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您是否选择不“被幸福”?

2025-02-26 文摘 评论 阅读
  

  您是否选择不“被幸福”?

  什么叫做“幸福”?“新闻1+1”告诉人们:回家成为“中国人的”“信仰”,成为中国人的“幸福”。董倩女士说:“今年春运进入第三十一个年头了。”没有人能够听懂这句话。因为:不仅“改、开、搞”之前——毛泽东时代有春运,民国时期也有春运。所以,这纯属屁话。当然,这也许只是别人的屁话经董倩女士之口说出来而已。白岩松先生在大谈中国人回家成为信仰的同时,自己却要祈祷了。那么,如果不是白先生非中国人,就是白先生的信仰不是中国人的非宗教信仰。因为,祈祷,如果不是基督教的信仰方式,至少也是宗教的信仰方式。采取了这样的方式,无论其信仰的内容如何——“上帝”还是“回家”,白先生都只是宗教信徒。这也许是由中国的无宗教向有宗教的一种过度形式。对于“中美国”的建立肯定是有益而无害的。

  

  那么,“新闻1+1”在大谈“回家”成为“中国人”的“信仰”、“幸福”的同时,人们看到的是什么?——有产阶级(资产阶级)的巧辩及对于中国人民之不幸的打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父母在,不远游”之说。不离家,何谈“回家”?今日之中国,是什么力量使得民众离家?这才是问题所在。今日之中国,连封建社会“男耕女织”之天伦尚不能保,夫妻、父母与子女之团圆尚且不保,何谈栖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泱泱大国?如果说“回家”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幸福”,这已经说明“中国人”是多么的不幸!——中国连保障天伦这种人权都已经成为问题,一切冠冕堂皇之陈词都已经黯然失色。人民,它不再为社会地位而奋争,而是作为动物为自然本能、为生存权利而挣扎。可是,在官方传媒这里,几亿农民工的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造成的春运收益却成为旅游消遣的高档需求!对于问题的本质作出这样的注解,是一种最无耻、最卑鄙的行为。其逻辑是:您的不幸,乃是您幸福的源泉!事实上,无产阶级的这种不幸与有产阶级“旅游”消遣并存造就了春运的收益。

  

  孙东林不延误发放工资的品德,得到媒体的褒奖。之所以得到褒奖,是因为这是一种品德,一种中国大量的“老板”所缺少的品德。可是,“老板”按时发放工资,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市场经济运做的基本条件。对此,国家所应当运用的有效手段,不应当是道德,而应当是法制。即,对于不按时发放工资者予以法律制裁;而不是对于按时发放工资者予以道德提倡。那么,既然这种“道德提倡”是人们所看到的事实,就说明:中国的法制无力,从而才诉诸于道德。可是,任何人都懂得:在制约利益的诸种手段中,道德是最软弱无力的一种辅助。因此,这表明:在中国几十年的“市场经济”中,中国是在不具备“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的前提下运行的“市场经济”。因此,即使外国资本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中国也因此受到蔑视。而媒体在道中,不是道农民工未能按时获得工资的不幸,而是道农民工能够按时领到工资的“幸福”。所以,对于媒体来说,农民工的不幸是正常的;而本来应当“正常”的事就成为“幸福”的了。这样,按时领取工资,就仅仅是被媒体“幸福”了。

  

  据说,征收房产税是为了抑制房价、调整收入分配。而谁都知道:税收乃是国家的利益。可是房价能够因此得到抑制之说法,并无根据。因为,如果房产需要交纳房产税,那么,该房产若出售,房产税就会计入成本。而且,用房的成本也会增加。这样,无论首次出售的房产价格如何,二次出售的房产价格必然会上涨。与前此不同的只是购房者向国家提供了税收。至于倒房投机者,并不会因此而退出。只要房产有市场,相反房价会因此而提高。至于调整收入分配,如果将其理解为缩小两极分化,不过是欺人之谈。因为两极分化并非产生于分配,而是产生于私有制。有产阶级从利润中拿出一点房产税,算不了什么。结果只是造成:住房,是有钱人的事。正像用电、用热分级计费——即便是累进计费一样: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中国经济、中国社会是为有钱人服务的。在这里,当您感到为自己购房的期许自慰而被“幸福”了的时候,您并且在为自己被抛出住房者的队伍去雀跃。

  

  当然,在现实面前,弱势无能为力。但是,弱势也并非一定是没有头脑的。在头脑中不被“幸福”不是做不到的。可是,如果您在心理健康上有欠缺,被“幸福”也是一件难得的自娱自乐的幸事。

标签:幸福   中国   房产   中国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