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从一道期末试题看80-90后的学生的是非观

2025-02-17 文摘 评论 阅读

前几天,我为08级世界史班的学生监了一次考,科目是“中国近现代史”,本来年年都要监考,监完了就要放假了,监考是我们一学期工作任务的结束,经过休整,将迎接新学期的工作任务,所以都是习以为常的事了。  

我发完卷,点完考生人数,环视一下整个考场,一切次序井然。我习惯性的拿起多余的一份卷子,快速的浏览了一下考题,突然有一道考题吸引了我,这个考题不是有多么新奇和深奥,而是代表了一种社会上的倾向。考题是这样的:“有人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的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请结合史实评述这种观点。”面对着一道题,再看看社会上流行的精英的种种观点,我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期盼,真想知道80-90后世界史专业的学生将怎样回答它。  

虽然,我知道这是一道大题,各考生都将在最后才能涉及到,我是白溜达,但还是忍不住地穿梭在考场内,在别人看来,我今天可真认真,真负责。  

终于,有一些学生开始答这道题了,我在几个同学回答的第一句话中感到了欣慰,他们写道,“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或“这个观点是不能认同的。”我突然感到80-90后的学生是那么的可爱,看着他们俯首埋头奋笔疾书的样子,我感到中国是有希望的,西方将和平演变的梦想放在80-90后的学生身上,看来是要失望的。  

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开始有学生陆续的交卷。我每收一个学生的卷子都要快速看一下这道题的答案,最后一个学生交卷了,我也大致了解了所有24名学生对这道题的回答。  

24份卷子中,只有一份卷子写道:“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然后从英国社会发展和中国当时的社会所处的发展水平,及中国从此融入世界来证明”。有10分卷子,没有直接点明这道题是对还是错,而是抨击了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侵略和伤害,指出,鸦片战争只是在客观上强迫中国融入世界市场之中。有13份卷子,第一句话就点明,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是不可认同的,其中有一个学生还写道,“中国有自己的社会发展规律,没有外力,中国也会缓慢的迎来近代的曙光,不是鸦片战争的炮声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鸦片战争只是用对中国伤害的形式客观上加速了这个进程。”总之,有23分答卷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对鸦片战争的非正义性进行了谴责。  

我欣慰的整理好卷子,交到学院办公室。并要了一份多余的卷子,就是想把这次考试的情况告诉网友们,我们的80-90后的学生是有着正确的是非观念的,主流精英们的灌输并没能污染的了他们纯净的灵魂,这也让我再一次认识到,奥运期间国、内外中国青年的表现不是心血来潮,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标签:中国   学生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