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党不管党,国将不国--观李敖揭露龙应台

2025-02-14 文摘 评论 阅读

过去的一年,龙应台写了一本书《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大陆好象也出版了。南方系大肆替其鼓吹。(龙应台:追求自由和尊严的路上,过程就是目的 南方报网 2010-11-22 09:36

这是为蒋介石、国民党摆好的书。其中,以流畅的文笔,给共产党、解放军泼了很多的污水。比如长春围困战,在龙的笔下,共产党困死了几十万老百姓,而且龙竟然以此比之于日本鬼子南京大屠杀,提出了为什么长春不像南京大屠杀那样被关注的问题。其笔法,与大陆上的南方报系、污共非毛之所谓精英的笔法完全一致,不外是谎言、谣言、道听途说、无中生有、捕风捉影、以偏概全、移花接木等等的手法。此书在大陆出版,不见任何的官方或严肃认真的学术批评,一如那些泼向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的污水一样,官方保持着听之任之的姿态,而国内学者也大都见怪不怪的保持着自己的矜持和冷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相反,是台湾学者李敖看不下去了,写下了《大江大海骗了你》一书。这本书却不知大陆何时出版。  

龙应台说:解放军围困长春,困死了几十万老百姓。而李敖举证说饥民现象“根本不是单纯的饥民问题,而是国民党蓄谋发起的‘饥民战’”。他还举《肖劲光回忆录》为证说,针对蒋介石的“饥饿战”,解放军成立了“难民处理委员会”,在前沿和后方设置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难民收容所,围城期间共发放四千吨救济粮、六亿元救济金及五百斤食盐。为了救济难民,减轻当地解放区群众的负担,我们的战士迅速自觉地开展每人每月节约一斤粮的运动。将难民及时疏散到各地去了。这些得救的难民究竟有多少人?他们现在还有多少人活着?他们的后代呢?我想这应该是有原始档案的。为什么共产党总是对别人泼的污水不置一词呢?为什么那么多的体制内的党史、军史和地方志的工作者就不能据原始资料做些严肃认真的研究以正视听呢?还有那么多的学者,为什么就一点严肃认真的学术精神都没有呢?还有相关省市的党政主要领导就不能有一点共产党人应有历史责任感,主动组织一些相关的历史研究来拨乱反正吗?还有国家的有关部门,为什么就这么无动于衷、无所事事呢?中央不是强调要敬畏党史,要加强研究吗?  

关于长春,李敖还举证了郑洞国将军的回忆录,反证了蒋介石搞“饥饿战”的布署,精辟论证了造成长春难民的原因是蒋介石、国民党的祸国殃民政策。  

有人给共产党泼污水,李敖作为一个有良知和历史责任感的学者,一个耋耄之人起而为之辩污,而大陆有七千万之众的共产党组织、拿着劳动人民供养薪水的党员、干部、学者和党史工作者却集体失语,任由不良学者这么来玷污侮辱我们的祖宗、我们的历史,不说历史责任感和良知了,难道连起码的羞耻之心都泯灭了吗?!  

维护党和军队的光荣历史,不容别有用心之人任意割裂抹黑,难道不是党要管党的应有之义?  

党不管党的结果必然是国将不国。

 

我的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ichunmama  

 

附文:

《大江大海骗了你——李敖秘密谈话录》
李敖出书驳斥龙应台

(2011-02-15)

● 黄涓

http://www.zaobao.com/fk/fk110215_012.shtml

  台湾文化界名人李敖,2011年的第一本新书,内容就如其名:《大江大海骗了你——李敖秘密谈话录》(李敖出版社) ,全书冲着龙应台出版于2009年的畅销书《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作出一连串驳斥。《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是龙应台酝酿10年,闭关1年完成。

  李敖以一如既往的辛辣笔触,指出书中种种错误,同时揭露一些不为人知的相关资料。

  李敖如此形容《大江大海骗了你》:“它结构混乱、支离破碎,以许多个人的故事做基点,加以铺陈,如果发挥得妥当,尚可补救结构混乱和支离破碎的毛病,但龙应台铺陈的故事,却发挥不出来,甚至出现严重的错误,这是该书的致命伤,也正是龙应台的毛病所在。”

  李敖又说:“没有起码清楚头脑的人,最好不要谈思想、历史。不要高谈阔论‘大江大海’,因为1949年的局面明明只是‘残山剩水’,何来‘大江大海’?何况,明明是‘残山剩水’,却摆出‘大江大海’的架构,这种架构,正是蒋介石留下来的思维……”

  李敖认为,“龙应台只想对大题目速成,那是速成不来的,既不够真实,也容易闹笑话。”

蒋介石日记与雷震日记

  对于龙应台跑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看“蒋介石日记手稿”,在书中引用蒋介石日记。李敖质疑说:“第一、蒋介石的日记,龙应台可以一网兜收吗?第二、要兜收,就不能不对蒋的另一面,视若无睹吧?如蒋私下骂叶公超是秦桧、张邦昌卖国贼,但蒋自己干的,不正是同一勾当吗?蒋口口声声‘汉贼不两立’,结果是求在联合国汉贼两立而不可得,真相不正如此吗?别以为那是以后的事,那才真正是‘一九四九’埋下的伏机呢。 ”

  他认为,龙应台不懂蒋介石日记。蒋介石日记有问题。“文明国家的档案,都有定时开放的年限,但是国民党当国,它的档案却不肯开放。除了钦定的、御用的部分有意展示的档案外,其他的都扣在秘府,不肯示人。许多历史工作者呼吁开放开放,但依我看来,纵使开放了,也要有慧眼去辨别才成,否则的话,往往适中其计。什么计呢?原来档案中的文字,有的并不代表历史事实,只是专门用来骗人的,尤其用来骗后代和历史家。这种居心,我最早就看出来了。”

  李敖也抨击龙应台,既然写的是“一九四九”,竟然连“雷震日记”也不看。他认为,在雷震日记中有“一九四九”全年份的日记,龙应台却一无所知。李敖举出例子说,“雷震日记”中“一九四九”的部分,字里行间透露不少秘密,很有史料价值,龙应台花了许多时间去做访问,却不知从史料上去回溯。


只写现象不写原因

  李敖认为,“龙应台侈言‘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其实,对‘一九四九’呈现的真正问题、核心问题,她根本不敢碰,也没有能力碰。”

  李敖说:“她碰的,大都是她自己刻划出来的现象,还称不上是问题。更糟糕的是,她只谈现象,不谈原因,因此现象引发了盲目的同感与同情,真相从此弄混了,是非也被颠倒了。龙应台的根本毛病就在这里,她的祸害也在这里。我把这种只谈现象不谈原因的手法,叫作‘龙应台式错误’,我要拆穿的,也是这一手法。她在北大演讲,一开始即谈飞弹现象而不谈原因,只谈飞弹对着我,不谈为什么对着你,就是这种手法。”

  李敖举例说,龙应台用很大篇幅,写国共内战,写到长春围城,就是只写现象,不找原因的例子。 他认为龙应台提出笨问题:为什么长春不像南京大屠杀那样被关注?为什么长春不像列宁格勒那样被重视?

  李敖说:“这是根本不可以类比的。南京、列宁格勒是外国人侵略,长春是本国人因革命而内战,原因根本不同。问共产党为什么围城,为什么不问国民党,为什么造成被围城的局面?第一、你造成‘反革命’的政府;第二、你造成‘死守孤城’的兵家大忌;第三、你裹胁人民于先,又驱使人民于后,以‘饥民战’恶整敌人;第四、你最后还不是投降了,与其如此,何必当初?要投降早投啊,为什么饿死成千上万的人民以后才投降?一方面投降了,他方面难道不是‘光荣解放’吗?一方面放下武器了,他方面难道不是‘兵不血刃’吗?”

  李敖认为,长春非死守之地,根本不该守,结果造成围城惨剧。这是怪蒋介石的头脑不清。死守孤城的作用只为了面子、一时的面子。


“二二八”不画龙

却点出血淋淋的眼睛

  在李敖看来,在“一九四九”这个范畴下,“二二八”太重要,龙应台在闪躲这个大题目。他说,“她把‘二二八’定位成‘两个文化的剧烈冲突’、‘两个现代化进程的剧烈冲突’,说得太玄了吧?‘二二八’是多么‘一九四九’的题目,‘二二八’后两年就是‘一九四九’,龙应台显然闪躲了这个大题目,如果全部闪躲,也就罢了,她特别根据彭明敏的‘记得’,来了彭爸的一段往事。”
  他认为,“谈‘二二八’,只谈外省人杀本省人,不谈本省人杀外省人,单方面挑起本省人的仇恨,这是什么意思呢?龙应台谈‘二二八’,只根据彭明敏的‘文化’,谈到的本省人暴行只是打了烟酒公卖局职员,‘职员被痛打’、‘几个公卖局职员被殴打重伤而致死亡’。事实上,这么简单吗?这么仁慈吗? ”

  他认为,“彭明敏他们太偏执,才会只看单方面的历史。其实这是一种‘弱者的偏执狂’。谈‘二二八’,众口一声,把悲剧定位在外省人的不是上,说破了,这就是‘弱者的偏执狂’。人一变成偏执狂,则虽遭苦难,不能反省。‘二二八’事件,在本省人眼中,百分之百全怪外省人。”

  他指出,“二二八”事件之起,“是缉私人员惊慌中开枪误杀了一名看热闹者,这种缉私人员应予严办,是对的,但群众包围警察局,要求立刻‘就地正法’,这种不懂事的要求,任何官员都做不到。做不到就起暴动,把外省人中的无辜者予以打、砸、抢、杀,妇女予以强奸、婴儿予以摔死,这种行为,不该反省反省吗?由这种暴民滥杀行为,招致来的暴君派部队登陆滥杀,能够百分之百全怪外省人吗?我绝对不是说国民党政府惹起民变、处理民变是对的,但相对方面,本省人的肆虐与招祸反应,也不无反省之处。但是,直到六十四年后的今天,又有几人反省了呢?”

  

披露1949年不为人知史料

  李敖也在《大江大海骗了你》披露一些大多数人不熟悉的史料,例如他引出史料,提到1949年蒋介石的动向。当年蒋介石曾经打算,若是台湾都守不住,他就准备跟宋美龄逃到日本买房子,而且是日本亲王曾经住过的别墅,价格是1万5000美金。

  李敖也揭露西安事变的主角杨虎城将军的故事。蒋介石眼看江山没了,下令手下把杨虎城一家儿子、太太、秘书、秘书的小孩,全部都杀死。杨虎城被杀掉后埋在花园的花台里,蒋介石的手下为了保守秘密,还在杨虎城脸上浇了镪水,将他毁容。李敖认为,这些都是“一九四九”的大事,也都是龙应台不知道的血祭。

标签:蒋介石   为什么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