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限购令”背后考量地方政府的生存方式

2025-02-25 文摘 评论 阅读
  

   房价据高不下,关系的已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住” 是民生的一部分,高房价让百姓望房兴叹。楼市调控实质就是要降房价,这实质上就是中央政府的调控目的。但中央政策能否奏效,还得看地方政府如何落实,因为这触及到了地方政府的核心利益。是要政治还是要经济,是要民生还是民利,也反映了地方政府的执政目的和为政理念。
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都是相互的利益攸关方,限购令背后考量着地方政府的生存方式和财政底气。在房价高凯上涨的城市中,无论是一线还是二线城市,率先提出限购令的城市大多是富可敌国的经济发达城市,为何还有许多城市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或者是羞羞答答出台不痛不养的政策来装装门面,象征性地安抚一下百姓。如果一个地方政府的财政是靠卖地皮来支撑的,它当然不希望房价降下来,更不会轻易出台什么限购令。目前,地方政府的负债额高达七点二万亿,按中国的人均收入算,相当于全国十三亿人不吃不喝一个季度的收入。可是当今中国的绝大多数的财富掌握在贪婪的富人手中,他们是不可能来承担这么多债务的,而是要穷人用劳动去创造出来的。让百姓来承担债务的办法就是货币贬值,让百姓节衣缩食来承担通货膨胀。虽然人民币的汇率在升值,这实际上在国际货币战争中,把中国百姓的血汗喂养了更加贪婪的帝国资本家。而在国内市场,事实上是物价在大幅上涨,特别是与百姓生活相关的农副产品的大幅涨价,这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货币的实际贬值,也意味着房价不会跌。
说房价不会跌,并不是要为地产商做拖,其实我很想唱衰中国的房地产,如果地产商死光了,也许对于穷人来讲会住更好更便宜的房子,因为我们过去住的房子都不是开发商造的。当国际经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政府救楼市,当地产商活过来的时候却更加变本加厉的大涨房价。看过“东郭先生和狼”吗?地产商们不是来为人民服务的,而是贪得无厌来抢钱的。限购令的目的是保障百姓最基本的获得购买住房的权利,防止房产炒作、房价虚高。如果地方政府靠卖土地与开发商的关系密切,是不可能出台限购令的,如果地方政府不是执政为民也是不会真心实意出台限购令的。肯定有人会说,没了房地产,经济怎么发展?是!这实质就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问题。建房是为满足消费需求,并不是扩大社会再生产,这就涉及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方式的区别,站在不同的发展道路看,对楼市的判断是不一样。楼市怪像的背后,是如征地、拆迁、资源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在这样一种生产方式中的具体体现。

标签:地方政府   房价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