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传导链还原:“我赶上了全民激愤的时间”

2025-02-25 文摘 评论 阅读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抵制家乐福

  

  2008年04月23日 中国新闻周刊

  

  为什么抵制家乐福

  

  
  这是21世纪初中国民众第三次大规模抵制洋货,矛头指向法国在中国最真实的存在——遍及30多个城市、拥有112家分店的家乐福超市。传导链条则是人们熟悉的渠道——网络社区、QQ、MSN。

  

  事件发生后,《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前往北京、昆明、武汉等地,对“抵制家乐福”的人群、原因和背景进行了调查。一群生于1980年前后的白领阶层是抵制的骨干——他们毕业于外企和外国文化涌入中国的这10年,对自由、民主、法治的认知并不缺乏;而对与中国建交44年的法国也不无好感。但这次火炬传递中的冲突,让不少人“感觉自己被骗了”,于是,他们选择抵制家乐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此间,法国高层频访中国,试图修补双方关系中的裂痕。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法国驻华大使苏和说,他完全可以理解中国人民的心情。“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共同往前看而且我相信,这种看法和中国政府的愿望是一致的。”

  

  传导链还原:“我赶上了全民激愤的时间”

  

  是谁发起了抵制?是谁第一个站到了家乐福门口抗议?是谁组织了一场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这背后的推动力又是什么?

  

  ★ 本刊特约撰稿/周华蕾

  

  本刊记者/杨龙 李杨 王婧 吴水洁(发自北京、昆明、武汉、广州等地)

  

  那个以自由、浪漫著称,并把“吻面”作为相见礼节的国家,在北京奥运火炬的传递中激怒了众多中国人。于是,它在中国最真实的存在——遍及30多个城市、拥有112家分店、2007年销售额接近300亿人民币的家乐福超市,遭到了“围攻”。

  

  源起“天涯”

  

  如同全球化时代的绝大多数“战争”一样,攻击是从网络开始的。2008年4月8日,在天涯虚拟社区,一个“全程记录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的帖子,发布了如下镜头:法国市政厅大楼挂出五环镣铐的旗帜;被撕碎的中国国旗;还包括一个“藏独”男子抢夺残疾姑娘金晶手中的火炬……“这与勃艮第人对圣女贞德的暴行如出一辙!”“聚焦奥运”版的一个跟帖说。

  

  在这个拥有2000多万用户的网络论坛里,激奋的帖子骤增数十倍。特别是当火炬在美国旧金山和平完成交接仪式后,声音愈加愤慨:“原来法国比美国还坏!”1999年3月,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之前,天涯社区正式成立;2005年,这里的用户代替了人民网“强国论坛”,把“抵制日货”行动推向了巅峰。

  

  抵制洋货是一项不需政府审批的活动。类似的自发性抵制在西方也曾发生——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由于美国不满法国对伊问题的立场,国会众议院就曾将三栋办公大楼餐馆里“法式薯条”的餐牌统统改成“自由薯条”,以“复”这位盟友。

  

  在天涯的众多用户里,单纯表达情绪的声音特别强势,4月10日前,“抵制LV”“抵制法国香水”“抵制雪铁龙”等提议——包括列出法国商品的清单,统统淹没在谩骂法兰西的口水里。“这也难怪,类似LV之类的奢侈品太小众了。”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成都网友“梦罗宁馨”说。

  

  “梦罗宁馨”是最早提出抵制家乐福的人之一。4月10日9:51,由她发出的《爱我中华 抵制法货》一帖,进入网民的视线。她在帖里列举了一些法国公司、产品,其中明确锁定“家乐福”——抵制这个在中国拥有2亿多客户的零售商,“普通人都能做到”。出于同样的原因,在另一大型社区——猫扑网上,27岁的网友“水婴”此刻也发出了“抵制家乐福”的号召。

  

  “水木”的声音

  

  而在水木清华社区,马上有人提出把号召落到实处。发起者小K是个外表文弱的女孩,曾经选秀新版《红楼梦》的林黛玉。“留学生们在国外几乎经历了一场“战争”,而我们坐在这里,难道可以什么都不做?”她发了三次帖,但被“斑竹”迅速删除——这个相对单纯的社区里,有“禁止号召游行集会”的规定。

  

  与天涯、猫扑相比,水木群体要小很多——日流量只有几十万人。但这个成立于1995年的论坛,在海内外高校学生中,拥有非常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本次火炬传递中,处在伦敦、巴黎、旧金山等地的中国留学生就是在水木上传回了信息,并反映出当地的一些生态——譬如民间和媒体对中国的态度,这在其他公众论坛比较少见。

  

  一位在水木“泡”了5年的广州网友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在天涯、凯迪等网络社区,由于多年来“左右派”斗争不断,加上网民的年龄较大、经历丰富,所以,他们对“抵制家乐福”提出了不同看法。而水木的用户相对年轻,更容易受情绪感染,“不去家乐福购物会死啊?”许多人发帖说。

  

  同时,水木用户也是受教育水平最高的一群网民。如同现年27岁的小K,他们生于“阶级矛盾难以调和”的教育中,毕业于外企、外国文化涌入中国的这10年,对自由民主法治等的感性认知并不缺乏。他们在国外的亲友,他们自己,几乎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都颇有好感——由于一位直系亲属与法国渊源很深,小K从很小就向往那里的文化。但这次火炬传递事件,让不少人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被骗了!”

  

  “这是一群自觉被侮辱与被伤害的人。”一位政治学者说,“最激进的民族主义往往诞生于这些以为黑白皆掌握,又有技术有力量、温饱不愁的人。”

  

  这个群体,加上巨大的天涯、猫扑用户等,构成了这次抵制家乐福的网络主力。当然,还包括强大的QQ、MSN用户——只是在这个时刻,他们的力量尚未显示出来。

  

  在他们的推动下,各种“抗议家乐福檄文”相继出炉。很难估量这些倡议的波及之广,而只能用细节描述它的结果:北京高校一名副院长也在办公室的大屏幕上动员全体老师同学:“5月1日~24日,让家乐福门可罗雀24天!”

  

  抵制家乐福现实第一人

  

  水木清华网民小K,成为第一个从网上站出来的人。

  

  4月13日,北京白石桥东。行人如织的家乐福广场外,穿着红色奥运文化衫的她两手侧举,拉开一面中国国旗。在齐胸的展板上,她图文并茂地记述了奥运火炬在巴黎的遭遇。

  

  “我就在那里站着,话说的并不多。事实是会说话的,每个人心中有一杆秤。”小K在博客中写道,“只要大家能在同一个时间(比如五一)都不去(家乐福),让法国政府看看我们的态度,就已经达到目的了。他们需要中国的市场,太需要了……”

  

  由于围观者太多,在警察温和的劝阻下,小K把举牌地点迁到了离家乐福10多分钟路程的一个路口。“70%经过的人都会停下脚步,其中60%的人会认真地看展板。”她说。让她感动的是,有个不知名的人买了两瓶饮料递过来;还有个女士看了之后,默默帮她举了1小时的国旗。

  

  抗议当晚,小K把详细经过贴在了水木论坛。很快,她发现自己的原创贴进了水木“十大热门帖”,并被天涯等论坛转载。

  

  4月18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见到小K时,她的脸上还带有几分倦意——每天,都会有各种人不停地联系她。这位很小就在听《从高卢到戴高乐》故事的“80后”,自认生来就流淌着文艺复兴时期的血液,且一直有学法语的念头。她始终记得中法文化交流年的时候,“香榭丽舍大道上中国龙的翻腾,中国电影院里法国片的展演,世界上两个最重视文化的国度,携起手来微笑前行”。

  

  但这些天来,北京奥运火炬在巴黎传递的受挫让她对那个国家的好感荡然无存,如同水木论坛上她的同伴。

  

  中国自古有着“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传统。尽管有少数网友认为有选秀经历的小K只是在“爱国秀”,但另有网友积极留言,要求她再组织一次抵制家乐福的活动。“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给她留言。

  

  4月14日,小K的照片上了新加坡《联合早》网站头条,旋即,“抵制家乐福第一中国人”的消息被国内各大网站转载。

  

  “我开始只是想让一些不上网的人,知道在法国发生的事情。现在几十万人都知道了,都在抵制家乐福了。”这位被媒体频繁“骚扰”、几天没出门的“抵制家乐福第一人”说,“我赶上了全民激愤的时间。”

  

  
抗议席卷家乐福

  

  2008年04月23日 中国新闻周刊

  

  
  为得到更多支持,小K把帖子命名为《今天让红色传遍中国》。后来,她对此不无担忧——顾虑到是否过度渲染了人们的情绪?直到4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的声音出现了,“法方应对中国民众合理、合法表达的情绪和意见进行反思”,她才舒了一口气。

  

  这一天,包括小K在内的大量MSN用户,在MSN上的签名前添上了“红心”+“CHINA”。一天后,超过230万人使用了这个签名。“抵制家乐福的多数是有钱有闲的小年轻群体,MSN红心用户也是这个特征。”一位熟悉网络的人士说,“MSN用户以外企员工为主,其中IT人又占了很大比例。水木的用户又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一个IT公司只要有一两个水木用户——而这几乎是必然的,他们会极力向同事推荐,MSN传播的红心就能飞快蔓延。”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也不乏一些不同意见表达者。比如有些人的红心成了两半,还有人把签名改成了“抵制法式湿吻”……

  

  另一种针对国内用户的即时聊天工具——拥有3亿多活跃用户QQ,正以群组的形式迅速集结各地网友。据腾讯公司统计,目前,中国网民几乎每人都有自己的QQ号,由网民组建的QQ群也超过5600万个。抵制家乐福行动发生前,全国有近2700万QQ网友通过“QQ火炬在线传递活动”表达了对北京奥运的支持。

  

  23岁的杨聪是最早发起“抵制家乐福”QQ群的组织者之一,这缘于他的QQ网络聊天室管理员的身份。看到天涯网友“梦罗宁馨”的帖子后,他把抵制的消息发到了聊天室,应者甚众。

  

  而小K的做法,给他们提供了样本。

  

  4月15日9:30,杨聪和7个大学生在昆明南屏步行街家乐福超市门前,进行“五一”抵制活动的预演。他们拉开一条长20米的横幅,上面写着:“支持奥运,反对藏独,抵制法货,抵制家乐福。”一些人自发地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成为了一个50多人的团体。

  

  此后,杨聪正式在QQ上建立了“5·1抵制家乐福”。网络的力量让参与者呈几何数增加,不到3天,这个群爆满。无数抵制群也在这几天爆满。虽然彼此不明身份,但人们大都激情洋溢,说话的人很多,乱哄哄一团。

  

  “网友的过分激化是常事,但这几天乱得有点离谱了。”天涯“聚焦奥运”的版主颜夏炎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90%的帖子都是口水,而且没人关心火炬传递了,都去抵制家乐福了。”

  

  在爱国的旗帜下,一切都变得嘈杂起来——比如,包括白岩松、张朝阳这样的名人也加入了议论,还有金晶。互联网时代遵循着“有理在声高”的规则,激进的言辞往往成为有力的保护伞,而呼吁理性的声音似乎难于立足——反对抵制家乐福的金晶被某些人骂成了“汉奸”;沉默多时的小K试图劝和,希望大家理性对待抵制,也被扣上了“汉奸”的帽子——前几天,她还是“中国的脊梁”。

  

   抗议席卷家乐福

  

  4月16日,法国巴黎市长表示:将要求市议会授予达赖“荣誉市民”,这无疑给愤怒的中国人火上浇油。但法国至今仍然对中国人的愤怒摸不着头脑,《费加罗》在4月16日的道中称:“我们目前还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引起了在电视机前看不到巴黎圣火传递受阻的中国人的愤怒。”

  

  无论如何,中国各地家乐福超市开始了噩梦。

  

  首先行动的是青岛人,而合肥把抗议推向了第一个高潮。4月18日下午,人们开始在合肥家乐福三里庵店门前聚集,并喊出了“中国万岁”“抵制法国”的口号。昆明的QQ抵制群也发动了第一次实质意义的行动,并安排在19日——一个周六。

  

  昆明群的组织者一共4人:“鬼魂”“诫爱”“轨迹”和“rita”。前三者是20出头的小伙子——血气方刚,还有人服过兵役,最后一个是女孩。举行活动的当天,他们自费印制的3000封“公开信”被抢光,还有路人拿着这些信复印后再分发。没有“传单”时,他们即兴演讲,周围立刻形成了人墙。

  

  武汉的活动同样是以QQ为纽带,也在这个周末达到高潮。9:30,在王府井百货大楼门口的广场上,无数小红旗在人们手中散发开来。这次活动的核心组织者是学生——他们打出了“武汉高校热血联盟”的牌子。一位参与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所修课程的接近,也是让他们聚齐的原因之一。聚集的队伍最初不过四五百人,但随着围观者的不断加入,当5人一排的游行队伍准备进入家乐福广场时,花了大约7分钟通过一条马路。

  

  在小K眼里,这些不断涌入的人群,像极了那些发现被法国“欺骗”后不知所措的人们:“心理学有个概念,一个人做一件事,他将信将疑;一百个人做一件事,他会认为可能是对的;如果一万个人做一件事,他就认为肯定是对的。这些人只是从众,他很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你会在这些抗议者中发现形形色色的人群:在昆明,20多个初中生组成的团体在家乐福门口群情激昂地唱国歌,并自制了传单。“鬼魂”等人看了孩子们的传单,觉得有点幼稚,于是派人去说服他们不要盲目抵制。在合肥,抵制者中甚至出现了小学生,类似的情况也在武汉出现——长长的队伍中,有些七八岁的孩子打着旗帜大喊爱国。一些商业味道也掺和了进去:在西安,某公司的员工们穿着印有该公司广告的衣服,参与集会。

  

  这种杂乱遭到了真正发起者的反感。昆明的组织者“诫爱”,看到两个小姑娘为抵制家乐福跳到面包车顶募捐时,从牙缝里蹦出两个字“鄙视!”他们更愿意和高校结盟,并给大学生们1000元支持,用于制作条幅和国旗。

  

  4月21日,周一。虽然大家已经开始忙于工作,但至少10个城市的家乐福店前仍不断有人抗议。QQ群里也依然拥挤,连日来各地的相互呼应让他们兴奋不已。距约定的日期只有9天,群公告已改为“期待‘五一’”。

  

  危机公关 能否有效?

  

  压力之下,法国政府的公关活动开始了。

  

  从4月17日开始,法国驻华大使苏和开始频繁接受中国媒体采访,并亲自为它们撰文。次日,法国总统萨科齐与即将离任的中国驻法大使赵进军会面。爱丽舍宫随后传来消息:“萨科齐同意双方要继续深化关系。”与江泽民和胡锦涛都有着私交的前总统希拉克给中国领导人捎来了口信:如果不是因为心脏手术,他一定会亲自来到中国斡旋。

  

  处于风暴中心的家乐福高层也表态,他们没有对达赖集团进行过任何支持——这个传言也是中国人抵制家乐福的重要原因之一。

  

  法国最主要的电视台F2,用相当长的时间表达了法国人愿意和中国重修破裂的友谊,并整篇宣读了总统萨科齐亲笔写给金晶的信。信上说: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受到严重伤害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总统并对袭击金晶的“卑鄙行径表示强烈谴责”。

  

  信是法国参议院议长克里斯蒂安·蓬斯莱带到中国的。4月21日,他抵达上海看望金晶。

  

  这是巴黎火炬遭袭事件两周后,金晶首次获得的来自法国政府的解释和慰问。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内,将有两位法国高层官员访华,其中包括法国前总理、现人民运动联盟副主席拉法兰。在中法建交的44年里,高层如此频繁的走动并不多见。

  

  伴随着一束白色百合,白发苍苍的克里斯蒂安弯下腰,为坐在轮椅上的金晶献上柔情的法式拥吻。这张亲吻的照片很快被网友转发到了QQ群上。 ★

  

  (周思妤、高铁军对本文亦有贡献)

  

  LV给“藏独”捐款了吗

  

  2008年04月23日 中国新闻周刊

  

  
  路易威登集团发表声明后,中国网民就开始寻找其支持“藏独”的证据。但截至2008年4月22日晚,这仍然是一个没有由来的说法

  

  ★ 本刊记者/秦轩(发自北京)

  

  人们相信了那个传言:家乐福最大股东——路易威登集团(LV)曾资助“藏独”。于是,抵制活动在中国各地纷纷开始。

  

  4月17日,路易威登集团在中国发表一份声明,称其“一向尊重和支持中国的国家主权与统一,并深知社会稳定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份声明还说,“无论是本公司还是本公司的主要股东个人,我们从不支持任何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利益相违背的组织与行为。我们强烈谴责最近出现在网上及个别媒体针对路易威登的不实言论,并且在此重申我们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及信心。”

  

  LV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司伯纳德也表示,他个人反对法国人抵制奥运,认为有更好的方法与中国人交流。

  

  作为法国最富有的商人,伯纳德与法国政界有良好关系。按照常识,各国商界领袖人物与政界关系密切,即使有政治献金也不出乎意料。在2007年法国大选中,他就是现任总统萨科齐的核心盟友之一,并在萨科齐与名模卡拉·布吕尼的婚礼中,作为见证人出席。但与在法国的高调相比,伯纳德在中国并不知名——尽管他曾排名世界第七富翁。

  

  LV声明发表后,作为中国门户网站之一的网易,就在论坛内发动网友寻找LV支持“藏独”的证据。但截至2008年4月22日晚,这仍然是一个有待证实的说法。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在新浪网做访谈时表示:达赖喇嘛的生存,确实主要依靠国际上的资助。“西藏‘流亡政府’的资金,目前只有10%是清楚的。我们可以怀疑,而且是很合理地怀疑它相当多的资金来自于西方。”这位学者解释,“至于说到底来自于哪一块?是政府的,非政府的,个人的,还有待于深入调查。”

  

  据《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对“藏独”的一部分公开的援助,来自国外的藏民流亡团体;一些对达赖喇嘛同情的国家也会给予一定帮助。2006年6月,美国国家档案馆披露大批中央情局解密档案。其中1964年的记录表明:1963~1964年初,曾有133名“藏独”分子到美国接受过训练,中情局还帮助达赖喇嘛在纽约和日内瓦等联合国机构所在城市建立了“西藏之家”的机构,这些机构与马来群岛、爱尔兰和泰国的“藏独”支持者建立了密切联系。当年,中情局为支持“藏独”共花费了173多万美元,其中给尼泊尔的2100名藏独游击队员50万,达赖喇嘛本人获得了18万。

  

  但多数专家认为:跨国企业支持达赖喇嘛的事情,发生的概率较小。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有过国外企业做过反华的事情,但在后冷战时代社会主义阵营纷纷向西方国家开放市场的背景下,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转变成合作贸易伙伴关系。尤其在今天,当中国的GDP飞速增加时,真正的反华势力已经严重萎缩。2004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就已经有450家在华投资。而路易威登,在1992年就进入了中国。 ★

  

  
“爱国热情”PK打折商品

  

  2008年04月23日 中国新闻周刊
  家乐福亚洲旗舰店14小时观察

  

  “超值让利,省更多。特价基础上再九折!” 4月19日,周末,北京家乐福中关村店开始了促销。米、面、油的大幅度促销最有诱惑力——这里每斤米的价格,比旁边的超市便宜了3~5角。

  

  在这种情况下,“抵制家乐福”的行动会有效吗?

  

  ★ 张蔚然 高铁军

  

  本刊记者/杨中旭 (发自北京)

  

  2008年4月19日,星期六,早8:00。处在漩涡中心的北京家乐福中关村广场店开始营业了。

  

  这是法国家乐福集团的“亚洲旗舰店”——它占据了全广场大约1/3的面积,硬件设施和服务品质都与欧洲店采用同一标准。它还有上万平方米的商铺区,诱人的20多个品牌店——诸如耐克、阿迪达斯等都在此落户。几乎每一个周末,你都会为如何在这里停车发愁;而商场的过道挤满了顾客,他们身上散发的CO2会把室内温度抬升。由于地处中关村,这里是年轻人的天下。

  

  但今天开张时,超市只迎来了20多位中老年人。这让超过3.2万平方米的店子格外冷清。排骨促销员透过扩音器向后勤操作间高喊:“拿一些排骨回去,卖不动!”宰杀鲜鱼的人也显得百无聊赖,用刀一遍遍刮着面前的砧板,“往常排队等我杀鱼的顾客得有十多个呢,今天一个没有。”寂寞同时在面包房、熟食区、冷冻食品区、杂货区和化妆品区的店员中蔓延,还包括店外的看车人——营业1小时后,只有27辆自行车停在超市南门入口处。

  

  但清冷不等于平静。9:15,两架直升机出现在家乐福上空。无法确认的飞机盘旋了半个多小时后才消失。此刻,家乐福超市北门入口处已聚集了几十个年轻人。公安人员同时出现了——大约60人,其中有不少于1/4的女警。众多记者也用像机对准了这个焦点。于是,那些年轻人打出的“抗议巴黎抵制奥运会”的条幅,以及警方温和的劝阻,都被记在镜头中。当然,家乐福的官方网无法记录这些东西——有消息说,在遭受黑客袭击之后,家乐福中国主动让官网处在“维护”状态下。

  

  抗议从10:00持续到13:00左右。其间,又有5名大学生身穿印有“振兴中华、反对分裂”字样的T恤衫,来到超市门口。其中一个女孩满脸通红,眼睛里噙着泪,非常激动,但什么也没说。

  

  为了防止更多人聚集在这个超市门口,有人不时往附近可供路人坐着休息的花坛边上喷水。同一天,在合肥的家乐福出现了类似的事情——一群大型泥头车停在门口,让想来此聚会的人们无从立足。

  

  4月19日,北京家乐福白石桥店、国展店、马连道店以及昆明、青岛等地,都相继发生了抗议活动。这迫使家乐福中国区媒体经理陈波,在当日就此事公开表态。“有关家乐福集团支持个别非法政治组织的传闻,完全是无中生有和没有任何依据的。”他说,“家乐福集团始终积极支持北京2008年奥运会。”这位危机公关者还强调:家乐福在华销售的产品中超过99%(中国商务部数据为95%——编者注)均为中国制造,在华雇用的4万多名员工中99%以上为中国本土员工。

  

  这一天,《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也多次拨打家乐福华东区公共事务总监于剑的手机,但传来的只有来回变换的流行歌曲乐铃。“身处是非漩涡,他轻易不肯接听陌生来电亦属正常。”他的一位朋友说。而一位知情者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透露:家乐福中国区内部已做出决定,不允许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因为那样只会越描越黑”。

  

  13:00,大量促销广告在家乐福中关村店里面陆续出现。有工作人员往屋顶上悬挂海,各个专柜边也增设了不少促销专区。海垂下来,红、黄两种主色充斥着整个卖场,放眼望去,前前后后密不透风。而在门前,抵制家乐福的红旗也在挥舞。

  

  “超值让利,省更多。特价基础上再九折!”“购买以下多种商品,第二件一律五折!”“3000万好礼,超值大放送……”众多促销工作人员站在过道边上,用高亢的声调推销着自己的商品。仅家电区一处20米的过道上,就集中了12位促销员。而米、面、油的大幅度降价似乎更有诱惑力——这里每斤米的价格比旁边的超市便宜了3~5角。两天前,国际米价首次升至每吨1000美元。

  

  促销起到了作用,购物者开始增加。几个小时后,盛放大米的一个超大米缸已经见底;一车一车的桶装油从库房运出来,摆放到低价区的展台上。

  

  一位20多岁的顾客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称:她知道众多网友正在号召抵制家乐福,本人还参加过一个抵制家乐福的QQ群,但不久就退出了。”她说,“要不是因为大幅让利,超市提示每人限购一箱水,还要多买两桶回家。”

  

  15:00以后,超市里年轻人多了起来。停在超市南门入口处的自行车,上升到了接近200辆;每过一分钟,会有至少40个年轻人进出超市。

  

  年轻人当中,来自北京某工科院校的一位大学生显得分外惹眼。他身穿黑色T恤,后背印了一朵祥云,旁边写着“奥运圣火祥云·神圣不容侵犯”,头上还包了一面国旗。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他本人是抵制家乐福的,这次是专程跑过来看看这里的顾客到底有多少,以考证他们在各大论坛、QQ、MSN群里的动员和宣传到底有多大效果。

  

  结果令他失望,尤其是经常上网、了解“内情”的年轻人。最后,他带着疑惑和些许愤怒离开了超市,表示得回去好好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五一’当天可能还会有这么多人来家乐福”。这不仅让人联想到网上一个热帖:“传法国政府会出2000万美元、家乐福集团出500万美元用做五一促销。法国电视台也会来现场拍摄疯狂购物的场面……”

  

  19日16:25,真有两位外国记者出现在国展家乐福超市。他们来自瑞典SVT电视台,拍摄了商场的人流镜头,整个过程持续了约40分钟。有位购物者面对镜头,从容地说:“我们对法国很友好,但是法国在奥运中表现出的态度,我们非常不满意。希望你们将中国的情况如实道。”

  

  接近疯狂的购物在中关村家乐福一直持续到22:00——临近打烊。此时,超市水果区的有些货架已经快空了。工作人员正把没有卖掉的水果搬回小拖车,一位运货者脸上洋溢着笑容:“今天不能要求太高。要说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但有现在这个销量已经很不错了,大概比平常周六降了不到两成。”

  

  夜幕中,人流渐散。偌大一个卖场,只有促销海还高高悬挂在屋顶,前前后后似乎变成了一堵堵墙。记者转遍了超市,也没有发现这样的购物车——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篇关于“逛家乐福的最新程序”的文章中提到,“推着最大的车,车里装满冰激凌、雪糕、速冻食品,一个小时后走到热的角落,车一扔走人!” ★

  

  (杜凤娇、刘洋硕、郗望对此文亦有贡献)

标签:家乐福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