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第二波房贷违约潮警示中国
美第二波房贷违约潮警示中国
余丰慧
根据美国通货监理局(OCC)以及储蓄机构监理局(OTS)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缴款逾期60日以上的优质房贷,2009年第三季已经比前一年增至83.8万户。而且最近三个季度优级房贷的止赎数量增速显著提高,增幅大大高于同期公布的次级房贷的新增止赎数,显示优级房贷违约激增正在成为美国经济复苏道路上的新麻烦。
美国第一波次贷危机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过去,却又出现第二波优级房贷违约潮。美国真可谓祸不单行。究其原因,还是第一波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惹的祸。美国优级房贷对象是家庭年收入在3万美元到15万美元的中产阶级,占美国约65%到85%的人口,而由于金融危机导致中产阶级大量失业,收入减少甚至没有收入,使得房贷逾期或者断供或者止赎。
对于美国第二波房贷违约潮带来的影响决不可小觑。虽然美国中产阶级优级房贷不像次级贷款那样几乎没有抵押和稳定收入,首付也可能高一些,还可能已经分期还贷有一段时间。就是止赎,贷款公司收回剩余资产也不可能使得贷款损失到那里去。但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是,美国中产阶级占比高达70%左右,一旦出现大面积违约潮,对金融机构冲击并不小。同时,美国现在处于利率最低水平,政府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住房市场对还贷人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纵然如此,美国中产阶级房贷仍然出现了违约潮。而未来美国加息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因为,美欧隐形通胀已经出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日前已经暗示将要加息。这将使得优级房贷还贷者负担进一步加重。将使得违约情况出现更多。
现在看来大量违约一方面说明美国经济尚未根本复苏,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另一方虽然不至于酿成大的金融危机,但是必然影响稍有好转的美国经济复苏。
中国目前的住房市场与美国有所不同。无论美国第一波的次贷危机还是第二波的优级房贷危机,基本上都是自住型需求,只是贷款门槛过低、准入条件形同虚设罢了,投资投机需求比例很小。尽管如此,还是给全球闯出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大祸。而中国目前住房市场里投资投机需求很旺、很大。美国第二波优级房贷违约潮主要是中产阶级失业、失去收入造成的,而中国如果发生住房贷款危机则可能是房价畸高导致的泡沫造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目前一旦住房市场出问题要比美国的危害更大。
美国第二波房贷违约潮警示中国,房地产泡沫对整个经济危害是巨大的,这种危害负隅顽抗;房地产泡沫终将破灭,不破灭彻底不可,对经济金融的影响时间长、危害大、持续久。对于中国目前畸高房价带来的房地产巨大泡沫,越早刺破危害越小,越晚刺破危害越大,刺破越彻底越没有后患,留任何尾巴都将后患无穷。美国的警钟一直在响,我们要洗耳恭听。
新闻链接:
通胀或引发二次危机不是危言耸听
余丰慧
迈入2010年,渐行渐远的金融危机让人们在大松一口气的同时,资产泡沫和通胀又成为悬在全球经济上的达摩斯之剑。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近日指出,通胀将有可能引发第二次金融危机(2010年1月4日《证券时》)。
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美国、欧洲国家以及中国都采取了大举投资拉动的应对之策。但是,美国、欧洲与中国相比,大举投资的投向不一样,前者是给金融机构大举注资,而后者是大举投资于经济实体。这就使得中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阴影,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可以说,无论美欧的对金融机构注资还是中国的对实体经济投资,现在看来都已经摆脱了金融危机的最严重影响,经济短时间出现复苏的效果越来越明显。但是,大举注资、投资带来的副作用从去年第四季度已经开始显现。这种副作用极有可能给经济带来更大隐患。
最大的两个副作用是资产价格泡沫被迅速吹大的风险和通胀可能抬头的风险。美欧给金融机构大举注资做法的后遗症已经出现,即:金融性交易重新开始膨胀,虚拟经济泡沫又在泛起,金融机构高管人员高红利导致的非理性、高杠杆交易又在抬头。酿成这次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手法又开始故伎重演。从中国来看,4万亿投资和9.7万亿左右的天量信贷投放在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也使得结构调整的步伐慢了下来,使得房地产调控措施被停止,一边经济增长速度恢复,一边资产泡沫特别是房地产泡沫快速泛起。同时,天量流动性在市场里乱撞后,最终将推高除房地产以外的其他商品价格,极有可能酿成通胀。
已经出现的房地产泡沫和已有苗头的通胀,必将使得中国政府采取收紧流动性、减缓投资的措施,这对已经依靠投资支撑的经济增速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经济拉动如果主要依靠出口和消费,那么,这两驾马车对压缩投资不敏感,进而对经济增速影响不大。现在的情况是,出口已经难以靠住,消费也难启动。因此,投资一旦压缩,经济增速将首当其冲。比如:在投资中房地产投资比重非常大,一些地方经济其实就是房地产经济,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房地产税收占30%以上,一旦投资收紧,必将直接收紧房地产投资,经济迅速出现下滑在预料之中。这说到底还是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惹的祸:长期过分依靠出口,消费一直启动不起来,在出口突变时,转移到大举投资上,结果造成产能过剩和资产泡沫以及通胀风险。而在投资中又过分依赖于房地产投资。
现在中国经济面临骑虎难下的两难选择:资产泡沫和通胀预期要求收紧流动性,退出宽松的经济刺激政策;而过分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假如退出刺激政策、收紧货币政策必将使得经济增速又迅速下降。各个国家面对资产泡沫和通胀,未来加息的可能性相当大,而一旦连续加息,在经济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出现第二次金融危机不是没有可能。如果把控不好大举投资、资产泡沫和通胀,中国经济出现最为糟糕的现象—滞胀的几率非常之大。
以笔者看,在本次金融危机进入尾声之际,中国没有必要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投资推动的增速。应该迅速转变经济拉动方式,把房地产这个泡沫及早刺破,防止小风险变成大风险。把平抑过高房价作为启动消费、促经济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抓紧抓好。房价越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就越低,消费就越弱;另一方面,房价越高,投资中的投机活动及就此引起的资源错配也越严重。房价越高,未来经济中潜在的风险也越大。同时,今年的货币政策重点要在防通胀上,有重点收缩过剩流动性并不意味着违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新闻链接: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