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总有一些天才能准确地预知未来

2025-02-27 观点 评论 阅读
不论是在繁荣还是危机中,总有一些天才能准确地预知未来少数派告明宪 大部分华尔街投资银行都预测到了次贷危机,可是很少有人预测到局势会如此危急。从2006年开始,投资银行的宏观经济告就充斥着美国房价下跌、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和流动性泡沫破灭的分析,但大部分经济学家和分析师认为危机会在短期内结束,经济衰退将十分温和,也不会有很多金融机构破产。
  我们知道,投资银行分析师的职责是说服客户购买产品,为投资银行业务、交易业务和复杂的结构化金融业务创造市场,所以没有人指望他们会完全公正地评判市场。然而,总有那么一小撮天才的分析师能够看透市场的迷雾,摆脱错综复杂的利益纠缠,作出一些深刻、冷静、大胆的评论。里昂证券(CLSA)宏观研究团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神奇”里昂证券
  2006年8月,里昂证券发表告,把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下滑比喻成“用慢速观看一部灾难电影”,“一开始很慢,然后会很快”。该公司经济学家吉姆·沃克指出,美国各州征收的房地产税将成为许多家庭无法承受的负担,“高涨的税率、高涨的油价和高涨的医疗开支”将榨干美国人的可支配收入,成为经济衰退的先声。该公司驻亚洲的宏观分析师克里斯托弗·伍德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预测:由于金融股在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权重已经达到历史高点(当时为22%),而金融机构有很大一部分收入于可疑的房地产抵押贷款,所以当抵押贷款出现问题的时候,标准普尔500指数很可能降低到500点!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出如此疯狂的预测,因为当时标准普尔500指数是1300点,后来还曾经超过1500点,要下跌约2/3才会达到500点。可是在次贷危机恶化之后,标准普尔500指数在几个星期之内就抹去了多年的盈利,现在已经跌破900点!伍德的预测虽然还没有变成现实,至少已经不再显得那么“疯狂”了。
  2007年8月,即整整一年以后,吉姆·沃克又提出次贷危机的高潮尚未到来,因为2008年上半年是抵押贷款利率调整的高峰期,约有5200亿美元的贷款需要调整利率,届时必将造成新一轮的违约和资产减值。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不会像前任格林斯潘那样及时出手拯救华尔街,恰恰相反,“美联储很乐意看到某些金融机构陷入麻烦,而且很乐意看到市场利率比原先更高。”言下之意,伯南克不可能迅速向华尔街打开钱包。现在我们知道,虽然美联储当时降低了窗口贴现利率,但直到9月18日才第一次降低至关重要的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在2007年年底也仅仅被降低到4.25%,远远高于华尔街希望的水平。那些主张美联储迅速降息以拯救危局的分析师,全部失败了。
  2008年9月,在美国财政部提出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之后,里昂证券的克里斯托弗·伍德再次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建议投资者利用美国股市反弹的机会抛售股票,转而到亚洲市场寻求机会:“联邦政府的提案会避免一场急剧下跌,但是不会结束信贷危机。”他认为,如果救市方案得到国会通过,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停滞就是美国未来的缩影。
  鉴于所有金融机构都在抛售资产、募集现金以降低杠杆比例,加上美国贸易赤字没有根本性好转,美元的长期前景也非常堪忧,黄金在2010年以前可能涨到3360美元每盎司——又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疯狂预测。无论如何,伍德对市场短期走势的预测非常准确,标准普尔500指数在一度反弹到1255点后,又暴跌至900点左右。如果你当时采纳了伍德的建议,至少不会蒙受那么惨重的损失。
“谁是下一个”
  里昂证券的经济学家们是宏观预测方面的高手,LadenburgThalmann投资银行的分析师理查德·波夫则在微观的投资建议上创造了很高的成功率。波夫曾在华尔街多家中小型投资银行负责大型金融机构的股票分析,并在PunkZiegel担任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直到该公司被规模较大的Ladenburg收购。
  2007年7月18日,即贝尔斯登因次贷危机而陷入麻烦之后不久,波夫将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的投资评级全部降低为“卖出”,将花旗、美洲银行和摩根大通的评级降低为“市场表现”。他表示,贝尔斯登的问题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整个金融系统的问题,“银行正在高估自己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价值,如果它们重新审视这些证券,将造成15%~20%的减值。”尽管高盛、雷曼等机构的发言人急忙跑出来解释,但是不到一个月之内,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的股价就下跌约20%,波夫也因此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2007年8月17日,波夫又对记者表示,他仍然看空美国股市,在未来6个月之内还会有20%~25%的下跌。但是这次他的动作似乎早了一点,标准普尔指数在年底以前维持在1400点以上,投资者对金融行业的信心略有恢复。
  波夫和大多数人一样,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次贷危机的高潮可能已经过去。于是,他先将贝尔斯登、雷曼和高盛的评级提升为“市场表现”,然后又将华盛顿互助银行提升为“市场表现”,将花旗提升为“买进”。他声称提高金融股的评级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基本面有重大改善,而是因为它们的股价已经超卖,例如华盛顿互助银行就在几个月之内下跌了50%,此时还建议卖出似乎有些过分。12月,他声称高盛是最值得投资的股票,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与此同时,他看空摩根士丹利,因为该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已经“彻底崩溃”。事实证明,虽然波夫对高盛有点过于乐观,他对摩根士丹利的看空却是完全正确的。
  2008年5月,在接受《福布斯》采访的时候,波夫承认自己低估了次贷危机的深度和广度,过早地提升了贝尔斯登等投资银行的评级。鉴于危机有可能继续蔓延,他建议投资者买进美洲银行、富国银行、道富银行(StateStreet)等大盘综合性银行股,因为它们的业务足够分散,不会受到抵押贷款的毁灭性打击;他建议投资者回避深陷抵押贷款泥潭的华盛顿互助银行和美联银行。两个月之后,在一份名为“谁是下一个”的研究告中,波夫又撤销了对美洲银行的推荐,把它扔进了“可能破产的银行列表”,与华盛顿互助银行、美联银行、国家城市银行(NationalCity)放在一起。现在,除了美洲银行仍在苦苦支撑,其他几个名字都已经破产或者面临收购。
  波夫的预测当然有错的离谱的时候,例如今年8月他建议投资者买进雷曼,显然低估了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潜在风险;他还一直对花旗寄予厚望,但这家综合性金融集团令人失望到底。无论如何,他的投资建议在大部分时候为投资者创造了价值,因此被许多研究机构授予了分析师的最高荣誉。波夫的最新观点是:美国政府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值得赞同,但银行系统至少还要两年时间恢复生机。他并不认为摩根士丹利会重蹈雷曼的覆辙,因为这家公司有能力“创造稳定的盈利”——希望这次他没有说错。(中国经营)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标签:银行   危机   美国   市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