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悲剧
毛泽东的悲剧
人生常常是一个悲剧,要成为伟人更是如此。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里的唱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翻开中国近现代史,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百年奋斗,期间的流血牺牲,惊天地泣鬼神。在1840年以后的大约11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奋斗一刻也没有停息。尽管前期付出了难以估量的流血牺牲和惨重代价,但仍然丝毫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性质。后来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推翻了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毛泽东把自己(包括家庭)毕生的精力乃至生命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献给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正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不知道还要在黑暗里摸索多少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无以伦比的丰功伟绩彪炳史册,中国人民特别是曾经和正在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将永远怀念他。
下面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毛泽东的一生,这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很有必要。(下面的关于毛泽东的生平简介引自《中华诗词》的《毛泽东小传》)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
早期革命活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加入湖南起义的新军。1913~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9年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1920年发起组织新民学会和俄罗斯研究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和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1923年6月,毛泽东出席中共三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参与中共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活动。在国民党一大、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任宣传部代理部长。1926年主办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1月到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1927年到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此期间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同盟进行革命的主张,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建立革命武装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到湘赣边发动和领导秋收起义,建立工农革命军第1师,后率部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率部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会师后,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党代表。5月,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特委书记,后任中共第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6月,在中共六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在此期间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认真总结经验,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1930年8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1931年任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局委员,代理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同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从1930年12月到1933年2月,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1933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反对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方针,在他们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就把毛泽东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执行不同的战略和政策,从而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不得不退出苏区,开始长征。1935年1月,长征途中,在贵州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见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的统治。随后又粉碎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胜利完成长征。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在陕北会师,开创了抗日救亡的新局面。1935年12月,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造成的危机,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后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
1936年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担任这一职务直至逝世。为了迎接抗日战争,提高干部水平,克服教条主义,1937年写了《实践论》、《矛盾论》哲学著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指导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领导人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著作,批判了亡国论、速胜论的错误思想,指明了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途径。1938年11月,为了克服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发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的讲话。
1942年号召全党开展整风运动,使中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高度的统一,为战胜困难和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3年3月,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以后在历届中央委员会都连续当选为主席直到逝世。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重要著作,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政策和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领导人民解放战争抗日胜利后,毛泽东针对蒋介石企图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现实,提出“针锋相对”的斗争方针。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签订《双十协定》。1946年夏,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毛泽东分析了双方力量对比,提出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和打败蒋介石的政治方针与军事原则,在粉碎蒋介石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后立即转入战略反攻。1948年9月~1949年1月,指挥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接着,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发动渡江战役,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大西北,推翻了国民党政府。1949年3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并作重要报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规定了党在全中国胜利以后的各项基本政策。同年6月,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及其内外政策。9月,主持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当选为主席。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功绩与过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头三年,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全国人民一面在国内完成了繁重的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任务,一面迫于美国军队攻入北朝鲜、威胁中国东北部的形势,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同时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1953年,按照他的建议,中共中央宣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有系统地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由他主持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选举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任职到1959年。1956年4月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同年9月,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共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由于国内外多种原因,这个方针并没有得到认真的执行,因而导致了以后的一系列指导工作上的错误和挫折。1957年2月,他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内部和敌我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这个学说在以后的国家建设中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实行。
1958年,他发动了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从1960年冬到1965年,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初步纠正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使国民经济得到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初步纠正了农村工作中和其他方面的“左”的错误。但不久,他又把主要的注意力转向了他所认为已经再次成为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的阶级斗争。从50年代末开始,他领导中共同苏共领导人奉行的大国主义和干涉、控制中国的企图进行了坚决斗争。70年代,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见三个世界理论),并且开始打开了对外工作的新局面,为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1966年由于对国内国外形势作出了极端的估计,他错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操纵和利用,造成10年之久的全国大动乱,使中国的许多方面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毛泽东始终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主权,维护世界和平。就他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巨大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高尊敬。1981年6月,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作出全面、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结论。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其他已公开发行的著作有《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诗词选》等。毛泽东有三子二女。长子在朝鲜战争中牺牲。
但是历史却又是多么地残忍啊!一个曾经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伟大历史的民族英雄和人民英雄——毛泽东,在死后却被有些人无情地抛弃。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毛泽东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也是充满悲剧的一生!
毛泽东的悲剧人生,概括起来表现在三大方面:首先是他的婚姻与家庭生活上的悲剧;其次是他的思想悲剧,曲高和寡,无人能望其项背,最后众叛亲离;第三是他的政治悲剧,他的伟大思想在他死后被彻底抛弃,他的丰功伟绩被彻底抹杀。下面我主要讲一讲毛泽东的婚姻与家庭生活上的悲剧
杨开慧(1901——1930)是毛泽东恩师杨昌济之女。从法律上讲,她才是毛泽东的第一任妻子。十七岁那年,杨开慧与毛泽东相识相爱,1921年她十九岁时与毛泽东结婚。1922年10月长子毛岸英出生,1923年11月、1927年2月又先后生下次子毛岸青、幼子毛岸龙(后下落不明)。 此时的毛泽东上有岳母,下有幼子,妻贤子乖,家庭幸福。但是,毛泽东很快就厌烦了这种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枯燥的生活。他身体中流淌的那躁动不安的血液,注定了他不可能过一种平凡人的生活。1923年冬,毛泽东离开长沙时作《贺新郎》给开慧,充满儿女情长和离愁别意,既是对杨开慧坦荡胸怀的由衷赞美,也寄寓了毛泽东不可遏制的殷殷爱意。1927年国共分裂,毛泽东离别了刚刚为他生了第三个儿子毛岸龙的杨开慧,前往湘东组识“秋收起义”,从此彻底割断了与杨开慧的愁丝恨缕。1927年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率部上了井冈山,杨开慧则在板仓的娘家坚持地下斗争。生逢乱世,爱不由己,山河阻隔,道路难通,1928年10月,身在板仓的杨开慧与在井冈山的毛泽东失去了联系。1930年5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之间的中原大战爆发,形势对共产党极为有利。各个根据地的红军都有很大的发展,红军也两度攻打湖南省会长沙。攻城失利后,红军被迫撤离长沙,国民党开始屠杀共产党员,湖南军阀何键派出密探捉拿杨开慧。1930年10月的一天,杨开慧在板仓的家里被捕,狱中饱受酷刑,但始终不肯声明与毛泽东分手。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血染长沙,永别了她所挚爱着的丈夫和三个年幼的孩子。临刑前,她说:“愿润之(毛泽东的字)革命早日成功!” 杨开慧在长沙被军阀杀害后,毛泽东极为悲痛,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1957年,杨开慧牺牲27年后,64岁的毛泽东赋诗《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首诗集中表达了他失去杨开慧的巨大悲痛与缅怀之情,也再次证明了毛泽东对杨开慧的不能忘怀。
贺子珍(1909-1984)毛泽东的第二任妻子。从1928年大革命年代的“井冈之恋”,到成为红色根据地的“模范夫妇”,他们二人在政治风雨中荣辱与共,在长征路上艰苦相依,却没想到会突然发生婚变,1937年贺子珍在延安窑洞“神秘失踪”,赴苏联疗伤、学习。从此,一对患难中的革命夫妻由于性格上的原因彼此分离,并因此给二人留下难以挽回的遗憾,在以后的生活中留下深深的心灵创伤,由此演绎出中国革命史上一段充满神秘色彩的情感传奇,留给后人无限的感喟、遐想和启示。贺子珍1947年回国,1959年曾与分别22年的毛泽东会面。1984年在上海逝世。共生三子三女,除女儿李敏外均早夭或失散。贺子珍“神秘失踪”后,江青在毛泽东身边的出现,取代了贺子珍。据说后来江青与毛泽东不和,毛泽东曾痛苦、动情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离婚去找哪个部门啊……。直到1976年历史悲剧的产生,被尘封了的贺子珍才浮出水面,激活了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和想像,假如贺子珍40年前不从毛泽东身边出走,历史将会怎样来写呢?
江青(1914年3月-1991年5月14日)是毛泽东第三任妻子,一生追随和捍卫毛泽东。年轻时从事戏剧和电影表演;1938年去延安,后与毛泽东结合。建国之前一直安分守己,默默无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江青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夫人。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电影处处长、文化部电影事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950年曾主导对武训的调查并推动了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63年起推动现代京剧的改革,其成果被称作「八个样板戏」,曾有著作《谈京剧革命》(1964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后,她任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解放军文革小组顾问。江青是毛泽东晚年时代的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之一。1969年中共九大上,江青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1971年林彪事件后,她与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结成联盟,即后来被中共所批判的“四人帮”,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李先念等人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将“四人帮”和毛远新等人逮捕、隔离审查。1977年7月,中共第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江青被永远开除党籍。1980年11月20日至1981年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公审了“四人帮”和林彪集团的主要成员,江青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江青于1991年5月14日在北京公安医院上吊自杀。
在毛泽东逝世以后,他的家庭遭到了灭顶之灾。江青作为毛泽东相濡以沫的妻子没有逃过劫难。那些口口声声要拥护毛泽东、忠于毛泽东的人也纷纷撕下了伪装,终于背叛了他。他的政治反对派们,丝毫没有放过他的家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政治追杀。毛泽东——一个世纪伟人,可以撼动世界,却无力保护自己年迈的妻子和破碎的家庭,这难道还不算悲剧吗?为了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毛泽东一家先后献出了六个烈士。毛泽东生前生后没有为自己的家人和亲人谋取哪怕一点点私利。不是将儿子派到朝鲜去送死,就是和当年的知识青年一样,上山下乡去改造。李敏去了内蒙古荒原,李讷到了井冈山下的“五七干校”,而且一去就是几年。毛远新作为毛泽东的政治联络员,文革失败以后,身陷囹圄,被打成终身残废。据有消息说,毛泽东的晚年骨肉分离,甚至很难见到自己的子女,毫无家庭的天伦之乐!改开三十余年来,毛泽东的后人们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政治上的极端打压和歧视;经济上的残酷剥夺;文化上无以复加的诽谤和羞辱。
毛泽东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绝没有一个私敌!毛泽东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但是他愧对他的列祖列宗,愧对他的每一任妻子,愧对他的子孙后代。毛泽东的悲剧,其实就是劳动人民的悲剧,是中华民族的悲剧,是历史的悲剧!
毛泽东的悲剧,就在于他空前绝后无人堪比的崇高思想境界;就在于他始终坚持思想改造第一和劳动改造为辅,到了非常迷信的程度;就在于他大公无私、至死不渝地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就在于他“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更在于他始终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腐败堕落的革命气概;更在于他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继续革命,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因而发动了“反右”和“文革”的政治运动。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