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挚的爱情和崇高的理想
真挚的爱情和崇高的理想,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看来是多么不合时宜。但物质的丰富却替代不了现代人心灵的空虚。让我们重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感悟人生。
一个温馨的春夜。在沙皇中学的毕业舞会上,性格倔强而漂亮的莲卡认识了革命家马诺夫。莲卡对马诺夫说,她毕业后要去乌拉尔的沙特磊村当一名乡村女教师。马诺夫高度赞扬她崇高的志愿。因为沙特磊村离他的流放地不远,他自己前年才从那儿逃出来。
于是他给莲卡讲了一个人民起义领袖在困境中受蜘蛛结网的启示,百折不挠地去组织起义,终于取得胜利的故事。他语重心长地对莲卡说:“你的信念正合我的心意。但愿乌拉尔的风暴别把它连根拔掉,别吹断它,别冻坏它。”
这个夜晚,他俩在洋溢着紫丁香气息的大街上走着、笑着,谈着,爱情不知不觉悄然来到了他们中间……
但是第二天,马诺夫又被沙皇的特务逮捕了。
莲卡含泪收拾行装,勇敢地来到偏远的乡村。沙特磊小村贫困、破落。村边小土丘上,有三棵小小的松树。站在这儿可以望见村子的全景。村民们主要靠挖矿、淘金为生,他们因缺乏文化而显得愚昧无知,而且很野蛮。男人们经常酗酒、打老婆。
莲卡初到不久,就看到老矿工沃洛恩追赶、殴打自己的老婆。旁人都不敢劝说。莲卡不顾学校打铃人叶高尔的忠告,冲上去夺下沃洛恩手中的鞭子,大声喝道:“住手!我是这里的女教师,我不允许你这样做!”
事后,她倒在床上哭了。她感到害怕孤独,要是亲爱的马诺夫在她身边该多好。第二天早上,莲卡准备上课,可教室里一个学生也没有,空荡荡的。她有些失望,但试着对心目中的孩子们说:“孩子们,现在开始上课,我叫莲卡老师。”
“莲卡老师。”突然传来参差不齐的童音。
莲卡回头一看,门口站着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第一个回答问话的男孩就是昨天被莲卡夺去鞭子的沃洛恩的儿子,他叫普罗夫。另外一个男孩叫伊卡尔,女孩叫托尼雅。她激动地走过去,拉住他们的手说:“孩子们,你们要学会念书,写字,算算术。你们将要成为有智慧,有力量的人,我要使你们有理想。”
莲卡的行为感动了村民们,她的学生一天天多了起来,由三个变为二十个、四十个、五十个。女教师对工作充满了信心。有一天,女学生杜尼雅家破旧的房子倒塌了。莲卡鼓足勇气闯进富有的淘金者布柯夫家,她掏出自己微薄的薪金放在桌上,表示要用这钱替杜尼雅家盖房子。这一举动激发了一群淘金者的自尊心,他们把本来为了显示富有准备当众烧掉的卢布交给了莲卡。莲卡用这钱帮助杜尼雅家盖起了新房。从此,莲卡更加取得了村民们的尊敬和信任。在她精心教育下,普罗夫学习勤奋、成绩优异。莲卡亲自送他去城里考中学。但因为普罗夫是穷孩子,中学校长拒绝接受他。回家路上,迷蒙的秋雨揪着这对师生的心。莲卡噙着热泪给他讲述了蜘蛛结网的故事,安慰他说:“不要灰心,你会念到书的。好日子就会来的。”
三年过去了。小丘上那三棵松树长大了,莲卡也更加成熟了。就在这时,她日夜思念的爱人马诺夫出现在她面前。马诺夫又一次从流放地逃出来参加革命。他兴奋地告诉莲卡,他在流放地见到了列宁,并说,列宁一定会喜欢像莲卡这样的女教师的。
当天,村民们为他们举行简单而朴素的婚礼。在新婚之夜,莲卡为丈夫唱起了那首曾经使她动情的歌:“在舞会的喧闹声中……偶然遇见了你……。”
就在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村子里笼罩着灾难,但莲卡仍把心血倾注在孩子们身上,她相信,幸福总有一天会到来。
谁能料到,第二天清晨,马诺夫又被反动当局抓走了……
十月革命胜利后,莲卡感到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意义。她亲自送普罗夫去学习。就在幸福即将到来的时刻,担任红军政委的马诺夫却在一次和白匪的战斗中负了重伤牺牲了。莲卡满怀悲痛,把丈夫的遗体埋在那三棵松树下。她和丈夫相处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相思的时间却是那么长。他们总是不断处在分离和思念之中,如今却是永别。丈夫给予她的理想和信念却支撑着她终生。
村边的三棵松树又长高了,这里变成了村民们聚会的中心。苏维埃政权在发展,招来了阶级敌人的嫉恨;淘金音布柯夫为向苏维埃反扑,决定要杀死女教师。他的儿子把这消息写在作业本上告诉了自己敬爱的老师。莲卡无所畏惧地赶到布柯夫家,斥责了他们的罪恶行为。布柯夫丧心病狂地向女教师下了毒手,在生死搏斗中,莲卡受伤了。她最早的学生、共产党员伊卡尔也不幸英勇牺牲,伊卡尔在小时候最喜欢鸟,他曾一心想飞上天空……
岁月如梭。沙特磊小村在苏维埃政权下建设成了一座矿山城市,那三棵高高耸立的松树和马诺夫的陵墓已经处在城市公园里。莲卡的学校成了两层楼的“市立中学”。头发斑白的莲卡做了校长。在教室里,她仍然像第一次上课一样,亲切而从容地与学生交换着姓名,看守校门的仍然是当年的打铃人叶高尔老头。然而新来的学生已经是莲卡第一批学生的后代。莲卡用她毕生的精力,探索着对苏维埃一代新人的教育方法。
烈士伊卡尔的儿子谢尔盖,继承父亲当年梦想飞上天的遗志,被共青团称为“我们最优秀的滑翔家”。但是他骄傲了,在地理课上侮辱了给他上课的老师。事件发生后,有人提议开除谢尔盖,可莲卡坚决反对,她说,“我们是苏维埃教师。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宝石,而是活的人类灵魂,是心灵、天才……在培养他们的感情和性格时,我们应该找到新的方式。”
恰在这时,普罗夫来看望当年培育他成长的女教师,他现在已是知名的学者。莲卡趁这机会,以普罗夫和谢尔盖父亲伊卡尔勤奋苦学的事迹,教育谢尔盖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以后的十年里,女教师收到学生们从祖国各地写来的信件。她很自豪,她自己没有孩子,可现在却桃李满天下!有的还成了她的首长。一天晚上,她提着一只手提箱,走到竖立着马诺夫纪念碑的小公园前,对在地下安息的丈夫说,“你放心吧!我还是一直带着你的理想在往前走。”随后她又到区委会大楼找到了她从前的学生,现在的区委书记,让她打开自己装满学生来信的箱子。女教师深沉地说,“我培养了好几百党员,自己却不在党里,怎么会是这样呢?……我不能忍耐了,请接受我入党吧。”
在卫国战争时期,女教师也同样用关于蜘蛛结网的故事来鼓励自己,克服工作中的重重困难。
一天清晨,收音机里传出了她的名字。莲卡以她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获得了最高的奖赏——列宁勋章。学校举行1945年校友会。学生们从各地赶来看望女教师,莲卡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
又是一个温馨的春夜。在华尔兹乐声中,女教师现在的学生、普罗夫的女儿、一个也叫莲卡的姑娘对建立功勋的谢尔盖谈了自己的志愿,她决定到一个遥远偏僻的集体农庄去当女教师,把毕生精力贡献给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伟大事业。谢尔盖听后连连点头,赞美她说:“这是很有意义的。”
这副情景多么像当年女教师和她丈夫第一次见面的那个春夜。年老的女教师激动地望着,心中充满着无比的幸福……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