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市场化使中国社会进步了吗?
反动精英及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谈起当今中国,皆欢呼资改好。一讲就是私有化前“社会如何贫穷,如何黑暗,如何民不聊生,如何政治迫害,如何经济崩溃”;而私有化以来社会如何“繁荣昌盛”,是“五千年盛世”。据主流媒体统计宣布:1979―2007年,我国经济以年均9.8%速度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也在迅速增加。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到2007年达4140.4元,比1978年增长近30倍;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到2007年达13785.8元,比1978年增长39倍多。而实际情况究竟怎样?中国社会真的进步了吗???草民们不才,讲不了那些反动精英玄而又玄高深莫测的理论,只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广大工农群众可从亲身实践中体会社会是否进步了。确实,现在社会上物品丰富了,但食品都是有毒的,环境都是污染的,资源已经枯竭了,生态已经破坏了,人心已经堕落了,民族精神丧失了。美国把中国当猴耍,连小国都敢在中国头上拉屎拉尿了,中国已经被世人看不起了。我们学习组从各自的亲身感受中,明白了反动精英的宣传是在愚弄和忽悠老百姓。
我们感到:收入表面提高了,但实际上是严重下降了。
1,1978年大米为0.13-0.14元每斤,现在为1.60元每斤,上涨了11.42倍。2,青菜1978年每斤0.02元,现在为每斤1元左右,上涨了50倍。
3,鱼1978年为0.2元一斤,现在为6元一斤,上涨30倍。
4,培养一名大学生,1978年从小学到大学学费为140元,现在从小学到大学最少要150000元,上涨了1071倍。
5,房价,当年100平米每月扣房租5元,现在如果租100平米,一般城市要2500元,上涨了500倍。
6,环境污染,按国际马里克期指数,1978年污染指数为0.98,2008年污染指数为1580,污染指数上涨了1612倍。而用于治污的费用,则要远远高出产生的效益数倍至数十倍。是明显的“得不偿失”。
7,现在从吃的喝的用的物品中,不是被农药、化肥污染的就是假冒伪劣的,牛奶里三聚氰胺含量,1978年为0。2008年为380MG。上涨倍数为无穷大。对民众的心身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8,感冒发烧的治病费用。1978年为1元左右,现在平均为200元左右,上涨倍数为200倍。
9,住院一天床位费用,1978年为0.5元,2008年为65元。上涨倍数为130倍。
10,1978年老百姓子女结婚办一桌酒席约30元左右,现在至少为1500元,上涨了50倍。
11,老百姓在银行存款占总存款比重。1978年占比重为55%,2008年比重降为25%,相反,政府机关的存款(也就是各权力部门的罚款收入以及私设的小金库)上升了2倍。
12,最大贪污金额,1978年为近20万元,是深圳一个管理进出口的官创记录的,2008年最大贪污金额为2亿多元,上涨了1万多倍。
13, 1978年三公费用(公车费用、公费旅游、公款吃喝)为19.78万元,到2008年三公费用达到了2100亿,上涨了1百多万倍。
1978年,据国家统计局报告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也就是说一个三口之家可支配收为1030元。据《中国昨天与今天》(1840-1987国情手册第602页)统计,当时国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约为644/12=53元。当时企业根据国家规定,如果家庭平均生活水平低于每人8元,则可享受单位生活补助(包括住房、读书、子女看病减免等)。原来的平均工资53元中看病、住房、上学不要钱,而现在工人的平均工资1500元中还要支付看病、住房、上学的大费用,大家心算一下,现在的生活水平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现在国家统计局一直在忽悠老百姓,许多人对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示怀疑或不信任,因为民众不但没有感受到增加,反而感受到减少了,自然议论纷纷,连江苏台都质问:全国四亿多职工,你统计局只统计一亿工资较高的职工平均工资,这样的平均工资还有什么意义???统计局,你真的想“忽悠”谁?除了忽悠“中南海”外,有那个老百姓会相信你们的忽悠???既然这样的“平均工资”已失去统计的意义了,为什么还年年统计,常常公布呢?是想刺激民众吗?还是想迎合某种需要?我们不得而知。
当前社会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了,请大家分析:
首先在分配制度上肯定是倒退了。私有化市场化以前有公有制作保证,各种社会资源归人民大众共有,人民大众共享劳动成果。当时没有贫富两极分化,没有特权阶层,没有谁上不起学,没有谁看不起病,没有谁没有自己的住房,没有动不动就要大家献爱心进行捐款。私有化市场化以后的分配方式实为动物界的丛林法则,说白了就是弱肉强食。少数优先掌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的人是先富起来了,更多的人则沦为“它们”的奴仆。那些什么资源也不占有的人则依靠人的自然本能生活,比如出卖苦力、出卖肉体,他(她)们的生活是最悲惨的,处于社会最底层。
再者,私有化市场化以后生产能力是否提高了呢?同样是否定的。目前官方每召开什么“官代会”、发表什么重要讲话均要说“鸡的屁”又增长多少云云,再加上消费品市场确很繁荣(畸形的繁荣,一方面内需严重不足,广大工农群众没有钱消费,一方面产品卖不掉)。所有这些给人以假象是生产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都是私有化市场化的“伟大成果”。其实不然!!!
对于私有化市场化的成果我们也要辨证地看,这里我们借用一位网友的观点予以说明。
私有化市场化在经济上取得的成果应去掉以下因素后再考虑:
1、毛主席时代的遗产:这主要指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将这些企业改制贱卖后的所得不能归结为私有化市场化的成果。现在反动精英大肆鼓吹西方的私有制,把它吹得天花乱坠,好象一私有制就灵,特别是吹捧小岗村的私有制(没有毛主席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小岗村怎么能进行分田到户)。广大人民群众都会看到:非洲国家基本是私有制,但为什么富不起来???一直受西方世界的压迫和剥削,成为西方的奴隶、打工者。中国现在不也是西方的打工者吗?为什么毛主席领导下新中国能飞速发展?这完全是社会制度决定的,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结果。
2、现在工人下岗:数千万工人的生老病死本来都是由国家负担的,他们下岗后所节省的钱不能算是私有化市场化的成果。
3、医疗、教育、住房:这三个行业本来是公益性的,应由国家全权负责。对这三个领域的改革无非就是私有化、产业化。因而对这三个行业削减的投入不能算是私有化市场化的功劳。
4、医疗、教育、住房:这三个行业的GDP增长也不能算私有化市场化的成果,是压榨广大群众的血汗钱。
5、超前开发的矿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矿产的开发也是有计划的,按照计划有些矿产在量上是要给子孙后代享用的。所以超前开发的矿产的GDP不能说是私有化市场化的成就。
6、卖地:马克思主义认为土地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生产的一个要素。土地本来是广大人民群众共有的,因而卖地所得的钱财不能归功于私有化市场化的成果。
7、内外债:毛主席时代我们既无内债也无外债。现在发行国债,借老百姓的钱不能算是私有化市场化的成果。
8、外资企业:外资企业终究是老外的,不是中国人的。外资企业创造的GDP不能算是中国人的。
观察私有化市场化表面繁荣“成果”时,我们要用检验真理的标准来进行检验:当今社会道德沦丧、官员腐败、黑社会猖獗,色情暴力泛滥,反马克思主义、反毛泽东思想、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和文艺作品层出不穷,所有这些与毛泽东时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说到这里或许会有人惊呼“这么说来私有化市场化的成果岂不是零甚至是负数?”是的,的确如此,现实就是这样残酷无情。所谓的私有化市场化使得中国社会的生产能力急剧下降。生产能力的倒退必定以倒退的生产方式为渊源。那么私有化市场化以来生产方式有了哪些变化呢?这个问题大家都心知肚明,无须我们在这里罗嗦。无非就是改掉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取而代之的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特别是在农业上用小农的私有制生产方式代替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集体耕作。
贫富差距拉大,劳工权益受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收入分配课题组在18年时间里所做的三次大范围收入分配调查结果显示,从1988年到2002年,无论是农村和城市的基尼系数,差距都在拉大。有关统计也表明,近30年来,内、外资企业年产值平均增长超过10%,而除垄断国企外的劳动者年工资增长率仅为1%-3%。这些情况都说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没有随着GDP的增长而同比增长。私有化市场化使广大工农群众的生活水平降低了。表面生活的提高,是毛主席时代倡导“计划生育”所带来的,是以家庭人口减少为代价的。现在工农群众二人养活一个孩子还叫吃不消,如果现在每个家庭养三个以上孩子,有多少家庭能够承受?这三个孩子的结婚住房、教育、医疗问题,二位家长能承担吗?现在工农群众的权益严重受损,毛泽东时代穷人是社会的主人翁,不会被人看不起,王昆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唱道:“过去穷人矮三分那,如今顶天立地的人那”,现在穷人还能顶天立地吗?穷人不及富人的一条狗,穷人还有尊严吗?还是社会主人吗?建议要把共产党旗帜上的镰刀斧头换成金钱和权力了。在文章的最后我们再看一下“繁荣”吧!“官僚和资本家狞笑下的繁荣”背后是工农大众的苦苦哀号!“义正词严外交下的繁荣”背后是国土的节节沦丧!“披着百花齐放外衣下的繁荣”背后是民族精神无奈的远逝!
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从事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电影《奠基者》虽有瑕疵,但基本反映了当时工人家作主的精神面貌)。全国人民才能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日后中国经济飞猛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涌现出一大批诸如“大庆精神”、“大寨精神”、 “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永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国走资派的老祖宗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上百年要走的路程。在政治上,人民通过各级代表大会管理自己的国家,体现自己的意志,确保自己主人翁的地位。在军事上,大力发展先进武器,全民皆兵,随时准备入侵之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斗则已,斗则必胜。树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坚强、光辉、正义的形象。实践检验的结果是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是迄今为止最完美的社会制度。结论:依据前文分析可知私有化市场化使得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能力、分配制度全面倒退了,社会道德死亡了,民族精神丧失殆尽了。当今中国内外交困,我们有理由说当今的中国就是公元1840年的中国,私有化市场化就是反革命的资本主义的全面复辟!
常州毛泽东思想学习组 执笔:扬州冷月
2010年1月16日
参考资料:悟字《改革前后生活水平对比》
改革前后生活水平对比
作者:悟 字
人民网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六组数据见证共和国经济辉煌历程》(下面简称《六数据》)。笔者认为,其中最直观的是第四组数据:『年均工资:从445元到2.1万元』。
《六数据》说:【工资是百姓最直接的利益。1952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445元,而2006年达到21001元,增长了46.2倍。 私有化市场化前我国职工工资增速平缓,到1978年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仅为645元,与1952年相比,26年累计仅增长38.2%。而私有化市场化后,工资增长大提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职工工资每年的增加值就接近甚至超过2000元。 工资不断增长的同时,就业持续扩大。1952年,全国就业人员占当年全国人口总数36.1%,而2006年达58.1%。就业面的扩大,就业渠道的拓宽,支撑了职工工资收入的增长。••••••】
谈论职工工资“货币”收入,既然可以不用考虑物价的因素。《六数据》的作者显然是外星人,认为“货币”是可吃、可穿、可用的东西,生活的提高与货币的收入成正比。1952年至2006年,职工收入增加了46.2倍,那么生活水平也提高了46.2倍。如果正是这样,笔者想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早已不是小康,而是大康、大大康了。中国已是当今世界最富的国家之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否则,胡锦涛总书记也不需要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将2020年作为中国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了。
如果真的不用考虑物价,作者恐怕也是错了。1952年的时候,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并不是445元,而应为445万元。4450000元÷21001元=211.9。因此应该是1952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是2006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的211.9倍。那么,中国人民2006年的生活水平反而比1952年下降了许多••••••。当然,这不是事实,只是个笑话,是新旧币制的差异。按1952的物价,买1市斤大米需要1100多元钱,买一个大一点的鸡蛋需要500元钱。而2006年买1市斤大米只需要1.80元钱,买个同样大的一般鸡蛋需要0.70元。这说明谈论货币收入必须考虑物价因素,回避物价光谈货币的收入形而上学的、是非常荒唐可笑的。
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1952年为445元,1978年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645元。645÷455-1=0.449。也就是1978年职工平均货币工资比1952年增长了44.9%。从1952年至1978年的26年间,物价基本保持平稳,上升非常微小。《六数据》说1978年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与1952年相比,26年累计仅增长38.2%。应该说是扣除了物价微微上涨的因素。因此可以认定,中国在私有化市场化前,从1952年至1978年的26年间,职工的平均货币工资收入增长了38.2%是正确的。同时。由于就业增加,生活水平从1952年至1978年的26年间平均提高了70~80%。
奇怪的是《六数据》作者在计算1952~1978年的26年间的工资涨幅扣除了物价微微上涨因素,而在计算1952~2006年的54年间的工资涨幅却没有扣除物价大幅上涨因素。既然作者计算2006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没有考虑物价因素,那么只得笔者代劳了。为了便于说明问题,笔者将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收入情况先分二段计算。从1952~1978年为一段(私有化市场化前),1978~2006年为一段(私有化市场化后)。
1978年~2006年综合物价对比:
(1)粮食: 2006年是1978年的 10~15倍。
(2)粮食制品: 2006年是1978年的 15~30倍。
(3)猪肉: 2006年是1978年的 10~15倍。
(4)蔬菜: 2006年是1978年的 75~100倍。
(5)水果: 2006年是1978年的 20~50倍。
(6)饮料: 2006年是1978年的 15~30倍。
(7)酒类: 2006年是1978年的 15~30倍。
(8)香烟: 2006年是1978年的 30~60倍。
(9)衣服: 2006年是1978年的 10~20倍。(不包括名牌服装)
(10)鞋类: 2006年是1978年的 15~30倍。(不包括名牌鞋类)
(11)水价: 2006年是1978年的 15~20倍。
(12)电价: 2006年是1978年的 2~4倍。
(13)液化气: 2006年是1978年的 10~20倍。
(14)电影票: 2006年是1978年的 100~300倍。
(15)书藉: 2006年是1978年的 30~60倍。
(16)上学学费:2006年是1978年的 200~400倍。
(17)医药医疗:2006年是1978年的 50~150倍。
(18)住房: 2006年是1978年的 50~150倍。
作者:悟字: 说明:
(1)电费单价虽然涨幅不大,但一般家庭中的用电量2006年是1978年的30倍以上。因此一般家庭电费实际支出2006年为1978年的50倍以上。
(2)2006年支出中还有许多1978年一般是没有的。如:手机、电脑、数字电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