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小平同志对后人的十点警告
警告一
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1986年P161~162)
我的点评:如今的公有制变成什么了?私人的分赃.他们那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等.我们可以不叫他们公有制经济链条一部分了,完全就是把公有制当垄断集团在搞,变着法的赚人民的钱,这个哪里是公有制啊,赚了的钱也不知道用到哪里了,人民一点实惠都感受不到.你说公有制先进不先进?先进!比私人垄断先进,垄断在资本主义国家,垄断集团聚集的财富,全归私人所有.而公有制,是大众受益,归大众所有.集体主义到底先进不先进,先进.集体主义在任何时候,都扮演拯救个人,拯救所有个人的作用,将一盘散沙的力量聚集起来,组织起来,集体主义以集体的力量为集体内的每一个人创造更大的自由和利益,这往往是个人无法想像,也完成不了的.集体主义才可以达到"均贫富".
警告二
如果搞两极分化,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
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1990
年P364)
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1987
年P229)
我的点评:当然了,这个在任何社会都是,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还没有爆发革命,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进入了后资本主义时代,他们的工人工资都那么高,中产阶级占据主流. 这个是因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优势,财富,人才,资源等等都在发达国家圈子里涌动.而所有这些在后进国家,那是不可想像的,根本就办不到,别人也不会让你办到,阻碍你,剥削你,压榨你,变着法子的掠夺你.在中国工人能有上万的工资吗?发达国家一个油漆工就可能会是上万美元的月薪.作为中国这样的后进国家,这个可能发生吗?所以,爆发乱象是绝对可能的,如果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肯定要发生大规模动乱和国家分裂,不是一般的闹,而是闹的凶.这个征兆和前资本主义最黑暗时代一样.中国的血汗工厂公司不靠剥削怎么生存,这些工厂公司的继续,不发生暴乱动乱分裂怎么可能?台湾尚且有大陆作依靠,我一个亲戚在台湾是个普通人,到大陆收废品都可以当老板,所以,台湾普遍都富裕.大陆找谁依靠,13亿人涌到台湾那个小地方吗,所以,一句话,还是靠自己!
警告三
如果改革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1985
年P123)
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985年P139)
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1985年P110~ 111)
我的点评:如果中国有能力实现全民富裕的资本主义状态,那可以.问题是现实不可能.因此,改革的目的本身就是不要发生两极分化,实现人人富裕.如今,靠资本主义道路,你富裕不起来,更迎来的是乱穷. 只能靠社会主义.否者,你不为这个目的为什么,为了剥削人民?
警告四
20世纪末,就应突出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
年P373~374)
我的点评:先发展,难免先自大,傲慢,怎么会去帮后富,现在的那些先富者,很有一些没有道德感,责任感,奢望帮助穷人,一元钱都不愿意花,怎么帮助后富?这个感觉化的理论就是错误的.就这个理论,我认为是最大的政治失误.
警告五
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
年P65)
对内经济搞活,首先从农村着手。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
1984
年P77~78)
我的点评:确实是这样.城市漂亮有什么用,不能拿来当饭吃,那是富人的天堂,是穷人的地狱. 城市再漂亮,那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打工者,都这么想. 没有祖国感,没有祖国大家庭的感觉.到处都是冷血和陌生,都是欺骗和谎言. 农村确实是最基础的.不然没有作为绝大多数的人民基础,这个国家真的要乱,这个政府会走向灭亡.想搞人民民主,还是资产阶级民主?
警告六
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
这种“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在精神生产的其他方面也有表现。(《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1983年
P43)
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85年P145)
我的点评:中国近代以来唯一缺乏的就是思想文化,就是精神文化.所以,一到大门打开,就所有堕落了,不是堕落一个,而是堕落一大片.这个哪里是有理想有责任有追求的人嘛.中国文化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精神哪里去了,根本就没有.全是世俗的,打开门也是面对世俗的.中国近代根本就没有坚强的精神可言.至于连精神都没有了,什么社会责任效益根本就不复存在了.华夏已不在中国,中国早已不是华夏.对于中华文艺复兴作阻碍作用的,也应该要负历史责任.
警告七
如果教育问题解决不好,就会误大事,应要负历史责任
我们多次说过,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
……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包括一些高级干部,对于发展和改革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或者口头上承认教育重要,到了解决实际问题时又变是不那么重要了。……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1985
年P120~121)
我的点评:什么都跟钱有关,什么都可以产业化,什么都可以跟经济挂钩,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大公无私的领域不被私有之心给霸占.
警告八
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P380)
我的点评:这个绝对没有错.
警告九
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的谈话》1986年P160)
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1986年P164)
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坚持改革开放政策》1987年
P202)
我的点评:改革要改革,但也有总结改革的失误和错误,弯路.
警告十
政治体制改革会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障碍
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障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政治体制改革……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
……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
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关于政治体制改革》
1986
年P176~177)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的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到千千万万的人,主要是涉及广大干部,不仅是我们一批老人。(《改革的步子要加快》1987
年P237~240)
摘自《邓小平文选》
我的点评:充分发扬人民民主,这种事情交给人民和人民监督员去办,障碍就消失了.真正的障碍,是对人民幸福,国家强大的障碍,中华复兴的障碍.如果是通往殖民地之路,我认为这种障碍还是值得发扬的.如果这种障碍是对人民的障碍,对国家强大的障碍,就要坚决扫清.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