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王垚烽,你明白了吗?——由《嘉兴日报》解除与王垚烽的劳动关系说开去

2025-02-14 文摘 评论 阅读

王垚烽不吃党的饭,还砸党的锅,怎么办?

王垚烽,你明白了吗?

——由《嘉兴日报》解除与王垚烽的劳动关系说开去

刘丹

2014年11月23日,《嘉兴日报》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消息,“经报请集团研究决定,自即日起解除王垚烽与本报的劳动关系。对网友给予本报的关心,再致深谢。”

王垚烽为何被解除劳动关系,《嘉兴日报》的官方微博没有进一步说明。但据网友揭露,王垚烽身为党报时事评论人员,却长期在微博发布极端言论。王垚烽之所以被解除劳动关系,恐怕与其“长期在微博发布极端言论”脱不了关系。王垚烽的事情似乎就此告一段落了。但笔者却有两个疑问,没有解开。(一)、王垚烽被解除了劳动关系之后,就不发布极端言论了吗?(二)、王垚烽当初是如何成为党报时事评论人员的?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王垚烽被解除了劳动关系之后,就不发布极端言论了吗?根据网友的揭露,王垚烽“长期发布极端言论”。因为,现在已经看不到王垚烽的微博,因此,我不知道王垚烽什么时候开始发布极端言论?是在其进入《嘉兴日报》之前,还是在其进入《嘉兴日报》之后。王垚烽究竟发布了那些极端言论?也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王垚烽是通过“微博”发布极端言论的。王垚烽的微博,应算一个自媒体,和其所在的《嘉兴日报》应该没有什么隶属关系。换句话来说,王垚烽发不发“极端言论”,与他在不在《嘉兴日报》,是不不是党报的时事评论员,没有关系。因此,《嘉兴日报》同王垚烽解除劳动关系,只是撇清了自身与王垚烽的关系,而并没有解决王垚烽“长期发布极端言论”的问题;《嘉兴日报》同王垚烽解除了劳动关系,只是解除了王垚烽“党报时事评论员”的身份,而并没有解决其思想深处所存在的问题。

如果说,王垚烽身为党报时事评论员发布极端言论,是吃党的饭,砸党的锅。那么,王垚烽不吃党的饭,还砸党的锅,怎么办?

其实,大家更多的只是关注王垚烽“发布极端言论”时的身份,而忽略了他“发布极端言论”的平台——微博。大家想想看,有多少“极端言论”就是通过微博散布出去的。因此,要解决“极端言论”问题,根本在于加强对微博等新媒体、自媒体的管理。

再来谈谈第二个问题。王垚烽当初是如何成为党报时事评论人员的?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中国记者》杂志2012年第1期上面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为:《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打造一流的地市党报的新发展之路》,作者吴长伟、翟铮璇。在这篇几千字的长文中,提到了嘉兴日报报业集团的“创新人才使用机制”。而在“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中列为首位的就是“外聘高端人才”。关于“外聘高端人才”,文中这样写道:“《嘉兴日报》在全国地市报中率先引入企业用人机制,2005年,嘉兴日报社以30万元年薪招聘视觉总监开创了地市党报用人机制的先例;2007年1月,嘉兴日报社又面向全国“四不问”招聘新闻评论部主任、评论记者。实践证明,外聘的高端人才不仅带来了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而且带来了先进的工作理念、管理经验和创新精神”。【1】【2】何谓“四不问”呢?不问学历高低、不问学科背景、不问年龄大小、不问性别男女。而且《嘉兴日报》还做出了“新闻评论部主任年收入不低于10万元、评论记者年收入不低于8万元”【3】的承诺。

时事评论工作,对于一家报社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工作,对于党报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可是,作为地市党报的《嘉兴日报》竟然通过“四不问”,通过“高薪”来外聘“高端人才”。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而王垚烽当初是如何成为《嘉兴日报》这家党报的时事评论员的,就可想而知了。

王垚烽曾在红网上这样介绍自己:“王垚烽,江南布衣后生,现栖居嘉兴日报评论部,自2010年试水评论写作以来,日拱一卒、笔耕不辍,有小作、无大成”。【4】

微博可以发布“极端言论”,也可以发布“解除劳动关系”的声明。王垚烽,你明白了吗?王垚烽们,你们明白了吗?

2014.11.23北京

【1】http://chinesejournalist.xinhuanet.com/html/sy/201204.html

【2】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17630533.html

【3】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75b378010138s2.html

【4】http://hlj.rednet.cn/wj/768.htm

标签:日报   嘉兴   言论   极端   发布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