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第三次鸦片战争

2025-02-27 文摘 评论 阅读
  

  第三次鸦片战争

  

  本文意在探讨:次贷危机是否正在成为加害中国的第三场鸦片战争?

  

  次贷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和100多年前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的中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量的贸易盈余。时间轮转,这次发难方虽然变了,但中国还要承演受害方的角色。

  

  19世纪世界各国还主要以金银等贵金属充当的硬货币作国际间贸易的结算,面对一国大量的贸易顺差,处在当时远没有今天这样发达的金融业下的逆差国在不能通过贸易手段求得国际间收支平衡的情况下,就只有通过武力掠夺达到对经济的干预;于今天的21世纪在纸币美元风行全球和美国占据金融霸主的地位后,这样的平衡已不再要通过武力实现。金融战争与武力攻占的区别在于,前者不需要通过鲜血+生命的代价而照样取得传统战争的效果,本轮次贷危机中,中国人民辛苦积攒的巨额美元外汇就这样在美元印钞机不断被开动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损失了。

  

  美国正在利用次贷危机狂吸中国的外汇储备。

  

  中国的外汇储备以美元资产为主,在中国的出口政策引导和强制结汇条件下官方掌握了大量的外汇——美元,而这些美元又被习惯性地投入到美国市场进行各种债券交易以妄图实现保值愿望,当美国政府发觉其将要面对不停被放大的巨额外债时,它正在利用次贷危机的机会让美元不断地贬值从而达到稀释债务的目的。

  

  对于一个正常的国家经济体,其国际贸易最好保持相对的收支平衡,即既不需要巨额的贸易逆差亦不需要巨额的顺差,任何一种失衡对于一个国家(此次美国例外)的发展都是不健康的。中国储备了巨额的外汇,这种情况只说明了这个国家经济的病态特征而非良好势头,要知道中国的这些外汇储备是靠牺牲环境和普通民众的血汗换来的概念上被称作财富而实际上并不可靠的仅仅印上“washington”的纸张。

  

  国际贸易收与支的关系如同人体对食物的摄取和能量释放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停地释放能量而不摄取食物,那么这个人迟早筋疲力尽直至死亡;中国不断出口实物展现的支的动作虽然换取了美元完成了收的动作,但于这种经济活动中这样的纸张并没有转化成可供继续出口的实物(美元绝大部分是作为符号在保存),中国并没有达到实物上的总量平衡,实际情况是中国社会竭耗国家资源满足美国社会的消费而仅从美国拿回一堆废纸;中国不停地换美元的活动是实物不断被移出却没有实物回补进来的过程,也因此中国在当前外汇管理模式下的出口其实是在进行自杀活动。

  

  ——在我斥鼻美元是废纸的时候,想必会有所谓的专家出来教训我,“以往在书本上就教诲了你们现金具有最好的变现性,可随时变换为实物”。但,这个教条的成立是有先决条件的,即货币的发行方在享受发行特权的同时也应让货币的收受方享有向发行方任意买东西的权利。在金银充作的硬货币的国际贸易或一个国家内的贸易体中现金变现多数情况下不成问题,但在国际间的贸易采用纸币融通后,纸币形式的外汇就会变得很不可靠。现实情况就这样:中国长期靠出口资源换回的外汇美元往往不能拿到美国市场换回我们想要的产品,美国政府长期限制高科技产品对中国的出口,导致中国的一帮笨熊只好把巨额的外汇送到美国证券市场去蒸发,在这里美元的作用反不如一堆手纸!

  

  美国把美元变成子弹,把政策作为炮膛,他们通过在低劣的纸张上印上财富的符号而大肆购买他国的货物却限制别国对其产品的购买从而实现“合法”的掠夺,次贷危机中他们更是通过这样的印刷稀释其外债。中国人,当心次贷危机繁荣了他国的造纸业而白费了自己多年的血汗!

  

  第三次鸦片战争是这样打响的。首先,美国政府为解决其在穷人住房问题上的负重,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实际没有购买能力的人按揭买房,通过资产证券化把次级债券出售给国际投资者制造现代战争的导火索;接着,利用次贷形成的问题纵使“雷曼兄弟”倒闭,让次贷的炮弹在全世界炸开;然后,美国搬弄小丑窜联救市,以次贷的黑洞狂吸一切救市资金,从而抵消了一部分外债而达到战争的目的。中国积累的外汇08年已突破三万亿美元,其绝大部分都没有换成实物并以美钞的形式存在,在美国有意为之的全球通胀背景下中国外汇实际的购买力在大幅下降,标有美丽图案的美钞一部分已经沦为废纸!

  

  次贷对于全球的影响是把前期的繁荣引向了幻灭,让美国人的问题由全世界人以痛苦的方式分担,而美国人自己却照样快乐着。美国没有动用真正意义上的枪弹,不费一兵一卒却完成了整个现代战争并获得了来自中国远比一、二次鸦片战争更大的收获。尽管美国牺牲了“雷曼兄弟”,一部分人的福利也受损了,但这些问题都是暂时的并且“兄弟”可以很快再造,造一个更大的。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虽然不是唯一的受害方,但其作为全球美元资产储备最高的国家,对于美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用意还是值得玩味。

  

  次贷危机后,率先恢复元气的一定是美国,不会是中国,“中国第一”那是一厢情愿!美国人以一场无形的战争稀释了其大部分外债而免费获得了其本该为前期买单的实物从而留存了体力,积累了再起的能量;而中国却因为没有把美钞换成实物做补充而在次贷中受损,失去的不光是出口的产品还有信心,所以在接下来的经济周期中中国要做的是疗伤而不可能做崛起。

  

  次贷危机是场纸张换财富的游戏,说它是战争其实是夸大了现象而掩盖了作为受害方参与者的愚昧的本质,不过美国却利用其建立起来的国际规则足足地赚了一把并远远超出了武力战争要达到的效果。次贷危机留给我们以下问题去思考:一、信用问题,当一个国家利用其信用欺骗了国际社会大家该如何应对?二、重新衡量现有国际规则的合理性,全球是否需要继续依赖美国主导的世贸规则?三、财富的储备形式问题,外汇储备是否还要以美元资产为主,是否应该抛弃单一的现金储备而改用实物储存的方法? 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取向问题,是继续依靠出口拉动经济还是应该加快推动经济结构的改革?五、中国现行结汇制度是否该改变?

  

  次贷危机同样也给我们一个教训——而这个教训是100多年前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有过的,那就是当政者要强化决策效率并防范卖国贼出现。次贷危机形成伊始,中国不能充分估计形势并合理应对,其在政策层面继续唱多房价,导致众多企业在相关的政策变换中陆续死亡;在民众质疑国家储备的外汇使用情况时,外汇管理人还在追加对美国国债的投资。这其中的人难道个个都是真心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不顾身?——中国个别的人和个别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为外资撤离本国房市的功夫上费尽心机,为了能从人民的血汗钱中挖掘到好处而不用心管理外汇,这样的角色难道又好得过李鸿章?

  

  100多年过去了我们经历了新时代,但鸦片战争还在继续。用鸦片战争形容次贷危机对于很多人也许觉得不太恰当,但此番现代战争对人的蒙蔽效果远大于鸦片给人的感觉,对中国造成的损失也更大,意义更深远,我认为用第三次鸦片战争来形容次贷的危害还遥不及力。09年2月25日,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各以1400万欧元的价格拍卖了从中国盗走的圆明园鼠兔首像而浑然不顾中国人的要求和感受,这个事件是否揭示了鸦片战争的延续?

  

  09.2.27

  

  欢迎交流

  

  金刀的博客:

  

  信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标签:中国   美国   次贷   危机   美元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