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为啥没有危机感
今天中国社会里的人,若问有没有幸福感?十有八九得说没有;若问有没有危机感,回答说没有危机感的,一万个里边怕是都找不到三两个。危机感是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草民百姓,喻之每思朝不保夕是危言耸听,但喻之临渊履薄绝不参杂一点水分。
中国社会所以会产生强烈的危机感,不是中国人天生胆小,不是中国人天生就有杞人忧天的毛病,不是中国人生于忧患而不能自拔,而是大自然和病态的社会反复不断的制造恐怖、暴力、血腥,稍有疏忽,几十上百以至成千上万的人就被夺去生命。
2006年笔者作过一份统计,2000年至2006年秋,仅各种矿山和水库溃堤事故,就夺走了23万条人命。这些事故本是可以避免的,没有一例属于不可抗力造成的,但在中国就像家常饭一样比肩接踵的发生。中国人的生命难道真就那么简单吗,就那么不值得吝惜和尊重吗,就算是旋生旋灭的瓢虫,也该有春的灿烂、夏的喧嚣、秋的成熟吧。
2006年4月3日,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北京召开的视频调度会议上,李毅中神情冷凝、忧心忡忡,反复强调,“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危机感,对安全形势保持清醒认识,深刻吸取近期事故的教训,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说到情绪激动时,李毅中几乎要从椅子上蹦起来。
但前脚他刚说完,后脚重特大安全事故又接连不断的发生。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没有危机感的人是谁,有危机感的人又是谁,不言自明。虽然生活不尽如人意,虽然社会不公一眼望不到头,虽然我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可我们还是想尽可能的活下去,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在作战”,我们还有父母妻儿,死当然很简单,死对我们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我们没有权利让父母妻儿为我们殉葬。
也不要以为天灾跟人祸没有必然联系,08年初冰冻南中国三分是天灾七分是人祸,上个世纪70年代制造的电线杆毫发无损,而几年前制造的水泥杆却整体性折断,国道和街道上的冰雪厚达三十公分,难道是造化的一日之功?如果不是,此前数日,政府官员都在做些什么?你能够相信他们没看见么?说他们没有危机意识,那都是表扬,纯属不负责任,草菅人命。
汶川大地震震级大当然是客观存在,可偏偏有个学校的房子就完好无损,你能说“可能上帝偏存意,故叫该校没咋地”么?唯一能解释通的原因,是这个学校的校长有强烈的危机感和有生命的责任感,提前做好了防范大地震的各项工作。从这位校长身上,我们同时看到了两种现象,一种是人性对生命的关爱,如这位校长;一种是人性对生命的冷漠,是谁谁知道。
想想这些来自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胡锦涛总书记为什么要不断地在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还用更多的解释吗?金融危机发生后,有些人挟外储而自重,盲目的乐观,大造中国经济永不倒的神话。可真就能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永不倒吗?的确,我们希望中国经济永不倒,可不倒的前提是什么?
在央视的连线节目中,美国学者直言不讳的指出:美国GDP下降一个百分点,中国外贸出口下降6.23个百分点。2009年12月3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下降3.8%,降幅远远超过第三季度的0.5%,但低于一些分析人士预计的5.5%。日前奥巴马总统非常明确的说,到09年年底之前,美国经济将无法探底回升,这无疑是说美国GDP还将深幅下降。美国是中国35%过剩产能的主要消化者,面对美国经济的现状,中国制造业能无危机感吗?
顺着这个思路去想,如果制造业出了问题,中国社会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毋庸置疑,企业关门、工人失业、商业萧条,而这又意味着什么呢?稍有思维能力的人,就能从希腊、英国、意大利近期愈演愈烈的社会冲突中顿生寒意。就在不久前,茅于轼先生曾带领一帮人向18亿亩耕地红线猛烈开火,言之凿凿的说中国没有粮食安全问题,如果说他们没有预料到转年竟天下大旱,那他们凭什么就当了著名的经济学家?
今年中国夏粮歉收已成定局,即便没有天灾这个因素,我们也必须考虑中国人口和土地承载关系严重失调这个因素。大凡学者们都知道,美国农业法中规定,为了保护土地的肥力和地效,耕地必须实行轮种,而中国受制于人多地少的矛盾,不但不能轮种,进而还要尽最大可能的挖掘耕地的可利用潜力,在南方有些地区,一年甚至要种四茬庄稼。
《国歌》中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即便没有异族侵略的威胁存在,只要看看我们的耕地,再看看我们的人口数据,我们就会很容易的得出“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国歌》要唱一百年不能改”这样的结论。千万别以为灭种灭族是制造紧张空气,曾几何时,如果不是胡锦涛总书记果断采取措施,及时控制住“非典”病毒的蔓延,以中国人口的居住密度、居住环境、卫生习惯,再拖上半年时间,“千村仳离人遗屎,万户萧条鬼唱歌”的悲剧就会在中国重演。
历史和现实同时说明,中国人一定要有危机感,要有强烈的危机感。我们决不能听信茅于轼信口开河,他所以没有危机感,是因为他不差钱,他住在舒适宽敞的的房子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不用下井挖煤故无性命之虞,不用担心下岗,不用为医疗费费心思,不用担心没有饭吃,不用害怕水库溃堤,不用为子女上学、工作忧心忡忡。但我们却不行,因为凡是他不用担心的,正是我们最担心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