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方正县“开拓团碑”错在哪里?--《南方周末》到底意欲何为

2025-02-25 文摘 评论 阅读
  

  傍晚买了两份纸,《南方周末》和《环球时》,说巧也不巧,两份纸都有文章谈到了目前在网络上大热的方正县的“开拓团碑”,而且就其内容而言,正好对立。也恰如之前网络对两份纸的定位,《南方周末》不出意外地为“开拓团碑”辩解,主张“何妨留下来”;《环球时》则也在题目中就开宗明义“为何应当拆”。  

  

  想起自己这两天在微博上参与的辩论,既然这个问题已经尖锐对立到了这一地步,也就有了谈谈自己看法的冲动。  

  

  应该说,我是倾向于《环球时》的观点的,不然我的题目就不会是“‘开拓团碑’错在哪里?”哦,右派们先别着急,让我来先分析《南方周末》哈尔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 任张东来 先生的《“中国式碑剧”,何妨留下来》这篇文章吧。  

  

  本文有两大错。其错一,以开拓团民也是战争受害者立论。这句话本身是没错的,非但这句话没错,推而广之,还有很多没错的话:日本天皇在战败后由神变为人,失去了独裁权力,是不是战争受害者?山本五十六直接死于战争,是不是战争受害者?东条英机被绞死,是不是战争受害者?这样的例子不要太多哦!如果因为开拓团民也是是战争受害者所以可以立碑纪念的话,那么山本五十六、东条英机进入靖国神社被敬奉也就没有任何的可指摘之处了!是的,开拓团民是在方正县冻、饿、病死了数千人,逝者为大(这也是日本对奉祀战犯的辩解理由),但是,逝者为大就可以不问他们曾经的罪恶了吗?  

  

  网易微薄有一位自称“自由作家 编剧 文史研究者”的网友赵括对我大谈 易中天 先生说的傻逼才问动机呢,也就是看事情不能问动机,应看结果。用到这里,我们是不是不能问这些开拓团民到底是为什么怎么来到中国东北的,干了些什么,只应看他们的结果:那就是在方正县悲惨地死去?哦,那他们还真是可怜哦!  

  

   张东来 先生“希望日本当局能够正视这段历史”,到底是哪段历史呢?是作为日本侵华工具的开拓团罪恶史,还是五千团民冻、饿、病死的历史?我看 张 先生说的是后者,因为他几乎就没说前者,就一句“开拓团”是侵略工具(工具论本身就是对团民罪恶的开解,工具嘛,显然是不用为自己所做过的事情负责的)便轻轻带过,倒是对其团民的受害者身份着墨甚多,是前者字数的四五倍。而他支持的“开拓团碑”更是丝毫没有提及开拓团的侵华罪恶,文中都是团民遭遇的苦难和之后中国人对其孤儿的抚育及对其墓葬的护持。日本当局正视这段历史,到底要怎样?记住并正视团民苦难的受害者经历,不提开拓团的罪恶,难道是要激发日本对华的仇恨?记住中国人对其孤儿的抚育及对其墓葬的护持,日本人也许会有所感激,可是,仅仅这样,何以实现碑文所说的“警示后人”?让中国人记住,再有日本侵略者来,要善待他们,不能再有日本人被冻、饿、病死的事情发生,还是要让日本人记住,不能再发动害人害己的侵略战争? 张东来 先生想告慰的“九泉下的冤魂”显然是被立碑纪念的日本开拓团死难团民而不是受害于日本开拓团的中国农民,那么显然, 张 先生和方正县想要记住的就是前者——以史为鉴,不能再让惨剧发生,如果再有日本开拓团来的话,一定要好好接待,决不能再次发生日本人被冻、饿、病死的悲惨事情。  

  

  显然,对于日本开拓团在抗战胜利后经历的“苦难”,我们不可能就苦难看苦难,而是需要问一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些苦难的?日本开拓团为什么会到中国来?不问日本开拓团的来华动机,怎么能理清他们最后遭遇的“苦难”命运?不对日本开拓团在东北的罪恶史有一个清醒清晰的认识,又如何以史为鉴,警示后人,防止再有侵略战争的发动,再次发生人类惨剧?  

  

  谈到开拓团的罪恶历史,就涉及到了张东来文章的其错之二,对黑龙会的认识。  

  

  对黑龙会,张东来是这么叙述的:“其实早在20世纪初叶就有日本农民来中国垦荒,与国人多有交流,其在日本的全国性组织叫‘黑龙江流域垦殖协会’,即影视作品中的‘黑龙会’。而在辛亥革命过程中,该组织为中国民主革命出钱、出人,对中国推翻满清贡献很大,孙中山的日本‘哥们儿’宫崎滔天就是‘黑龙会’中人,有关同盟会研究曾介绍过,这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如张东来所言,黑龙会的全称是“黑龙江流域垦殖协会”。不过,这个会的开拓活动是不是如他轻描淡写如“其实早在20世纪初叶就有日本农民来中国垦荒,与国人多有交流”呢?我只能说,如果强取豪夺,武装在中国东北占地建立屯垦农场,使500万中国农民失去土地,四处流离或在日本组建的多个“集团部落”中忍饥受寒,其间冻饿而死的人无法计数也算是一种交流的话,那我真希望使用拳头 和张东来 先生好好地“交流交流”!  

  

  我们来看看黑龙会的宗旨:“回顾东亚的大局和帝国的天职,为实行兴隆东亚的经纶,挫折西力东渐之势,目前的急务是先与俄国开战,在东亚将其击退,把满洲、蒙古、西伯利亚连成一片,建设经营大陆的基础。”  

  

  非常显然,黑龙会之“垦殖”,完全就是侵略、霸占我东北的遮羞布。黑龙会及其前身玄洋社,从来都是日本殖民主义的急先锋,它推动朝鲜东学党起义,从而借机使日本霸占朝鲜;支持孙中山和同盟会发动起义,以动摇中国政权,伺机图谋东北(其领袖内田良平在《日本之亚细亚》一书中提到孙中山1906年以来曾对日本朝野人士游说,以中国革命后在长城以南建国,满蒙让给日本,作为日本援助中国革命的酬。);它还极力策动日俄战争,以寻机霸占东北。玄洋社和黑龙会是众所周知臭名昭著的由日本黑社会转变而来的殖民团体,长期致力于殖民侵略所需情的搜集,推动日本侵华。这样一个团体,在 张东来 先生笔下,俨然对开发中国东北有功,对建立民国有功,倒像我们真需要向黑龙会致敬似地!  

  

  再来谈谈《环球时》的社评文章《方正县的“开拓团碑”为何应当拆》。  

  

  文章指出:“这块碑的确是立错了”,明显在道义上不合法,所以主张拆除此碑。我觉得这有点武断了。首先,为死在方正的日本人归葬立碑,本无不妥,周总理也批准建设“方正日本人公墓”迁移至此,毕竟这是一段史实,我们需要正视。既然这么多日本人归葬于此,立块碑加以说明,使参观者明白前因后果,有什么不好呢?所以我认为这块碑该立。这块碑虽然该立,却不可如方正县当前所立的这块碑一样立。这块碑的问题在于,其碑序文内容十分的不妥!请看序文: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开拓团余人集结方正,欲取道回国,因饥寒流疾,有5000余人殁于荒郊野外,简单掩埋。其间历经近二十余年,方正人民不忍其尸骨散落荒野,遂以仁慈之心将其集整。1963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建设‘方正日本人公墓’迁移至此。墓中亡者多无姓名,经各方努力,搜集部分,故今将墓中亡者姓名刻录。一为告之日本后人,其先人长眠于此,勿以忘之;二为展示人类至善大爱乃人性之根本;三为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反思战争之危害,昭示和平之可贵,故立此名录,以警示后人。”  

  

  这篇序文,通篇只是日本开拓团民所遭受的苦难和新中国对此所做的善后,对日本开拓团作为侵华帮凶和经济侵略急先锋的作恶劣迹只字未提,这样的一篇序文,给阅读者能起到什么作用呢?要知道作为日本的开拓团民,其实都是侵略者,只不过在战败以后,落了个战争受害者的身份,假设日本没有战败,他们难道不照样是趾高气扬的侵略者身份吗?可是当一个不了解开拓团历史的人看了这篇序文,会有什么感受?肯定是感觉这些开拓团民完全就是战争的受害者!这些受害者是怎么死的呢?在战争结束后死在了中国!这要是一个日本人看了,该铭记怎样的历史?该记住怎样的警示?  

  

  而作为中国人,我们希望这个碑,对中国人、对日本人都起到什么样的警示作用呢?对于中国人,要记住战争的危害,发愤图强,努力使自己的国家不在遭受侵略之苦,并努力维护和平,摒弃战争,和平共处;对于日本人,我们要让他们记住发动侵略战争,只能是害人害己,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国家民族曾经所犯的错误和给自己民族他人民族所带来的苦难,认识到和平的可贵,与邻为善。  

  

  所以,这个碑该立,但是碑文一定要写清楚日本开拓团民遭此苦难的根本原因所在:参与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并要写清其作为侵略帮凶的前前后后,写清其参与作恶的劣迹,这样才能真正地起到以史为鉴、警示后人的作用。  

  

  原载:

  

  红歌会网:

标签:日本   开拓   战争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