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教人心明眼亮
毛泽东教人心明眼亮
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需要人们去分辨,从中找出主要矛盾和问题。这主要矛盾和问题,往往才是事物的本质的反映。“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如果这样抓住了主要矛盾和问题。才不会被那些次要矛盾和细微末节的问题甚至假象所迷惑,才不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毛泽东就是抓主要矛盾和问题的典范。就好比有两条路,一条通向光明和幸福,一条通向悬崖和深渊,如果选对了道路,你哪怕会有一些小的挫折和失误,但不影响走向光明和幸福;如果你选错了道路,你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挣扎,最终也只能面对悬崖和深渊,这就是路线这个社会主义道路的纲的道理。
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中国革命的伟大导师,和他善于抓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分不开的。早在大革命时期,他就提出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搞清了这个问题,才能团结我们真正的朋友,打击我们真正的敌人,这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没有象南昌起义那样依然打着国民党的旗帜,而是毅然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红旗,应该说,是他对中国革命本质把握的结果,中国革命要想取得成功,依靠国民党是不行的,还得依靠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同盟军——农民和知识分子自己!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已经超过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也正因此,共产党可以和自己曾经的敌人握手言和,掉转枪口一致对外,打击日本侵略者。这样既避免了共产党两线作战,又最大限度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时也赢得了全国的爱国仁人志士和全国人民及国际上广泛的同情和支持,有这样英明伟大的毛泽东,何愁它小日本赶不出中国去。
在怎么建设国家问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毛泽东就是深知中国的基础差底子薄,农轻重各方面都很落后,许多的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怎么办,是先创业,还是先享受,如果先享受,那就可以优先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如加大对农业和轻工业的投入,加快住房建设,而尽量不发展或少发展投资大而且短期内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助益不大的重工业。这样做,可以使一部分人〈也只能是一部分人,这是由于资源资金等因素制约的原因〉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但对国家的整体发展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毫无益处,而且,由于重工业得不到发展,农业、尤其轻工业的发展得不到重工业的支撑,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可能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尤其象中国这样一个无论地理还是人口都是大国的国家来说,更不能不考虑农轻重的平衡协调发展。正是由于毛泽东为子孙后代考虑,为国家长远发展考虑的英明远见,依照农轻重的次序科学合理地发展了重工业,中国才能在建国不到30年的70年代自豪地宣布,我国已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才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和道路建设提供了强大的重工业支撑。
网友的文章《刷盘子,还是读书》,看起来涉及的是一些具体事物,但实质就是抓主要矛盾主要问题。刷盘子马上就能温饱,但仅此而已,它不可能走向富裕;读书,虽然目前生活有些艰难,但一旦学成,便能一飞冲天,从此走向真正的富裕和幸福。
社会就象一个大熔炉,它无时不在冶炼着人们,教育着人们,教会着人们怎样认识这个世界,怎样认识深认识透这个世界。小到个人命运,大到国家前途,无不如此。有网友说,叶剑英同志晚年一听到有人说起毛泽东,他就老泪纵横,他为什么会这样,这里面的道理就很耐人寻味,有网友说,精英准备跳船,这的确提出了一个非常重大而严峻的问题,它说明精英们对中国的情况其实是心知肚明,这就非常值得人们深思。还有,中国社会矛盾重重问题成堆,形形色色的各种丑恶现象层出不穷,而且,尤为重要的是,种种矛盾和问题各种社会丑恶不仅得不到解决,而且有越来越烈之势。所有这些问题其实只是一种表象,正如许多网友指出的那样,中国的矛盾和问题的核心,还是指导思想的问题,是丢掉毛泽东思想这个指导思想的问题。
这些年,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在党内政府内的代理人及右翼精英的表演应该说是充分的,这是坏事,但同时它又何尝不是好事呢?资产阶级及其右翼精英其实就是革命人民最好的教员,他们从反面在教育着人民。他们支持什么,鼓噪什么,肯定什么,反对什么,抨击什么,否定什么其实就是在帮助人们明辨是非。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在原则问题上,在关系国家和最广大人民利益问题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及右翼精英是不可能会有共同语言的,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也是不可能会有共同语言的,他们的立场不可能调和,他们从根本上说,就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