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精品巨献 毛泽东大传 第三卷 战地黄花 第13章

2025-02-27 文摘 评论 阅读

  第13章

  

  “如果你们不走就好了,28团、29团不到湘南来,永新一带

  

  我们已经发展起来的地区,就可能巩固,还可以乘机把割据地

  

  区推进到吉安、安福、萍乡,与平江、浏阳连起来;赣敌第6

  

  军胡文斗部也可能争取一些。”

  

  话说在1928年7月16日,杜修经起了个大早,赶往宁冈茅坪。此时毛泽东已经去了永新,他只好向新任特委书记杨开明告了情况,送上了陈毅以红4军军委名义写的告。杨开明听了情况,看了告,想了想说:

  

  “找润之同志无论如何来不及了,军情紧急,拖延不得。”

  

  他停了了片刻,又说:

  

  “既然你们决定了,就走吧!老毛那里我跟他说一下。”

  

  杜修经带着杨开明的答复,赶回水口,向陈毅告了情况。

  

  陈毅立即召开红4军军委扩大会议,决定同意29团回湘南去;红28团也同去湘南,以防29团孤军深入,被敌击破。

  

  会议还决定:取消红4军军委,组织新的前敌委员会,推举陈毅为前委书记。

  

  部队出发前,陈毅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汇了部队的情况。他在信中写道:

  

  “润之若在,必能阻止部队南行。无论胜败,都会回来的。带部队出去,必定把部队带回来。”

  

  7月17日,红4军军部和红28、29团由水口返回沔渡,准备经酃县开往湘南。

  

  7月18日,毛泽东看了陈毅的来信,非常着急,立即通知茶陵县委书记黄琳(后改名为江华)从宁冈赶来永新,让他送信给朱德、陈毅,停止去湘南。

  

  毛泽东还对黄琳说:

  

  “这件事只有让你去,因为你是茶陵县委书记,可以配合主力佯攻茶陵。湘南是去不得的,敌人太强大,去了必定失败。”

  

  黄琳带着毛泽东的亲笔信率领县游击大队从永新县城出发,经宁冈县城,一天一夜跨省跑了65公里,到达酃县县城,赶上了红4军大队人马。他来到一座庙里,把毛泽东的亲笔信交给了正在开会的陈毅和朱德。

  

  毛泽东在信中要求红4军军部及28团、29团按永新联席会议决议行事,停止去湘南的行动,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他在信中再次提出了不能贸然去湘南的理由,要红4军大队按原计划佯攻茶陵后转回永新,同31团、32团一起消灭根据地内的赣军,粉碎敌人的“会剿”。

  

  陈毅看罢毛泽东的信,打开地图,要朱德、王尔琢、胡少海、龚楚、杜修经等人一起查看与井冈山的距离,看是否可以先回井冈山。龚楚说:从地图上看,虽与井冈山近,但大山阻隔,实际上远。陈毅见他如此说,其他人又不明确表态,便提议晚上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讨论毛泽东的来信。

  

  是日晚,陈毅主持召开扩大会议,宣读了毛泽东的信,要大家各抒己见。杜修经一反常态,率先作了主要发言。他说,事已至此,不如朝前走,争取到湘南打几个胜仗,万一不利再向井冈山靠拢也不迟。正如杜修经所料,大多数人都同意他的看法。于是会议决定继续由酃县出发,向湘南郴州前进。

  

  第二天,黄琳率了县游击大队返回永新,向毛泽东复命。

  

  7月23日,红4军大队到了郴州,朱德、陈毅、杜修经等部署了攻城方略。

  

  7月24日凌晨,红28、29团悄悄进抵郴州城下。攻城令下达后,朱德方知驻守郴州的国民党军是范石生部,甚是后悔。本传前面已经说过,范石生不仅是朱德的老同学,而且在他率部撤出三河坝后,还帮助过他。杜修经说:

  

  “已经打响了,就打吧!”

  

  据龚楚回忆说:“攻占郴州后,我和朱德到16军部巡视。甫抵门外,即见范军的副官长陈尸于门外血泊中。我回想到朱德与范石生结义情深,范待朱德甚厚,以前朱德在范部140团充任团长时,范曾奉命将朱德缴械,而范石生竟密函通知他离黎市自谋出路一事,可说是仁至义尽。今天被朱德袭击溃败,可谓以怨德。我想至此,顿生蹙然。我打趣地对朱德说:‘范军今次被我们打得大败,你还记得在贡江黎市时的事吗’他很坚定地说道:‘革命没有恩怨和私情可言,阶级立场不同,就是生身父母,也要革命,何况是结义兄弟’”

  

  红军大队攻下郴州后,军部和28团不少人都去理发、洗澡、逛街道,29团的官兵则忙着打开范石生的仓库,大发洋财,捞足捞够了准备回家。

  

  是日晚,范石生部大举反攻,朱德下令紧急撤出郴州,向资兴旧县撤退。29团1000多人刚出郴州就一哄而散,高呼着“走,回宜章!”“回家了,回家了!”纷纷朝宜章方向逃窜。胡少海、龚楚竭力呼喝,已经无济于事。在范石生部的追击下,全团除了胡少海、龚楚率领的团部一些零散人员和由副营长萧克带领的1个连,共计200余人保全外,其他七八百人大部被消灭,少数溃散。

  

  红28团在撤退中也受到了一些损失。

  

  萧克后来回忆说:“军部和团部的命令由通讯员传到,命令29团即向资兴旧县转移,他们都不听。先后3次命令,反而加速了他们成连成排向家乡奔跑的进程,他们枪上挑着在郴州发到的洋财,奔向死亡和溃散之路。”

  

  这正是:命令早颁,尚不知城堡对手曾是朋友,临战统帅生悔意,有点粗疏;

  

  城池已破,且只顾仓库钱财尽入私囊,旋作鸟兽都散去,太也荒唐!

  

  再说朱德、陈毅率红28团和29团残部摆脱了尾追的范石生部,转移到了资兴旧县的布田村,进行休整,将29团余部编入了28团。

  

  陈毅在布田村起草了一个杜修经审定的《告湘南人民书》,仍然把目标定在湘南,开展土地革命,发展武装力量。同时,他和朱德派出红28团2营和团直机炮连先期去沙田一带探路。一个星期后,朱德、陈毅也率部东移到桂东县的沙田一带。陈毅深感自己作为前委书记领导不力,决定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总结经验教训。

  

  何长工主持了这次党员代表大会,陈毅检讨了自己的错误,请求给予处分。党员代表们对朱德、陈毅提出了许多严肃的批评,前委委员、特务营营长宋乔生在发言中非常激愤,强烈要求把朱德、陈毅撤职查办,有的人还说要打陈毅屁股40大板。陈毅说:

  

  “我不同意。”

  

  “你凭什么不同意”

  

  “同志嗳,党章上没有打屁股的规定嘛!”

  

  陈毅的话立刻引起了一阵哄笑。最后,党员代表会议决定给予朱德、陈毅留党察看3个月的处分。其实后来连这个处分也并未实施,也不可能实施。

  

  就在这8月上旬,驻守永新的赣军得悉红4军主力在湘南失利,湘赣边界兵力非常薄弱,便毫无顾忌地向永新地区的红31团和井冈山根据地腹地发起了猛攻,进占了莲花、宁冈。

  

  毛泽东为了保存实力,不得不指挥疲惫不堪的红31团和地方武装退入永新县小江山区的九陇、潞江、波阳、九陂一带;红32团和宁冈、遂川、莲花、酃县、茶陵各县的党组织和地方武装也分别退入山区。除了宁冈的西区和北区,永新北乡的天龙区,西乡的小西江区、南江的万年山区,莲花的上西区,酃县的青石冈区和大院区,以及大小五井的山区以外,边界的县城和平原地区尽为赣军占领了。

  

  赣军进入井冈山根据地后,为虎作伥的保安队、挨户团、靖卫团便横行无忌,烧杀抢掠,白色恐怖遍布湘赣边界城乡。那些富农分子和党内的投机分子也纷纷反水。整个边界“农民被屠杀者数以千计,房屋被烧者不计其数”,群众分得的土地也全部被土豪劣绅夺了回去。在那些已经收割了稻谷的地方,豪绅地主还以少多,强迫群众缴纳多于实际产量两倍以上的粮食,不少群众因此倾家荡产,上吊投水。

  

  敌人还在各地设立封锁线,凡封锁线外的群众只要踏进封锁线内,轻则受到扣押处罚,重则被斩首枪毙。

  

  尽管边界党组织和红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与10倍以上的敌人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但在敌人的淫威下,广大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已经受到了严重挫伤,“八月失败”的局面已经无法挽回了,边界革命进入了低潮。好在赣军在进占莲花、宁冈后不久就发生了内讧,第6军与第3军战于樟树,第6军的6个团仓惶撤走,第3军的5个团也退到了永新城内。湘赣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会剿”基本破产。

  

  在“八月失败”后的一天,毛泽东到红光医院中医部去看望住院的黄琳,询问了他的病情,又鼓励他和其他伤病员们说:

  

  “井冈山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腾云驾雾,有10个镇子,方圆500多里,蒋介石的南京就没有井冈山大。蒋介石‘占市为王’,我们‘占山为王’,到基层去组织、领导农民,竖起旗子来真刀真枪和敌人干,用枪杆子打出一个天下来。”

  

  毛泽东还充满期望地说:

  

  “要是我们在武夷山、大别山、太行山、长白山等等都插上红旗,革命的胜利就为期不远了。”

  

  8月中旬,湖南省委巡视员袁德生带着省委7月30日的指示信,再次来到了湘赣边界。边界特委书记杨开明在永新小西江区的九陇村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湖南省委的来信。毛泽东和31团连以上干部及地方党组织负责人,共20余人出席了会议。

  

  袁德生传达了湖南省委要红4军去湘东发展的指示,又特别强调说,省委的指示“绝对正确”,红4军应当坚决执行。与会者们经历了“八月失败”的磨难,心里都窝着一把火,如今听到湖南省委又发出这样主观的、硬性的指示,再也按捺不住了,便纷纷议论,有的人甚至与袁德生顶撞起来。毛泽东用平静的语调问袁德生:

  

  “省委要红4军向湘东发展,那么,湘东和整个湖南,敌我斗争情况怎样呢长沙工人运动怎样有罢工的吗学生运动怎样有罢课的吗商人有罢市的吗白军有哗变的吗农民现在有无起义游击战争发展到什么规模有多少游击部队,开展了哪些斗争”

  

  袁德生被问得张口结舌,只好说:

  

  “这次还没有把各方面情况搞清楚,下次来,一定答复你们。”

  

  毛泽东向袁德生详细介绍了根据地和红4军的现状,接着说:

  

  “上次杜修经把红军大队拉往湘南,部队至今下落不明,在边界已经造成了很大损失。这是一个严重的损失,必须汲取这个教训。根据地内剩下的红军,再不能贸然离开边界,冒进湘东。”

  

  袁德生说:

  

  “红军大队开往湘南后音讯皆无,并不等于遭到了失败。”

  

  他坚持要红4军执行省委的指示。正在双方争执不下之际,一个跟随红28团抬担架的本地农民返回来了,向毛泽东和与会者告了红军大队在湘南失利的经过,并告知大家,红4军军部和28团在8月18日占领了桂东,现在桂东一带活动。

  

  与会者闻此消息,更加气愤,纷纷指责湖南省委的错误指挥。毛泽东也沉痛地说:

  

  “如果红军大队不往湘南冒进,那么,不但可以避免边界的‘八月失败’,而且还可以乘着赣敌第6军与第3军内讧于樟树之机,击破永新敌军,席卷吉安、安福,前锋可达萍乡;可以与罗霄山脉北段的红5军取得联络;可以和平江、浏阳连接起来。红军大队被拉走,不仅失去了扩大边界割据的良机,也使湘南红军和边界同遭失败。”

  

  此时,毛泽东在永新城及其附近15公里内对赣军的袭扰已长达25天之久,他和指战员们都已筋疲力尽,但他还要率红31团和地方武装前去迎还红4军大队。会议当即决定:坚决拒绝湖南省委要红4军向湘东发展的错误主张,由毛泽东、宛希先率31团罗荣桓的第3营,前往桂东迎还红军大队;由何挺颖和红31团团长朱云卿率陈毅安的第1营,同袁文才、王佐的红32团及地方武装,保卫井冈山。

  

  会议还决定,由袁德生向湖南省委告情况,说明原委,希望得到省委对边界工作的支持。

  

  是日晚,毛泽东对贺子珍说:

  

  “你先留在永新刘珍这里工作,等我把大部队接回来,就给你写信,你再回井冈山。”

  

  翌日清晨,毛泽东和宛希先率领罗荣桓的第3营经茅坪到了宁冈。他来到32团驻地看望蔡协民夫妇。

  

  此时,32团正在休整,战士们有的打草鞋,有的补衣服,一派安静悠闲的气氛。毛泽东见曾志和蔡协民在一起闲聊,就开玩笑说:

  

  “你们这一对形影不离,真是模范夫妻呀!”

  

  他见曾志的肚子鼓鼓的,身上那一套肥大的男装也遮不住了,就关切地问:

  

  “曾志同志,你怀孩子了几个月了”

  

  曾志不好意思地说:

  

  “有七八个月了。”

  

  “这样不行!部队马上要行动,你不能再随部队走了,赶快回后方,明天一早就骑我的马上山去休息,等生了孩子再工作。”

  

  次日一大早,毛泽东的马夫就牵着马接曾志去了山上。

  

  这一天,毛泽东和宛希先、罗荣桓率第3营经荆竹山、大院、黄洞等地,冒着盛暑酷热,忍受饥渴疲劳,急速向湘南挺进,一路上巧妙地摆脱了敌人,但在最后的一次战斗中,部队还是被冲散了。

  

  8月22日中午,毛泽东带着3营几十名战士,赶到了桂东县城。

  

  驻守桂东县城的红28团1营指战员,听说毛泽东亲率红31团第3营来湘南寻找他们,异常兴奋,一个多月来的低落情绪和各种担忧一扫而光。

  

  毛泽东一面让1营营长林彪派人带了他的亲笔信,前往红4军军部通知朱德、陈毅、王尔琢等人进城开会;一面派28团1营、31团3营部分指战员到萧家草堂等地打土豪。

  

  这天下午,毛泽东在县城城隍庙主持召开群众大会,参加大会的有部分指战员和2000多名群众。他在会上讲了话,赞扬了桂东人民在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革命斗争中所取得的成绩。他还说:

  

  “土豪劣绅压迫人,剥削人,是社会的寄生虫,是劳动人民的冤家,是我们穷人的死对头。穷人要摆脱千年苦,只有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我们红军就是帮穷人打土豪劣绅的军队。”

  

  毛泽东讲完了,还站在主席台上亲自指挥红军指战员,把没收土豪的一些财物分发给到会的群众。

  

  8月23日,朱德、陈毅、王尔琢等人按照毛泽东信中的指示,赶往桂东县城,于掌灯时分来到了唐家大屋。

  

  这是一座长方形的院落。院子里很宽敞,两侧是厢房,迎面一座小楼,穿过夹道,后面又是一个四合院。哨兵见朱德、陈毅、王尔琢等人来了,连忙向他们敬礼问好。毛泽东闻声出迎,和朱德、陈毅一一握手,连连说:

  

  “辛苦了,辛苦了!”

  

  他又握着王尔琢的手,动情地说:

  

  “你王尔琢保存了28团,功不可没啊!”

  

  毛泽东将众人引入客厅,落座已毕,询问起军部的一些情况和部队中指战员们的思想状况。陈毅沉痛地说:

  

  “我作为红4军军委书记,未能制止住29团的回乡行动,造成了严重损失,深感愧疚,觉得无脸见润之和同志们。”

  

  毛泽东则缓缓地说:

  

  “前些日子,赣敌经过猛攻,最后占领了永新,还占领了莲花、宁冈。但是,敌人又发生内讧,大部队已经仓惶退去打内战。如果你们不走就好了,28团、29团不到湘南来,永新一带我们已经发展起来的地区,就可能巩固,还可以乘机把割据地区推进到吉安、安福、萍乡,与平江、浏阳连起来;赣敌第6军胡文斗部也可能争取一些。”

  

  他又拿出几块布片,让朱德、陈毅、王尔琢等人传看。这几块布片就是湖南省委7月30日的指示信,要红4军“毫不犹豫”的去湘东发展。

  

  这天晚上,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王尔琢等人在唐家大屋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与会者交谈了分兵后湘南和边界的情况,总结了“八月失败”的深刻教训,批评了杜修经怂恿29团返乡的严重错误。

  

  会议决定:部队返回井冈山,收复失地,继续发展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会议刚开到中途,城外突然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原来,湘敌吴尚第8军阎仲儒部两个团由酃县开来,在桂东挨户团的配合下,分几路向红4军发起突然袭击,将红28团第1营与红31团第3营隔开了。

  

  毛泽东当即中止会议,和朱德等人指挥部队沉着应战,利用有利地形打退了阎仲儒部的多次进攻。但湘军依仗人多势众,不断向红军阵地发起冲击。红军只得撤出战斗,转移至县城西南方向的寨前村。

  

  8月24日,前委扩大会议在寨前村继续举行。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会议决定:部队经崇义、上犹,绕道返回井冈山。

  

  会议还决定:撤销以陈毅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组成以毛泽东为书记的行动委员会。并决定将杜修经、龚楚留在湘南,组织湘南特委,领导湘南群众开展斗争。

  

  会议结束后,部队分两部分先后从寨前村出发:以军部和红28团为前部,其先遣队是由28团2营营长袁崇全带领的第2营和团直机关枪连、迫击炮连;毛泽东则和宛希先、罗荣桓等人率红31团断后,掩护各部撤退。

  

  这一天,袁崇全带领的先遣队曾送回28团团部一份告,不久又派人送来了一封信,信中说:“不杀朱德、陈毅,不回来了。”之后,他们就与大部队中断了联系。

  

  原来这袁崇全与王尔琢既是同乡,又是黄埔军校的同学,此时早萌叛志。他认为自己是黄埔一期生,凭自己的牌子和才干,到国民党军队里再怎么也能混上个团长干干。于是他便串通营党代表杜松柏、副营长曹鹏飞等人说:

  

  “在红军里没有多大奔头,莫说营长、团长,就是军长,也同士兵一样的起居饮食,一样的待遇,还不如国军一个排长!”

  

  众人一拍即合,在崇义县的新地圩密谋,要以“打遂川”为幌子,把2营和团直机枪连、迫击炮连带到驻守赣南的刘士毅第7师去。机枪连党代表何笃才与6连党代表赵尔陆、4连连长粟裕及其他党代表、连、排长,接到部队往东开拔的命令后,觉得有问题。他们一商量,十几个人就带着盒子枪到营部问袁崇全:

  

  “到哪里去有军部命令没有”

  

  袁崇全谎称有军部口头命令。党代表杜松柏和副营长曹鹏飞也在一旁随声附和着。但何笃才、赵尔陆、粟裕见袁崇全等神色诡秘,愈发感到问题严重。到了半夜,他们悄悄集合起4、6、7连和机枪连共4个连,往回走,返回团部。5连长是袁崇全的亲信,迫击炮连靠着营部住,这两个连就随着袁崇全等人叛逃了。

  

  再说朱德和陈毅接到袁崇全派人送回来的信,见上面写着“不杀朱德、陈毅,不回来了”,十分气愤,立即命令28团3营前去追赶。

  

  8月25日,何笃才、粟裕、赵尔陆等率部回到团部,向朱德和王尔琢告了袁崇全的叛变密谋。王尔琢说:

  

  “我去把袁崇全喊回来!”

  

  大家说,袁崇全既已叛变,怕是回不来了。王尔琢说:

  

  “我是他们的团长,我和他们同甘共苦、出生入死,他们会听我的。”

  

  朱德提醒道:

  

  “你平时爱护士兵,关心士兵,战士们拥戴你。但叛徒是丧心病狂的,你还是小心为好!”

  

  王尔琢说:

  

  “我谅他袁崇全也不敢向我开枪!”

  

  于是,王尔琢便领了林彪的第1营和团部警卫排连夜向新地圩赶去。朱德、陈毅率余部随后跟进。

  

  此时,3营已经追了1天,也没有追上袁崇全,他们见王尔琢带着1营从后赶来,便与1营会齐,继续向东追赶。

  

  就在此时,朱德等率领的部队又与湘军第8军相遇,双方发生了战斗。等他们撤出战斗时,与袁崇全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而王尔琢所部已经赶到了新地圩,一打听,袁崇全已经带着两个连到思顺圩去了,又立马赶到了思顺圩。林彪命令各连散开,将思顺圩包围起来。

  

  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了,王尔琢带着警卫排径直冲进村去。一进思顺圩,王尔琢一边喊话,一边朝袁崇全驻地走去。步兵连的战士们以为有敌情,纷纷拿起枪准备迎战。王尔琢喊道:

  

  “不要开枪,我是你们的团长王尔琢,你们不要害怕,我是来接你们回去的。”

  

  战士们听清是王尔琢团长的声音,惊喜交加,混乱局面渐渐平息了!王尔琢向战士们问明情况后,布置警卫排从袁崇全住地的两侧包围上去,防止他逃走。他一边向袁崇全住处走,一边叫着袁崇全和杜松柏的名字,喊道:

  

  “你们回去吧,既往不咎,我担保!”

  

  袁崇全听到王尔琢的声音,立即拿着两支驳壳枪冲出房门,双枪齐发,朝王尔琢打来。说时迟,那时快,王尔琢猝不及防,“砰!砰!”两颗罪恶的子弹射进了他的胸膛,顿时血流如涌,倒在血泊中,壮烈牺牲,年仅25岁。等警卫排战士赶来,袁崇全、杜松柏、曹鹏飞等20多个叛徒已逃得无影无踪。被他们欺骗的两个连又回到了红军部队中。

  

  王尔琢从南昌起义开始就不理发,不剃须了,一脸的络腮胡,一头披肩发。战友们都称他为“美髯公”。他说:要等到革命胜利后再理发。没想到革命尚未成功,他这位红4军中最优秀的指挥员却英勇捐躯了。

  

  王尔琢被安葬在界顺圩外的虎形岭。毛泽东沉痛地说:

  

  “王尔琢的牺牲,换回了两个连,稳定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掩埋了王尔琢,毛泽东、朱德重新整理队伍,清除了一些不坚定分子。毛泽东提议任命林彪接替王尔琢为红28团团长。有人说,林彪在南昌起义失败后曾开过小差,当过逃兵。毛泽东认为,林彪才22岁,还是个娃娃,这个问题是可以原谅的。

  

  毛泽东很欣赏林彪“善用疑兵,声东击西,隐蔽自己,善于奇袭和伏击,善于从侧翼和敌后发起进攻和使用计谋”,很喜欢这个沉静寡言而又聪明能干的小伙子。

  

  此后,毛泽东、朱德率领红28团、31团3营穿过湘赣边界的崇山峻岭,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向井冈山挺进。

  

  欲知毛泽东回到井冈山如何坚持斗争,请看下一章。

  

  东方翁曰:驻守郴州城的国民党军范石生部,本来是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的友军,是不应该攻击的。联络友军,攻击敌军,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和道德底线。可红4军大队却打红了眼,莫名其妙地打到了友军头上,而且,红29团还将郴州城内的仓库洗劫一空,岂不让朋友寒心那范石生也是恼羞成怒,趁着红军各部懈怠无备之机,全力反击,死命追杀,大获全胜。红军大队先胜后败,29团几乎全军覆没,正应了中国一句老话: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后来的兵家应当引以为戒!

  

  《毛泽东大传》第三版实体书全10卷共6册成本价包邮, 购书请联系微信号:qunfeiyang2014, 。

标签:毛泽东   朱德   红军   边界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