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乌鲁木齐暴乱,欧美谨言慎行网络时政文摘(61)

2025-02-26 文摘 评论 阅读
  

  网络时政文摘(61) 2009-07-08

  

  乌鲁木齐暴乱,欧美谨言慎行
房贷政策左摇右摆 内地救市章法乱
毛泽东盛讚哈密瓜
对疆独不能手软

  

  乌鲁木齐暴乱,欧美谨言慎行

  

  太阳/今次乌鲁木齐暴乱,欧美国家与过往不同,表现得相当「客气」,并没对中国政府的相应行动进行抨击,这既有暴乱分子恐怖行为不得人心的原因,也有欧美在金融海啸之下有求于中国的大背景。

  

  美国白宫发言人吉布斯表示,「深切关注」中国新疆暴乱事件,由于相关道尚未明朗,目前并非发表评论或作进一步推测的时机。不过,美国希望各方都能「展现克制」。与过去美国动辄批评、制裁的做法相比,今次表现得相当「温柔」。英国外交部的表态亦同出一辙,而德法等国则仍在观望之中。显然,这些国家不想重陷去年拉萨骚乱后的声援漩涡。

  

  今次新疆暴乱虽然时间短,但激烈程度远远超过去年西藏拉萨骚乱,这可以从死伤人数及血腥场面中略见一斑,而且北京今次吸取上次教训,迅速公布相关消息,并允许境外记者实地採访,有效地阻止了各类谣言的蔓延。

  

  事实上,暴乱分子穷凶极恶的行径、现场血淋淋的场面,以及受害者呼天抢地的喊声,让每个电视观众的心灵都受到震撼,任何指摘中国政府合理相应行动的言行都变得苍白无力,而且难以获得民众支持,所以欧美国家对今次暴乱谨言慎行。

  

  有求中国利益攸关

  

  事实上,中国民众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对欧美国家也是一种制约。去年拉萨骚乱发生后,欧美国家指黑为白、颠倒是非,让中国民众异常愤怒,民众自发形成抵制行动,这使欧美各国意识到中国民众民族自尊心坚硬的一面,他们犯不着为了藏独、疆独这些非核心利益,与中国老百姓迎头相撞。相比之下,欧美国家在中国的利益更为重要。

  

  另外,欧美国家深陷金融危机,正为经济早日复甦苦苦挣扎,而中国手握巨额外汇储备,有着庞大的购买力,对这些国家有巨大的吸引力,如果因今次暴乱表态而得罪北京,反而得不偿失。

  

  
当然,欧美国家现在还在静待局势发展,一旦新疆局面失控,他们不排除会对中国施以颜色,而且美国在邻近新疆的阿富汗和吉尔吉斯均有军事基地,在国际人权组织的施压下,美国也可能在捍卫人权的幌子下,向中国边界派出军队,接应外逃的新疆暴乱分子。

  

  新疆问题与西藏问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特别是伊斯兰教在世界上拥有数量庞大的信徒。「天下回回是一家」,中国在新疆打击疆独分子,或多或少会在其他伊斯兰国家普通民众中引发相关震盪,如何释疑解惑,解除伊斯兰国家的不满和忧虑,将是近期中国外交的一个重点。

  

  今次暴乱虽然发生在偏远的新疆,但对中国内政外交均是一次全方位的考验,同时也是当局凝聚民心、团结民众、共克时艰的一次良机,关键是看当局能否把握得住。

  

  东方日:房贷政策左摇右摆 内地救市章法乱

  

  内房股大跌,主要是市场忧虑内地收紧第二套房贷款政策。日前已有消息披露,杭州各商业银行收紧二套房贷,并预计会引起上海、成都等一线城市跟进。半年时间多点,楼贷政策像钟摆,由鬆的一端再向紧的一端摆动。无论从历史或现实去看,内地出现这种政策钟摆现象丝毫不奇怪,民间对政策及执行,早有「一放就乱、一抓就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精警譬喻。二套房贷由鬆至紧的调整,不过是新的演绎而已。

  

  二套房贷的官方政策是「首付管理、利率放开」,意即首期四成须坚守,但贷息有商银自定的灵活性。从政策看,既能体现风险的控制,又能给予银行执行的灵活空间,不失为两全的政策。但到了具体操作层面,一切灵活起来,却忘掉风险控制,房贷谷旺楼市,被市场讽为製造中国式的次按。要正视问题,就不能不了解事情的成因,寻找解决的方法。

  

  金融海啸以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急剧逆转,投资萎缩与消费不振并存,双重困扰在庞大投入的救市中并没有改观,于是强化了结构性背驰,使当局的政策意图无法兑现。例如,政策动机想涨股市、抑楼市,但结果是股市、楼市比肩涨。原因很明显,就是宏观政策相冲、「打架」。过度宽鬆的信贷无助催谷消费,进入投资领域,而实体经济投资门路狭窄,资金涌入股市之馀,也涌入楼市,于是出现股、楼共荣现象。

  

  这种情势说明,市场的供需终究要依利益移动,并非政策及行政措施引导,就会乖乖跟着政策意图走。如果决策存政策万能理念,就无异于计划经济思维未断根,同客观现实严重背离。其实在金融危机中,虽然暴露了市场自我调节——无形之手的缺陷,但若倒向有形之手,迷信行政手段亦不现实。金融危机爆发前,内地坚持多年的宏调,始终未解决楼价的软着陆问题,就是有力的说明。

  

  此外,二套房贷张弛逆转,又体现了地方同中央利益各有异,难以彼此同心。二套房贷执行走样,无疑事关发展商、银行、地方政府利益链驱动,三方各取所需;发展商愿多卖楼、愿楼价升;银行在竞争中拚抢生意;地方政府卖地收益不容断缆。金融海啸把这种需求更加强化,而中央大笔救市资金投入,大力催谷信贷,既造就有利条件,也强化了各方欲望。譬如,银行要配合中央放贷,但门路有限,房贷作为有抵押的低风险选择激化了竞争,又可能因竞争白热化渐鬆弛放贷准则;又如,地方政府须配套中央注资,却因财绌资金未到位,重燃谷起地价的需要,实际上楼价涨起后,近期各处拍卖地皮「地王」冒现,效应已经呈现。地方想涨楼价,中央想抑楼价,难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了。

  

  二套房贷钟摆现象,向决策者敲响警钟,金融危机的救市策略,并不是简单的大开水喉、狂掷金钱。联储局主席伯南克坐直升机撒钱容易,想要收回氾滥的流动性并不容易,欧美谋「退市策略」,恐怕最终也是计短技穷。中国也有必要思考,开大水喉未能结合结构调整的缺失,二套房贷的问题,一叶知秋地揭示了政策的冲突:要有宽鬆信贷环境,又要避免资产泡沫化,最终还是回到解决经济发展模式的失衡,若未能催谷内需,则任何经济回暖都不能引导经济走上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毛泽东盛讚哈密瓜

  

  以前,我们读,时可见毛主席接见某某人的新闻。一般来说,毛都是在北京中南海书房或怀仁堂接见,但有一次例外,将客人请到住家吃饭,此人是谁?就是新疆维吾尔族领袖赛福鼎,时为一九五○年夏。毛的儿子毛岸英也在座,毛对儿子说:「我把你交给赛福鼎同志,你随他到新疆去。新疆是个好地方,那里的人民非常好,他们会欢迎你的。你要拜各族人民为师,好好为他们服务。为此,首先你要学会维吾尔语言、文字。」赛福鼎说:「欢迎你去新疆工作。新疆人民的心像哈密瓜一样的甜,你很快就会爱上新疆人民的。」

  

  毛岸英表示要尽快去新疆,但毛泽东说:「新疆是一定要去的,不过你应先去最艰苦的环境锻炼,以后再去新疆。」不久毛岸英到朝鲜战场被美国军机炸死。

  

  在座的还有毛的姪子毛远新。毛泽东说:「你爸爸就是在新疆被盛世才杀害的。你将来更应去新疆,去完成你爸爸未完成的事业,好好为各族人民服务。」毛又谈论哈密瓜为何那麽甜,一是新疆的土壤是硷性的,二是新疆的气候是大陆性气候,炎热少雨,昼夜温差大,适于植物多纳少吐……

  

  毛后来年年都接见赛福鼎,作出各种指示,成功地实行「疆人治疆」。毛多次表示要去新疆,曾说:「我还要去王母娘娘洗过脚的天池洗个澡呢!」

  

  毛亲自统战赛福鼎,真是不同凡响,以致赛福鼎感激涕零。毛逝世后他写回忆录引用新疆歌谣:「让天下的森林都变成笔,让天下的海洋都变成墨,让天下的人都变成诗人,也写不完毛主席、共产党的恩情。」

  

  共产党的干部若能像毛泽东那样「待人以诚」,新疆问题应容易解决。近日乌鲁木齐发生暴乱,肇事者都是青少年,这意味着「党的教育」太失败。 (东方日 刘济昆)

  

  对疆独不能手软

  

  新疆乌鲁木齐市日前发生严重打砸抢烧杀暴乱事件,造成一百五十六人死亡,一千零八十人受伤,二百六十辆汽车被焚,二百零三间店舖受损。据目击者描述,暴徒像疯子一样,见汉人就杀,见车就砸就烧。天山区的一条路就像经历一场惨烈的战争,伤亡市民特别多,尸体都躺在路上。如此骇人听闻的惨桉,震惊海内外。中国人激愤自不待言,连以往海外疆独势力大本营所在的土耳其政府,也希望中国政府「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表面上,乌市这次暴乱,肇因是不久前广东韶关一家玩具厂汉族与维吾尔族工人一次偶发性冲突。实质上,这是一次典型的境外煽动、境内行动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暴乱,是境内外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同流合污的「杰作」,与去年八月以来的喀什暴力袭警桉、库车县爆炸桉等是一脉相承的。新疆当局已公开谴责所谓「世界维吾尔族代表大会」是罪魁祸首。

  

  当今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及多民族大家庭,早在两百多年前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代已成形,其后多民族共聚一堂的格局未有变。一九四九年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持新疆建设,推进民族自治,新疆在社会、经济、交通、文化、教育、衞生、水利、电力、城建等各方面建设都有了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少数民族身份连大学取录都优先于汉族就是一例。

  

  今次暴乱表明疆独势力有如老虎,本性难改。为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对付疆独要如同对付台独、藏独一样,绝不能手软! (东方日 刘梦熊)

标签:新疆   政策   中国   暴乱   欧美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