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杰斐逊每六小时记录气温?你哪里看来的?
方舟子,杰斐逊每六小时记录气温?你哪里看来的?
编剧赵华
.
抄袭惯犯方抄抄企图圆谎的谎话永远编不圆
.
我在《方舟子造假第六十六案:剽改马脚》博文中说,曾经协助方舟子造假及迫害肖传国教授的美国《科学》杂志记者郝炘揭穿了抄袭惯犯方舟子“方抄抄”自作聪明,想当然地擅改所剽窃原文的表述,露出了自己剽窃并妄改他人文章的马脚。因为疑似“方剽客”抄袭对象的原作者“Timonthy Ferris”的书里说,托马斯·杰斐逊“一天记录了4次气温”,方舟子想当然地把它改成“就在写作《独立宣言》的当天,杰斐逊还和往常一样每6小时纪录一次气温”,而 Timonthy Ferris 的书里明明写了托马斯·杰斐逊这四次记录气温的时间是:早上6点、上午9点、下午1点、晚上9点。也就是说,方舟子看到人家“一天记录了4次气温”的说法,就想当然地做了个除法,把杰斐逊往常记录气温的频率定为“一天24小时”的四分之一,恰如吃药一样,每六小时一次!
.
面对如此确凿的抄袭指控,“还和往常一样”,抄袭惯犯方舟子是不会承认的。果然,很快就有了方抄抄的狡辩博文:答郝炘《方舟子这样写文章不好》。“方剽客”的狡辩是:“我文中一些历史细节与 Ferris 的书不一样……这正可证明我写这篇文章并没有参考 Ferris 的书……关于杰斐逊与气象学……我那句话(即“就在写作《独立宣言》的当天,杰斐逊还和往常一样每6小时纪录一次气温”)是凭记忆写的。既然郝炘举出 Ferris 书中的详细记载,我的说法或许有误,将改成‘就在通过《独立宣言》的当天,杰斐逊还和往常一样记录了四次气温’”。“我没有看过 Timonthy Ferris 《The Science of Liberty》一书,虽然这本书在我的将来阅读名单上,但……还没有去买……实际上我这篇文章的写作源于今年美国独立节时我在微博上的发言,主要内容则是根据去年10月27日我在上海发展沙龙做的演讲。”“退一步说,即使我这篇文章的一些史实参考了 Ferris 的书,但并没有直接或间接引用,难道在一篇报纸短评中也必须注明历史文献出处?”
.
归纳一下方抄抄的上述狡辩并加以驳斥如下:
.
一,方舟子说,“我没有看过 Timonthy Ferris 《The Science of Liberty》一书……还没有去买”。谁能证明你“还没有去买”,而不是“已经买了”?谁能证明你说的“这本书在我的将来阅读名单上”,而非你“已经看过”了?根本无法证明的话,说也没用。你方舟子这条狡辩无法成立。
.
二,方舟子说“我文中一些历史细节与 Ferris 的书不一样……这正可证明我写这篇文章并没有参考 Ferris 的书”。注意,按照形式逻辑,你方舟子“文中一些历史细节与 Ferris 的书不一样”,并非不证自明的“正可证明”,而是“需要证明”你“没有参考 Ferris 的书”。也就是说,除了“ Ferris 的书”里说的在“通过《独立宣言》的那天……杰斐逊四次抽时间记录了当地的气温”之外,你是从何处看到在“写作《独立宣言》的当天,杰斐逊还和往常一样每6小时纪录一次气温”的说法的。若是提供不出其他资料的证据,你方舟子的这条狡辩还是无法成立。
.
三,方舟子说,“实际上我这篇文章的写作源于今年美国独立节时我在微博上的发言,主要内容则是根据去年10月27日我在上海发展沙龙做的演讲”。这与你方舟子有没有“参考 Ferris 的书”有一毛钱关系吗?这都扯哪去了!你说你文章中那句“写作《独立宣言》的当天,杰斐逊还和往常一样每6小时纪录一次气温”“是凭记忆写的”。那你就好好回忆一下记忆的源头究竟是不是“ Ferris 的书”。若是回忆不出来,你方舟子的这条狡辩纯属毫无“辩驳逻辑”的“扯犊子”。
.
四,方舟子说,“退一步说,即使我这篇文章的一些史实参考了 Ferris 的书,但并没有直接或间接引用,难道在一篇报纸短评中也必须注明历史文献出处?”方舟子,你就别扯啥“退一步说”,直接承认你那篇文章“参考了 Ferris 的书”,并且犯了个不让杰斐逊睡觉的低级错误,想当然地把“一天记录四次气温”改写成“每6小时纪录一次气温”不就结了?否则,你就得提供郝炘所要求的其他“来源”即“历史文献出处”,表明你确实没有“参考 Ferris 的书”并且改错了,以免用明显属于“低级错误”的说法即“谣言”误导读者。若是提供不出其他资料来源,你方舟子的这条狡辩还是无法成立。
.
驳完方舟子的狡辩,再来看看网友“redox”关于方舟子捏造杰斐逊“还和往常一样,每6小时纪录一次气温”的谣言(附后):
.
在一名“方粉”提供的网页上有这么一句话:“He had actually begun taking observations three days earlier, on Monday, July 1, in what is his earliest surviving set of weather records.”也就是说,1776年7月1日是杰斐逊最早开始纪录气温的日子。那么方舟子、方抄抄说的“还和往常一样”中的这个“往常”的时间长度,都不会超过四天。
.
再看看1776年7月1日到7月4日这四天里杰斐逊纪录气温的时间和次数: 7月1日 (两次:9am, 7pm);7月2日(三次:6am,9.40am, 9pm);7月3日(三次:1.30am, 1.30pm, 8.10pm);7月4日(四次:6am, 9am, 1pm, 9pm)。频次2-4次不等,丝毫看不出“每6小时记录一次气温”。那么,方舟子、方是民的“杰斐逊还和往常一样每6小时记录一次气温”是从哪里来的?只能是抄了“一天四次”,改错成“6小时记录一次”的“原创”。
.
所以说,方舟子轻描淡写地要把他抄袭后又改错的那句犯了“不让杰斐逊睡觉”的话再改成“就在通过《独立宣言》的当天,杰斐逊还和往常一样记录了四次气温”仍属他“原创”的“捏造”,因为杰斐逊仅在1776年7月4日这一天记录了四次气温。
.
所以说,方舟子的答郝炘《方舟子这样写文章不好》根本就无法驳倒郝炘《方舟子这样写文章不好》一文对他涉嫌抄袭的指控:“方文有一些细节好像也参考了Ferris的书,也许是为了堵别人指责他抄袭的嘴,用了不同的写法。不过经他一改反倒出了错。”仍然需要按照郝炘的合理要求,提供“方的信息另有来源”的证据。否则你方舟子、方抄抄企图圆谎的谎话就永远编不圆!
.
杰斐逊的气温纪录和不要脸的方克螂
redox
日期: July 20, 2011
.
郝炘指出方舟子(方是民)的新文章“科学与自由的交融”有“大量参考了Ferris的书”,不过“为了堵别人指责他抄袭的嘴,用了不同的写法。不过经他一改反倒出了错”。郝炘指出的问题当然对于了解方是民的人来说并不新鲜,因为这是方是民“科普创作”的一贯手法。但不论多么确凿的证据,方本人及其拥趸用“造假者的报复”,“科普抄判袭定标准不同”,“早就驳斥过了”等也就蒙混过去了。的确,对于一个无业无赖又有什么办法。
这位郝炘曾经数次在洋媒体上捧过方“斗士”,用造假者报复说恐怕说不过去,然而一个方克螂(方粉)仍义无反顾地把郝昕的文章定性为“报复帖”了。这里要谈的是另一位方克螂在科学网逐项“驳斥”郝文的“严谨”([blog.sciencenet.cn])。但看了其雄文后,即使对方克螂们的脑残或黑心已经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的人,恐怕也会对其无耻或弱智的程度感到惊讶的。下面就杰斐逊的气温纪录的细节看看这个方克螂是如何驳斥郝炘的不严谨的:
郝文:Ferris书的第五章这样开头:1776年7月4日,就是大陆国会正式通过《独立宣言》的那天,其作者托马斯•杰斐逊4次抽时间记录了当地的气温。 方文写道:“就在写作《独立宣言》的当天,杰斐逊还和往常一样每6小时记录一次气温”。除非方的信息另有来源,否则他又搞错了。首先,1776年7月4日不是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的日子。再者,杰斐逊一天记录了4次气温不等于“每6小时纪录一次气温”。Ferris的书中给了杰斐逊4次纪录气温的时间:早上6点、上午9点、下午1点、晚上9点,每次的间隔都不是6小时。
方克螂文:【1.郝炘老师的阅读理解出现失误。方舟子只是说在起草《独立宣言》时,如果参照上下文,那可说得是1776年7月3日。2. Ferris的书中给的时间点只是1776年7月4日,这天杰斐逊4次记录气温的时间。3.杰斐逊通常一天测2次气温:早晨9点一次(一天中最冷的时段) ,下午3-4点一次(一天中最热的时段),( it was Jefferson's practice to take two observations a day (“one as early as possible in the morning, the other from 3. to 4. o'clock, because I have found 4. o'clock the hottest day light in the 24. hours”), 您可以计算一下相差多长时间?[www.weatherwise.org],虽然特殊时期会有例外,比如7月4日哪天他测了4次,一方面是《独立宣言》要被表决通过,早晨又起得很早,另一方面,刚买了个新测温计】
“起草《独立宣言》时,如果参照上下文,那可说得是1776年7月3日”!一位写就美国历史的伟大方克螂诞生了!
但按照wiki百科,这个由杰斐逊1776年7月3日起草的“独立宣言”竟然在“1776年6月28日上呈大陸議會”!!!
“起草與採用:1776年6月,麻薩諸塞州的約翰•亞當斯、賓夕法尼亞州的班傑明•富蘭克林、維吉尼亞州的托马斯•杰斐逊、紐約州的羅伯特•李文斯頓(Robert R. Livingston)、康乃迪克州的羅傑•謝爾曼(Roger Sherman)(即後世所稱之五人小組(Committee of Five))聚集起草合宜之文告以宣示獨立之決心。五人小組決議,宣言由托马斯•杰斐逊獨立起草後對富蘭克林與亞當斯展示,富蘭克林一人即至少修訂了其中48處。傑佛遜後據此謄錄了一份修訂版,由五人小組於1776年6月28日上呈大陸議會。”
那么我们在看看在杰斐逊纪录温度上这位方克螂是如何明目张胆撒谎的:
3.杰斐逊通常一天测2次气温:早晨9点一次(一天中最冷的时段),下午3-4点一次(一天中最热的时段),( it was Jefferson's practice to take two observations a day (“one as early as possible in the morning, the other from 3. to 4. o'clock, because I have found 4. o'clock the hottest day light in the 24. hours”), 您可以计算一下相差多长时间?
9点测量一次,3点测量一次,间隔的确是6小时嘛。那么郝昕的“每次的间隔都不是6小时”当然是不严谨,那么方是民的“杰斐逊还和往常一样每6小时记录一次气温”当然是正确的了。
不过呢不过,杰斐逊到底是“通常”如何纪录气温的呢?
按照方克螂引用的英文“it was Jefferson's practice to take two observations a day (“one as early as possible in the morning, the other from 3. to 4. o'clock, because I have found 4. o'clock the hottest day light in the 24. hours” 如何翻译出“早晨9点一次(一天中最冷的时段)”的意思出来?而且小学生大概都会知道,“一天中最冷的时段”绝对不可能是“早晨9点”,而在凌晨2-3点,随后气温逐渐升高。那么是杰斐逊在早上9点才起床么?更有点意思了,那么杰斐逊是几点起床和如何纪录气温的呢?
这位方克螂文中最后一句说得好:“最后给郝老师提个意见:提供的链接最好不要是摆设,因为总会有个别人会去点击,按图索骥。”。方克螂也同时提供了它引用的那句英文的连接[www.weatherwise.org], 甚至还贴了杰斐逊的气温原始纪录(1776年7月)。
在方克螂提供的网页上有这么一句话:“He had actually begun taking observations three days earlier, on Monday, July 1, in what is his earliest surviving set of weather records.”,也就是说1776年7月1日是杰斐逊最早开始纪录气温的日子。那么无论是方是民说得“往常一样每6小时记录一次气温”是7月4日或是7月3日(后面这个日期是方克螂考证出来的),那么这个“往常”的时间长度都不会超过三天。
那么我们再看看在1776年7月1日到7月4日间杰斐逊纪录气温的时间和次数:
7月1日 (两次:9am, 7pm);7月2日(三次:6am,9.40am, 9pm);7月3日(三次:1.30am, 1.30pm, 8.10pm)7月4日(四次:6am, 9am, 1pm, 9pm)
现在可以看清楚了吧:至1776年7月4日为止,杰弗逊只纪录了4天气温,而“往常”频次2-4次不等,丝毫看不出“杰斐逊还和往常一样每6小时记录一次气温”,也丝毫看不出“早晨9点一次(一天中最冷的时段),下午3-4点一次”(四次记录有两次6pm,9点才起床也不可)。
那么方是民的“杰斐逊还和往常一样每6小时记录一次气温”是从哪里来的?只能是抄错了而成的原创。
那么“早晨9点一次(一天中最冷的时段)”又是从哪里来的?只能是无耻/弱智的谎言。
“最后给方克螂提个意见:提供的链接最好不要是摆设,因为总会有个别人会去点击,按图索骥。”。
http://www.2250s.com/read.php?2-11980-11980
.
答郝炘《方舟子这样写文章不好》
方舟子
.
郝炘称我的《科学与自由的交融》“如果大量参考了Ferris的书,应该明确地告诉读者”,批评我“这样写文章不好”。我这篇千把字短评是如何大量参考一本书的,她没具体说,只说Ferris的书也谈了自由与科学相辅相成,并也举了美国的建国之父为例。这个话题又不是新颖独创的东西。太蔟早在2008年1月在新语丝发表的文章《自由是科学的长女》,已谈到自由与科学相辅相成,并也举了美国的建国之父为例,按郝炘的逻辑,是不是可以说去年才出的Ferris的书“大量参考了太蔟的文章,应该明确地告诉读者”,“Ferris这样写文章不好”?
我说“这是‘不证自明的真理’,就和几何学的公理一样。他如此自信,因为他认为这是科学所告诉我们的,……”表达得很清楚,把自由权当几何学公理是为了说明杰斐逊对此的自信,郝炘却说我以此说明“‘不证自明’这样的几何证明用语说明他和另外一位美国建国之父很具有科学精神”,然后也说这是参考Ferris的书。这是怎么读出来的?
我文中一些历史细节与Ferris的书不一样,谁对谁错且不说,这正可证明我写这篇文章并没有参考Ferris的书,郝炘却说“方文有一些细节好像也参考了Ferris的书,也许是为了堵别人指责他抄袭的嘴,用了不同的写法。不过经他一改反倒出了错。”有雷同是抄,不一致是抄还抄错,这种栽赃逻辑是从“方学家”那里学来的?关于杰斐逊与气象学也不是个新话题,我那句话是凭记忆写的。既然郝炘举出Ferris书中的详细记载,我的说法或许有误,将改成“就在通过《独立宣言》的当天,杰斐逊还和往常一样记录了四次气温”。
我没有看过Timonthy Ferris《The Science of Liberty》一书,虽然这本书在我的将来阅读名单上,但只看了网上免费的第一章,还没有去买。这第一章并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我这篇文章的写作源于今年美国独立节时我在微博上的发言,主要内容则是根据去年10月27日我在上海发展沙龙做的演讲。
退一步说,即使我这篇文章的一些史实参考了Ferris的书,但并没有直接或间接引用,难道在一篇报纸短评中也必须注明历史文献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2dqud.html
.
附:方舟子这样写文章不好
郝炘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4&do=blog&id=466260
刚读了方舟子的新文章“科学与自由的交融”(下面简称方文)
(见:http://xys.cnhub.net/xindao/read.php?id=41620, 该文发表在2011年7月15日的《新华每日电讯》)
觉得内容比较眼熟,比如方文说杰斐逊起草的美国《独立宣言》提出人生来平等并具有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是“不证自明的真理”。“不证自明”这样的几何证明用语说明他和另外一位美国建国之父很具有科学精神。
这个说法我第一次看到是在美国科学作家Timonthy Ferris写的《The Science of Liberty》一书中。见
http://www.amazon.com/Science-Liberty-Democracy-Reason-Nature/dp/B0044KN08G/
Ferris指出作为民主社会根基的自由主义(liberalism)与科学相辅相成。世界上第一个民主国家美国本身就是一个科学实验,美国的建国之父中有不少热衷于科学的人,尤其是杰斐逊和富兰克林。当时欧洲的启蒙运动开始不久,而科学和自由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方文有一些细节好像也参考了Ferris的书,也许是为了堵别人指责他抄袭的嘴,用了不同的写法。不过经他一改反倒出了错。
Ferris写到,据说杰斐逊把《独立宣言》的草稿给富兰克林看,后者添加了“不证自明”。方文写道:“美国《独立宣言》是…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再由本杰明·富兰克林略作修改而成的。”这就不对了,据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网页(http://www.loc.gov/exhibits/treasures/trt001.html),约翰·亚当斯也参加了《独立宣言》的修订。
Ferris书的第五章这样开头:1776年7月4日,就是大陆国会正式通过《独立宣言》的那天,其作者托马斯·杰斐逊4次抽时间记录了当地的气温。
如果方文大量参考了Ferris的书,应该明确地告诉读者。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4&do=blog&id=466260
.
编剧赵华解读温家宝总理关于转基因问题的讲话
http://www.blogchina.com/201107171167554.html
美国《纽约客》要把韩寒打造成中国明星韩德拉
http://www.blogchina.com/201107201168974.html
吕永岩《国耻:从“九一八”到“七一四”!》
http://www.blogchina.com/201107161167149.html
左派公众提请公诉茅于轼辛子陵诽谤毛泽东专辑
http://www.blogchina.com/201105281144272.html
方舟子妻刘菊花论文抄袭丑闻专辑(持续更新)
http://www.blogchina.com/201105281144278.html
方舟子造假、抄袭、剽窃铁案专辑(持续更新)
http://www.blogchina.com/201105281144298.html
美国导演方舟子团伙毁华三大战役(持续更新)
http://www.blogchina.com/201105281144301.html
抵制转基因、揭露祸国贼博文专辑(持续更新)
http://www.blogchina.com/201010191026403.html
被新浪博客删除博客中国收留博文(持续更新)
http://www.blogchina.com/201011021035431.html
编剧赵华:博文网刊《绝顶阅世》第一至九期
http://www.blogchina.com/201103271111388.html
.
【拒吃大豆油,抵制转基因,不当小白鼠】
【反转基因大本营:http://www.wyzxsx.com/】
【转基因专题网站:http://www.zhuanjy.com/】
【简明资料: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就是把A生物比如昆虫、动物、细菌的一部分基因,转移到B生物比如蔬菜、水果、粮食中去,改变B生物的自然特性,达到人的要求。例如,科学家将北极鱼体内某个有防冻作用的基因抽出来植入西红柿里,制造出耐寒西红柿,就是一种“转基因食品”。例如,把细菌中的有毒基因植入水稻中,水稻就能产生抗虫毒素,杀死水稻害虫。对人有剧毒的转基因食品三大危害:一代致病,二代致傻,三代绝育。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928ef80100jk9g.html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