤独寂寞的心。有时牛还来舔舔我的手,它的舌头像锉似的,舔得我好疼。我就说,小牛,别闹了,快吃吧,吃饱了我们就回家!后来那头小牛被卖掉了,我失魂落魄了好几天,直到现在,我还会梦到在山里放牛。-----这就是我的学前教育,所以,我四体勤,五谷分,还学得牛叫。  

9岁,我上学了,那时哥哥姐姐也都在上学。每到开学,是父母最头疼的时候。为了5块钱的学费,父亲要跑满村,东家借,西家挪。母亲总会说,这要是大集体多好啊,不用交学费,幸亏你哥哥姐姐都要毕业了,否则供不起了。其实母亲最有理由恨大集体,恨毛主席了,因为姥爷的成份是地主,可是母亲却说,自己是被人家陷害了。毛主席“经”是好的,被人念歪了。  

我们那小学是5年,这样我初中3年,高中3年,加在一起是11年。我的成绩还好,每到期末,总能捧回奖状,这是让父母最高兴的事了。我最渴盼的是能得到几个本子,几支铅笔,省得为买一个本子,一支铅笔而发愁了。我没有吃零食的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自由订阅试卷,我常常不订,借人家的来看。除了必须要买的课本,我在11年里没买过书,即使现在,我也没买过什么书。漂亮的借口是“书非借不能读也”,实际上,是我没有钱。吃的能填饱肚子,念高中时,住在学校,连肚子也填不饱了,于是就吃咸菜,然后喝凉水。关于穿的,捡哥哥姐姐的,翻过来,重新做一遍。我的节俭就是这样养成的。  

20岁,我上大学了。父母既喜又忧,喜自不必说,忧什么呢?原来是为那近万元的学费!后不得已卖了耕种的牛,母亲说,那么大的一头牛,就让我一个小纸包包走了。我无法想象后来父母种地是如何求亲靠友的。大学四年,我只回过一次家。假期里,我就在学校打工,积攒下半年的学费。  

终于毕业了,我庆幸没有失业,做了老师。“好不容易找份工作辛勤把活干,心里面淌着泪脸上流着汗。”这时候婚姻的问题又提上了日程。大学里没有谈过恋爱,我不会“骗”女孩,父母都是憨厚老实的农民,他们从小就教我说要诚实守信。我也没有让女孩“胃”高兴的资金,不是说,要想走进女孩的心就得先要走进女孩的胃吗?尽管我知道这并不完全对。工作之后,经人介绍,我也谈过一两个,可人家几天后就和我拜拜了。我居无宅,食无鱼,出无车,年龄又一天大比一天,三十岁了,还没“立”起来!远方的父母又在为我忧呢。在这深夜,在这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美好日子里,我回顾了一通我的三十年!  

  

  

标签:父母   三十   我的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