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韩寒《不要再给西南人民再捐款捐水了》一文
首先请容许我用“当今最红脑残者”来称呼那个叫韩寒的作家兼“政论家”。虽然此人从来都是一副唯恐别人不知道他没被“洗过脑”的模样,但是事实何曾不表明他是一个脑残者——热情有余,无知至极?如果说这是先入为主,“歧视”我们伟大而正确的韩寒先生,那么我们必须指出,这是长期观察,科学评析的结果。此人经常歇斯底里的进行狂妄叫嚣。他或通过网络叱咤一方,或偶尔在《南方周末》等媒体抛头露面。如果从国家进步的角度来看,发表自己的见解无可厚非。但娇惯了一个脑残者是有害的,可怕的,哪怕他打着反“主流”,反社会阴暗面的旗号。正如刚刚所说,如果进行科学的评析,我想韩寒是绝对不愧于“当今最红脑残者”称号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只能发表“正确”见解而不受批判,要知道共产党经过很长一阶段都认识到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了。据我所知,在某些人眼里,批评韩寒者就是“脑残”,因为韩寒的思维是如此“缜密”,是如此“敢说真话”。可如今“脑残”的帽子是不是该换一换呢?这叫拨乱反正吧。
我想大家真的必须有点常识(“常识”这个词在圈内比较火,《南方周末》炒过)。常识告诉我们韩寒的确是个狂妄自大、忘乎所以的人了。此人不发话则已,一发话就俨然一副真理的代言人模样。
我想还是从韩寒等联名推荐的《中国谁在不高兴》一书谈起,因为此书我最近看过。其中收录了韩寒引以为豪的,体现其无比魅力,充满“黑色幽默”的一段和某“脑残”网友的对话。具体内容记得不是太清楚,但还是能记个大概:
网友:外国人过来打你一个耳光你还不作声吗?
韩寒:外国人没有过来打我耳光。
看到这样的话我真是无语了,如果说对内政的愤懑尚且属“造反有理”的范畴,那么韩寒是否真正爱国真的让人怀疑了,起码是无知者无畏吧(后面会有解释),中国的一些自由主义者何尝不是如此被外国意识形态洗脑了呢?我又想到宋鲁郑的文章《中美冲突当前,自由派何以集体失声》中的观点:本来,在一个国家,存在左中右的派别是正常的。西方国家如此,中国也不例外。但意识形态和立场之争与国家利益还是不同层次的问题。那种由于立场不同而背离国家利益的自由派,是不是要回头是岸?如果国之不存,这些自由派还何处安身?
也许“爱国”在韩寒眼里是那么可耻,也许韩寒会用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爱国等近来“流行”的理论来为他辩护,那么我们就暂且放下对这种理论瑕疵的批判,给予自由主义充分的“宽容”。但试问韩寒等这些自恃清高的人何时给予他人真正的尊重?难道该网友的质问没有哪怕一丁点的道理吗?(也许如韩寒自己所说“动辄涉及下半身”的言论是不该的,但自由派何不是找骂呢?)就不拿中国青年谴责西方纵容“藏独”干扰奥运火炬传递等为韩寒所贬斥的“高尚”来说了,就浅谈国际金融危机吧,何尝不是被美国人卖了还替其数钱呢?这不是被外国打耳光是什么?这不是无知者无畏又是什么?又想起《中国不高兴》中的话了:
“你没有经过被国际资本大大地涮了一把的窝囊的昨天,你没有因国家失去尊严而绝望,你当然可以舒舒服服地在气候不坏的中国骂俄罗斯人‘愚昧’。”
“独立与国家尊严,不再成为这个时代的普遍的焦虑,这个严肃的课题,在我们的心目中,等于不存在;它的历史遗产不足珍贵,为了活跃我们的思维,甚至可以唱很多反调,它的领袖人物、图符、象征,尽可以损毁,民族认同、家国认同,尽可以‘去’。”
“这个悲剧,有人以控诉之名,以‘开民智’之名预演。”
……
不说了不说了,如果想对韩寒这类脑残者进行精神解剖,可以看看火了很久,已经印刷15次的《中国不高兴》。如果不同该书观点大可以看看,之后得结论也不迟。思想界的现实是那些看似主流的不主流,像韩寒这样的非主流其实某种程度已经是主流,我们给予韩寒太多娇惯了。说得激进一点:是该来一次清理社会人渣运动的时候了。
我们有一点和韩寒一样,就是写了这么“毫不相关”的事情,只是想告诉大家,并不是好的初衷都能带来好的结果,韩寒也同样。并不是他越狂妄、越牛气哄哄、越标新立异,他就越接近真理。相反我们越来越发现,韩寒只不过是个靠“新概念”赚取人气之第一桶金,而后才如此叱咤的叛逆青年而已。当然话说回来,某种意义上爱国的确需要有人骂国,但的确、千真万确不是韩寒这样的“脑残”言论可以解决社会问题的。正是韩寒这样的人在消解着社会的共识。如果有人把此看作是正常现象,以“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来为之圆场,那么我们是否看到一大批韩寒这样的“非主流”之外的真正的非主流?诸如巩献田、司马南、郎咸平、薛涌等等。我想如果不是我们是共产党国家,左翼的力量还是有的,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给自由主义和“主流”思想界的冲击,这些人会被关注吗?我们何时又真正关注他们呢?
话暂时说到这里,言归“正”传。之所以说这么多才言归正传,是因为此文的目的是要谈谈韩寒的又一次歇斯底里狂妄病症的发作:《不要再给西南人民再捐款捐水了》一文的发表。而直到这里还没有细细谈到此文。就看看对这个无知的脑残者文章的分析吧,不到之处,完全可以商榷:
一、韩寒说:“我曾经说过,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去颠覆你们二十多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因为生活中很多在你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观念都是错误的,但后来马上删掉了这句话,因为我不想引来争论,并且改正你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对我来说没有任何的益处,而不是我不能。”
真不知道这个人是怎么了。如果说凤姐的“狂妄”尚有娱乐大众的效果,生活在这个矛盾从杂时代的我们也的确需要点娱乐,但是韩寒的狂妄是让人打颤,不禁让人发问:这个世界怎么了?如此狂妄还颇具市场。又如宋强的质问:“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的‘风流人物’,像我们这样不知羞耻地玩‘超越’,‘超越’得一切底线都可以不要,一切可能的认同与共识都可以消解?”
当然,古人有云:一人说话一人当。魔术师韩寒就是敢于说这样的话,他说他是柏拉图,他是亚里士多德,就是能魔术般地影响一个时代,怎么了?唉!“无知者无畏”,还是这句话。我不由得想起已逝大师任继愈的话:一个哲学家启发一个时代的历史已经过去。当然,就当任继愈先生所说乃一家之言吧,韩寒就不信这邪!但韩寒纵使有天大本事也要看看中国思想界现状啊!“脑残”那么多,被“洗脑”的那么多,你等岂能改变之?真是狂妄到极点!
二、韩寒“敏锐”地觉察到:“表面上,很多人的善举是在帮助西南的百姓,但我想说,你们的爱心举动使这场灾害的主角政府退到了幕后,而你们的行为并不能给西南的抗旱带来多大的帮助。在某种程度上,你们在帮西南百姓的倒忙。”
韩寒真是个为民操心的人啊!谁又说政府的作为不可以批评呢?想让我们这些善良却帮倒忙的百姓明白一些“深层次”道理也无妨。了您思维的“发散”恐怕是太做作了吧?按这个道理比尔·盖茨是不需要的了?也许有的人会说,美国没有中国如此频繁和大规模的捐款。可是这要可惜有善心的大富翁不多啊。
三、韩寒又抖机灵了:“我记得在网上无意间看过一个帖子,说美国在7年前就成功预测了中国西南的大旱,而这个预测之前被我国‘专家’成功的否定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个预测还说,西南的干旱将会持续十年,而在你们看来,干旱这东西是挺一挺就过去了。我无力去证明这个预测的真假,另外我也以为干旱持续十年实在不大可能。”
的确这样,韩寒这样的人总是比别人看到的“真相”要多。(顺便说句,即使你看到这些“真相”,但不赞同他观点最后仍然是“脑残”一列。)
我也记得《中国可以说“不”》(和《中国不高兴》作者差不多,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一本引起轰动的书)一书中曾准确预言到美国的金融危机,方法很简单,他们那时候就看到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下经济的不可持续性,比如拿未来的钱进行消费,而且是过度的消费。美国的砖家有没有“成功”否定这个呢?我无从知晓。但从实践结果看,的确是“成功”否定了。
说这些目的不是“烂比烂”。只是让大家看看韩寒这些人是怎么在讽刺他的祖国。动辄“中国怎么怎么”的言论不是如此泛滥吗?再说说流行的“爱国不等于爱党,爱国不等于爱政府”的论调,岂不是荒谬吗?的确,日本人可以骂政治家是狗,美国人可以痛斥奥巴马。中国呢?社会的容忍度会提高的!韩寒不是个教材吗?这不是沾沾自喜,而是被大家在嘲笑的祖国的的的确确的进步。我们不会仅仅因为他骂一个人就要与之理论理论,只是实在看不惯这种无穷尽的对民族共识的消解。
话说回来,美国人也好,日本人也罢,他们骂自己的政治家的确是那么有勇气,有勇气到已不算什么勇气了。但他们何尝不爱自己的国家和政府?不要说国家是国家,政府是政府。政府不是执行国家理念的?为什么美国人那么爱自己的大兵?发现可笑之处了吗?的确,我也认为这种“爱国理论”简直是“抽象”得可笑。历史总是那样,不管是老布什也好、小布什也罢,宣布战争动员时没多少人追问这是“国家”在宣战,还是“政府”在宣战。(或是他们也被某种“高尚”所“欺骗”?)几乎全民都在愤怒:塔利班,干掉他!萨达姆,拿下!总统的民调一开始基本也是老高老高的。直到战争的弊端有所显现,觉悟的人民会越来越多(这一点美国人民是伟大的)。
四、韩寒说:“当洪水地震来突然降临时,解放军冲在了第一线,这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有人将其看成一种高尚的行为。你要知道,无论在哪个国家,政府救灾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却偏偏在中国成了一种高尚的事情。如果是在美国发生灾害,美国的消防官兵一样会在抗灾第一线,让民众上第一线,他总统不想干了。解放军在救灾第一线,这是他的职责。现实生活中没有谁会将干好本职工作视为一种高尚的工作。”
的确,救灾是解放军的职责。想必美国的消防官兵也是可爱的,天下人心都是肉做的。但是这里不得不“比高尚”了。韩寒大师可否了解卡特里娜飓风来临之时是什么个状况?骚乱!那里的军队是干什么的?是要拿着枪才能维持秩序的!我很少套用外国媒体赞赏中国的话,因为我和韩寒您一样觉得外人的夸奖的确让人不那么自然。但事实是什么呢?韩寒的眼光怎么总是比别人独特,观点总是比别人“深刻”呢?深刻到挑战常识。再看看海地吧,真如一本书名:《多难未兴邦》啊!
五、韩寒开始让人摸不着头脑:“我很讨厌一种感动,建立在死亡之上的感动。”
正因为让我摸不着头脑,所以我以“常识”为挡箭牌:不正常死亡是悲剧的;对亡者的补救是可以让人感动的;任何人也可以有不感动之权利的;任何人都是没有强迫他人感动或不感动之权利的;任何人都无因为自己感动或不感动而嘲笑他人,自认高人一等之权利的。
六、“当我将来某一天遇到有人溺水需要我下河去救时,我明确表态,不救,因为我没有义务拿自己的生命去为别人的错误负责。”
对于这种蕴含“深刻哲理”的话,只能说:韩寒,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了!
回味韩寒影响那么多人的背景,不得不指出,我们的教育的确是有问题的。这个问题不只是“教育”出一个韩寒的问题,是教育出一大批韩寒追随者的问题。引用一句浙江大学教授郑强演讲中所提事例:“落后就要挨打”,这个结论没有错,但是教育出来的结果是大家不知道为什么落后就要挨打。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