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探询中国经济迷魂阵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探询中国经济迷魂阵

  

  江程浩

  

  二00八年九月九日

  

  
一、涨、涨、涨,中国什么都在涨!
以中国房价上涨为契机,从2005年开始,全国物价普遍出现大幅度上涨,到2007年钢材水泥等基本原材料价格都上涨了两倍以上。粮食、食用油、肉、蛋、奶、蔬菜等居民生活必须品价格也相应上涨了50%——100%不等。自2007年开始,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下的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也开始上涨。
中国股市在2005—2006年获得了两年多的利好成绩,不论是散户还是大户,都在股市上获得了丰厚的收入。于是更多的钱从银行提出来被投入到股市中去,这些重新进入股市的资金远远高于股市大涨之前的资金总额,使中国出现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银行存款大幅度下降现象。2006年底,全国各大城市的房价都普遍上涨了两倍以上。房价大幅度上涨和狂热的房地产开发进一步推高了经济增长速度,同时也加速了全国各类原材料价格上涨。这种全国性的物价大幅度上涨现象标志着中国经济的通货膨胀现象已经非常明显。
首先、在物价强劲拉高的形势下,GDP数字的增长中溶入了相当大的水分。道理非常简单,同样是一元钱的人民币,2005年物价上涨之前与2007年物价上涨之后显示的实物量已经大大下降了。经济增长只有10%多一点,但通货膨胀却达到了50%甚至更多。就是说,国家经济在这两年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
其次、反应到居民生活上同样如此,2005年同样的工资收入在2007年却只能买到一半的生活必须品。同时,这两三年内居民的工资收入增长绝对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也就是说,居民生活水平在这两年内实际上是下降的。
第三、物价的大幅度上涨,主要是基本产生和生活物资上涨对中国经济发展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多年没有出现过的煤、电、油、运同时出现全面紧张,给国民经济运行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就目前中国强大的生产和运输能力,煤、电、油、运还出现如此全国性的紧张,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粗燥的中国经济消耗之大令人震惊。
第四、股市楼市的超常规上涨同样溶入了相当大的水分,一旦股市和楼市回归正常,受损失的必然是金融部门和广大最普通人群。普通人群利益受损,会引发社会问题;国家金融机构受损,会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以上四点是探讨中国经济或者说调控经济的决策部门不能不加以认真考虑的问题。

  

  
二、通货膨胀的在哪里?
近年来中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超常规发展和如此强烈的物价上涨现象呢?当然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也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主要因素。
中国的物价全面上涨是从2005年开始的。正是在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与美元脱勾,改为一篮子货币挂勾,并即时升值2%。到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与美元的比价从一度升到了6.8:1的高位。上升了18%—20%。这种物价全面上涨与人民币对美元币值的上涨恰巧同步难道是偶然现象吗?肯定不是。可以从如下几点来分析。
第一、人民币的升值是经过中美两国多轮谈判和交涉过后定下来的,也就是说,美国政府和美国各大投机集团对这一情况了如指掌。在人民币升值之前,美国有众多的投机金融集团将大量美元资金投入中国,这些美元进入中国后按其各自的意向和对中国经济各部门的熟悉程度投入到中国的银行、楼市,股市等行业中去。据专家估计,这些资金数量高达数千亿美元。这些美元资金进入中国后兑换成人民币流入市场,造成中国金融市场人民币充斥,流动性大大增强这一现象。钱多了肯定会推动物价上涨,这是绝对的。
第二、美元游资在人民币升值之前大量进入中国,等到人民币升值开始,这些美元获得巨额利差就成为定局,人民币持续升值,这种利差就持续获得。这些利差都是中国人的血汗钱,这等于是用中国人的血汗养肥了美国的投机商人。与此同时,中国一万多亿的外汇存底70%都是美元,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过程中,数千亿美元财富化为乌有,这也是中国金融的一大损失。
第三、美元游资进入中国不仅获得利差,更重要的是这些美元资金进入中国股市后与中国庄家联手炒作,一方面搞乱了中国股市,另一方面也成为在中国股市获利的最大赢家。最终受损失的是中国广大散户。深度套牢的广大普通股民多年的积蓄被掠夺殆尽,这种情况确实令人触目惊心。
第四、中国楼市也在2005年开始大幅度上涨。在2005到2007这三年中,中国金融监管行业打击了众多的境外游资炒房集团。这说明境外游资热钱对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推动作用十分强大。但是受到打击的是少数,在得以中国境内兴风作浪的仍然占绝大多数。这些游资对中国金融政策运动趋势了如指掌,在第一时间进入中国,推高了中国房市以后很快获利而归。或者获利后仍蛰居于中国各大商业银行吃利。据京、津、沪、深等大城市的调查,中国已经成交的房地产存在大量空置现象,这种现象再明白不过的说明:后入市的中国房产业主购房待涨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旦房价回归正常,购房待涨者将遭受重大损失。2008年开始,深圳房产业主已经出现无法支付月供或者要求与开发商修购房改合同的现象。现在房价还没有降到实际价值,所以这些隐性损失尚未完全显现。
第五、近五年来,中国经济的投资拉动型增长因素十分强大。也就是说,在境外游资大举进入中国的同时,又有强大的内部投资进入流通领域,更增加了中国金融的流动性,人民币充斥现象更严重。这一方面可以造成经济超常规的增长,另一方面也是物价大幅度上涨和通货膨胀的直接诱因,同时也是造成中国煤、电、油、运等基本生产要素持续紧张的直接原因。

  

  
三、戏说拐点!
从2007年中下旬以来,中国政府和经济决策部门似乎发现了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所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经济运行的措施。其中包括了抽紧银根、调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门槛、人民币与美元比价逐渐回落。但这些政策的实施又对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造成 一些负面影响。境外热钱大举撤离,国内投资相应减少,资金流动性大为降低,股市一落千丈,房市也跟着一蹶不振。沿海许多中小企业因资金困难而经营艰难,停业率达到20%。
最有意思的是在国内经济学家们普遍预测中国房市出现拐点时,2007年7月11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徐滇庆表示:深圳房价肯定要涨,“如果2008年7月11日比2007年7月11日低一分钱,即用整版篇幅向深圳市民道歉。”到今年7月11日为止时间刚好过了一年,但令这位以经济专家型学者身份与广大网民打赌的徐滇庆没想到的是,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房价普遍下跌,其中深圳2008年5月新房成交均价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4%。5月的成交量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京、津、沪等大城市的房价和销售量两项指标都一路走低。其实作为经济学家的徐滇庆对中国经济问题并没有作过什么过硬的研究,所以才会出现这样低水平的失误。这一例子说明中国许多挂着经济专家招牌的所谓学者,都是些只会照搬欧美经济理论的酒囊饭袋,中国经济就是毁在他们手里了!

  

  
四、老理论新思想
中国经济目前这种态势是不得以而为之。但究竟要怎样才能使中国经济达到平衡、快速、高质、高效的状态呢?这就要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的现状和结构,同时又要研究象中国这样的国家其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总目标。
传统的经济学产业分类法是,农业和采矿业为第一产业;工业制造业为第二产业;运输业、金融业通讯业和其他社会服务行业都归为第三产业。这种划分方法其实已经过时了,不能全面地反应国家经济结构的真实面貌。而且各次产业的比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差别。这样的分类方法对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经济结构,研究和规划经济发展都存在很多问题。
本人觉得应该把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从第三产业中划分出来单独成立一个产业,而将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其他服务行业归为第四产业。因为交通运输和通讯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成为一个十分庞大而又重要的产业部门。创造的社会财富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了农业和采矿业。如果硬要按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也可以把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归为一类,称为物资产生部门。就是说,第一产业是物资生产部门,第二产业是交通、通讯运输部门,第三产业是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所有社会服务、文化娱乐、宾馆餐饮等部门。
就中国的现状来说,物资生产部门已经十分强大,交通、通讯和运输部门经过解放后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近三十年的建设,也已经比较全面系统,实力也已经十分强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最关键的是中国的包括金融业在内的社会服务部门——即第三产业还十分弱小,但第三产业又是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十分重要的行业。过去几十年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忽略了这个方面 建设;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来又特别关注国家实力的提高,也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建设。所以中国经济结构最弱的方面就是社会服务业——即不包括交通、通讯和运输业在内的第三产业。
从目前中国实物物资财富的生产情况来看,已经极大的得到满足,并且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需要。中国连续十多年来巨额的对外出口就是例证。随着生产技术和产生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这种满足的程度还会进一步增加,就是说实物物资生产领域创造的社会财富,可以满足整个社会消费的能力已经越来越高。全社会从事实物物资生产的人数会越来越少。通过第三产业对实物物资财富进行再分配的行业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这些服务行业就会产生许多新的经营者和新的工作岗位,从而也可以为国家增加大量新的税收。这样以来,一方面对较少的人创造的实物物资财富进行了合理的再分配,这种再分配的过程为全社会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又为国家增加了很多新的税收。这就是一个发达健全的经济体系正常的结构形式。在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中,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可以增加很多就业岗位,增加很多税收,还不会占用宝贵的国家资源,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第三产业的崛起只会极大地优化国家经济结构,

  

  
五、中国经济困局的症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中国在经济领域里出现了两大失误。
第一、中国是一个大国,有13亿人口,中国经济的自我保障能力已经非常强大,对世界经济的依赖程度应该是相对较低的,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非常之大,就是说,世界应该想办法适应中国,而不是中国去适应世界。说得更直接一点,中国不必因为美国或欧洲的要求来改变自己实行了多年的金融政策,错误地提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更错误的是,中国“汇改”这种重大国家经济政策出台竟然是完全公开和透明的。而且几乎是按人家设定的时间和规律来变化的。这就好比面对险恶的国际经济环境,把毫无防备的胸膛坦露给他人。
第二、过去十多年来中国过度依赖出口、过分重视实物物资生产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存在错误的一面。过度依赖出口,过分重视实物物资的生产,肯定会忽视服务业的发展。造成中国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强劲高效的物资生产部门生产的大量实物物资财富拥挤在国内而不能实现其价值,必然要在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出路,导致国内行业之间恶性竞争,收益大幅度降低。工人工资收入长期处于极低水平。同时也导致了大量贸易纠纷。国内第三产业没有提供新的就业岗位,这是中国经济内需长期乏力的最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用本国有限的资源为全世界提供低值产品,并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这也是中国陷入经济高速发展与环境迅速恶化窘迫境地的最直接原因。

  

  
六、胡说一、二、三、四!
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症结,找出应对措施就简单了。主要有四条。
一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人为炒作的成分很大,价位虚高,水分很重。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力挤压,将水分挤出,还中国一个正常干净的房地产市场。现在实行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必须实行下去。现在国内有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挽救房市出台政策进行所谓“托市”必须制止。
二是必须将境外游资全部挤出中国,将市面上多余的人民币收回银行,降低资金的流动性,还中国一个干净的金融市场,还中国社会一个正常的物价水平。中国的外汇管理在资本项目上绝对不能放开。
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降低实物物资生产数量,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降低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通过增加第三产业的实力来扩大因降低出口减少了的国家税收。大大限制使用国内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点生存条件。
四是切实确定一个合适的经济发展速度。中国有句古语叫“欲速则不达”。经济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在一定的速度和合适的结构状态下才是最优的。现阶段是进行产业调整的最好时机,抓住机遇,切实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控制发展速度,把中国经济真正引导上科学发展,又好又快的轨道上去!

标签:中国   经济   美元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