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用马克思主义定位新常态(之三)-为股市说句公道话
关于股市,不仅左派的同志们批判它,很多右派也不待见它,比如,右派的大教头吴敬琏说:“股市是一个没有规矩的赌场”。然而,我要为股市说几句公道话。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噩梦之一,是“生产过剩”与“劳动过剩”如影随形;资本主义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障碍,是“需求不足”与“两极分化”比翼双飞。这种由资本的基因内生出来的癌细胞,“没有卵用”的马克思(注1)做了相当深刻地剖析,而“卵用最大化”的主流经济学,却连起码的认知都达不到,直到今天依然满脑子浆糊(看看现代经济学对金融危机根源的分析吧,令人笑喷)。
顺便插一句:“卵用”一词,系我借用某童靴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为尊重知识产权,我在“注1”中标明了出处,以避免产权不明晰带来的纠纷,这是必须滴。马克思当年批判李嘉图时,因使用经济学通用的“固定资本”概念,而未注明出处,童靴张发现后欣喜若狂,告了马克思一个“露馅罪”。这是另一个话题,此处不表。强调一下:本文出现的“卵用”一词,若未特别说明,均引自该童靴的定义。
言归正传。虽然主流经济学“满脑子捣浆糊”,可日子还得过下去。凯恩斯主义搞扩张性政策,毫不掩饰“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代言人”对需求的过度热情。供给学派的减税就很“高大上”了,不过,看似不屑于消费者的低俗需求,其实拐着弯也是在琢磨着消费者的钱袋子(美其名曰“需求自动适应供给”)。主流经济学有个ABC:“消费是收入的函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有个ABC:“若要刺激需求扩大消费,你就必须调整分配结构”。都是ABC,两者却有本质区别。前者庄严声明:“说收入就说收入,就事论事哈,别拿分配关系说事!”后者却并不买账:“别说绕不开分配关系,连生产关系你也绕不过去,因为生产资料的分配决定消费资料的分配”。
所以,不论是凯恩斯还是拉弗,不论是赤字政策还是减税政策,有一个宝贝是碰不得的,且一直被现代经济学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个“宝贝”就是“分配关系”。何以如此耶且不说要不要“调整生产关系”,一说到“调整分配关系”,就不亲热了,就不和谐了,就要王顾左右了。为什么因为“调整分配关系”与资本的本性矛盾,与经济人的“卵用最大化”不符,与资本的积累规律打架。所以,说什么“调整分配关系”,那是别有用心。也别提什么“分配关系”,谁提,资本就跟谁急——不信你就试试看吧。
按照“没卵用”的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新常态下“调结构”应当有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调整分配结构”。可是,在主流经济学“卵用最大化”的逻辑中,这个内容必须从“调结构”的清单中清除。公允地看,这倒不是主流经济学有多么强势,多么霸道,而是因为“存在决定意识”,“屁股决定脑袋”。在资本的统治下,如果“调结构”的政策与资本的根本利益相悖,别说你是“卵用最大化”的经济人,哪怕你是总理府的大人,也得对资本关系俯首称臣。这就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那些个对主流经济学充满自信的童靴看来,既然主流经济学的“卵用”何等威武,那么它就要呼风唤雨,它就能为所欲为。于是,不少经济院校的童靴深陷“心想事成”的唯心主义泥沼,从此不能自拔。那么马克思呢现代经济学当然是很不屑滴:他除了只能揭示客观经济规律之外,“有什么卵用”
马克思主义除了只能揭示客观经济规律之外,的确没有主流经济学自豪的“卵用”。问题是,在社会经济大舞台上,总统也好,总理也罢,供给学派也好,凯恩斯主义也罢,说白了,你也就是个演员罢了,最多也就是个“主角”而已。真正的导演是谁?不是“卵用最大化”的主流经济学,更不是那些屁颠屁颠为主流经济学提鞋跑龙套的小喽啰,而是客观经济规律。
言归正传。在“没卵用”的政治经济学看来,一旦调整既定的分配结构,就难免不触动资本统治的经济关系。问题是,当下的经济关系,恰恰是近40年来改开伟大成就的有力证明。且不说你“动不动得了”,就算你有“动一动”的念头(想想那个红颜色的模式),其中的“风险酬”(有人看到这个概念,估计又要做文章了),你扛得住吗
问题是,分配结构“动不得”,也“动不了”,怎么办现代市场经济难道还能让“过剩”给憋死了不成有人想起了马克思。但是,别提马克思,一提马克思,资本就堵得慌:“没卵用”的马克思要么鼓吹“制度替代”,要么幸灾乐祸地偷着乐,全然没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自信”,用心何其毒也!至于皮凯提的《21世纪资本论》,简直就是一派胡言。还有那个左右摇摆的福山,居然说什么“我错了”,叛徒靠不住啊!五常,维迎,于轼,卫方,你们都来说说看:只有资本主义,才是人类“最最美好”的社会,咋还要“动一动”呢
虽然主流经济学经常满脑子浆糊,却也不是没有长进。在“道路自信”的自我陶醉中,经济学家糊里糊涂地发现:既然分配关系“动不了”,那就让股市“动一动”嘛。
在这里,我要给主流经济学的“财富效应”点个赞。众所周知,股市是虚拟经济大泡沫的发酵池,是全民狂欢的合法赌场。然而,在资本统治的世界,既然调整分配关系“想都别想”,那么,利用股市泡沫的“财富效应”来稀释“过剩”,这个“卵用”还是“可以有”滴,也是“必须有”滴。否则,若让“没卵用”的马克思撺掇“没教养”的劳动阶级,一旦搞出什么“公有制”和邪恶的“计划经济”来,有教养的资产阶级又何以“卵用最大化”
所以嘛,依靠股市的“财富效应”来稀释“过剩”,虽然结局总是残酷无比,代价总是十分巨大,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为了理解这一点,下面,摘几段几年前我对股市做的分析,或许,对关心股市走向的国人能有一点点参考价值(注2):
——在眼下的收入分配格局下,靠大众的真实收入已经远远不能消化实体经济的过剩产品了,于是只能通过虚拟经济做大财富泡沫,用虚拟的财富泡沫来消化实体经济的过剩产品。实体经济的过剩越严重,虚拟经济的泡沫就越有理由做大做强。
——在这里,我提出一个“剩牛定律”:实体经济的过剩越严重(过剩),股市就越繁荣(牛市);股票市场的价格与实体经济的过剩程度成正比。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这种暧昧关系,在现实中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其一,在通货膨胀时期,实体经济的过剩问题尚未显现,所以股票市场处于熊市;其二,在通货紧缩时期,实体经济的过剩问题已经暴露,所以股票市场处于牛市。
——当然,影响股市涨落的因素是复杂的,比如政策的变化、资金的进出等等,甚至某个大人物割痔疮,都有可能搞得股市跌宕起伏。但“存在决定意识”,作为“基本面”,宏观经济是影响股市的核心因素,这个核心因素包含两个要点:(1)实体经济的“过剩”状况——这是“基本面”的内涵;(2)物价形势(通涨或通缩)——这是“基本面”的外在表现。
——说白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物价走势,来判断股市的发展趋势。很显然,在全球经济严重过剩的背景下,当前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不仅没有“严重背离”,而且恰恰是“严重匹配”的!
——有人说:“GDP增长了,企业效益好了,资金自然会进入实体经济,谁愿意把钱投给效益不好的企业呢”此话看似有理,其实未必。千千万万的股市玩家的确很关心企业的效益,但是,决定股市风云的从来都不是千千万万的中小散户,而是实力雄厚的大资本。决定大资本去向的是什么是“血腥味”!当实体经济有利可图的时候,大资本们将专注于实体经济而无暇它顾;只有当实体经济的产能严重过剩的时候,大资本们因无所事事而形成了大量游资,才会将投资目标指向股市,从而带动千千万万的中小散户前赴后继地跟进,千千万万的中小散户不过是跟风罢了。
——由于实体经济的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常态,所以,有相当数量的大资本转化成了较为稳定的游资专业户,专门从事虚拟经济的营生——所谓“金融大鳄”是也。于是我们看见,实力雄厚的金融大鳄在股市上翻云覆雨,经常与GDP的增减反向运作,其所以能够与实体经济“对着干”,其奥秘就在于此。
——可见,对于千千万万的中小散户来说,有意义的指标并不是GDP的高底,而是实体经济的“过剩”状况。反观现实,正因为“强牛定律”把GDP当作有意义的指标了,所以,当实体经济过剩问题已经趋于严重、通货紧缩已经显现的时候,股市的亢奋、股价的上涨本来是对实体经济状况的一种必然反映,可是,“强牛定律”却看不到其中的必然性,反而得出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的结论。
——很多人担心:一边是“股市和房市资产价格急剧地上涨”,一边是“实体经济依然萎靡不振”。在他们眼里,“这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危险之一。因为这样一个完全脱离实体经济的资产价格泡沫,是很难持久的”。在我看来,与其担心股市和房市资产价格急剧地上涨,不如关注如何消化实体经济的产能过剩。
——在“实体经济依然萎靡不振”(其实就是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如果“股市价格急剧地下跌”,那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真正危险!为什么因为那么多的过剩产品正等着股市做个大泡沫去消化呢。
——在结束这篇短文时,我想告诉天下股民:把中国股市说成“政策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人,中国股市必须 “按规矩”出牌。这个规矩,当然不是主流们信奉的“强牛定律”,而是“剩牛定律”:实体经济的过剩越严重,股市就越有理由繁荣;反之,反是。各位如果不信,那就自己对20多年来的中国股市行情作个总结吧,看看它究竟是按什么规矩出牌的
以上的文字写于2009年。读者或许要问:“当下股市将会如何”我的看法是:(1)在楼市不足以承担“稳增长”大任的当下,股市的火爆是政府非常乐于见到的情形。(2)在泡沫风险集聚的同时,股市的财富效应对“稳增长”会有及时雨的效果。(3)连续降息降准,将把股市泡沫继续做大做强。(4)股市年内发生“突发变动”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股市的火爆或将持续到今年底或明年中。(5)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推动下,明年年中以后,通胀加剧和经济过热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6)之后是什么,我就不乌鸦嘴了。
有人说:“股市崩盘,大家玩完”——要我看,没那么严重。玩完的是平民百姓,不是有钱有势的资本,尤其不是大资本。再说了,对于笃信普世价值的资产阶级来说,崩盘何所惧与其让“没卵用”的马克思主义搞什么“共同富裕”,不如在崩盘中浴火重生浑水摸鱼。
只是不知道,覆巢之下,资本还有多少次机会死里逃生
最后顺带作一个预测:这篇关于“股市”的博文挂出来后,有童靴一定会跳出来指认马克思“没卵用”:“瞧瞧,又是生产过剩‘惹的祸’”。
(未完待续)
注1:“卵用”一词,系我借用某童靴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参拙文:《对“马克思没卵用”的回帖》,载《赵磊的新浪博客》2015年6月16日)。另据《辞海》:“卵,指动物或植物的雌性生殖细胞。方言,指男性外生殖器”。民间云:北方农村中有“卵用”一词,用来嘲笑对方不如自己“高大上”。或因过于粗俗,未见正规词典中有“卵用”一词。
注2:参拙文《告天下股民书》,载《》2009年9月7日。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