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谁动了A先生的税单》——介绍南都周刊一篇典型的洗脑文章

2025-02-25 文摘 评论 阅读
  

  介绍南方系的一篇典型洗脑文章,题目是《谁动了A先生的税单》,开头是这样的:

  

  A先生可能是我,可能是你,也可能是任何人,他是中国最普通的一个三口之家中的丈夫和父亲。

  

  这篇文章里提到:

  

  A先生现在所住的房子是在2008年购入,这是他的第二套房。当时的成交价格为140万....

  

  他目前的税前月薪为元,扣除社会基本保险后,税单显示他每月的纳税额为2337.64元....

  

  Apple使用的Chanel女士香水100ml Chanel CoCo的市场售价为1480元。Apple并不了解,这个价格中实际上包含了17%的增值税251.6元,30%的消费税444元。。。。

  

  然后便是用诸如此类的例子来论证,中国收的税太高了,不合理神马神马的。

  

  再接着,便是祭出普世派一贯伎俩,说在民主自由的美国,纳税人就等同于公民,你们收了这么多税,就是不与国际接轨,言下之意,时间长了要自取灭亡云云。

  

  事情真是这样么?

  

  必须指出这篇洗脑文高明的地方,他们表面上说,“A先生是中国最普通的一个三口之家中的丈夫和父亲”,但实际上,这位月薪元、买得起140万元的第二套住房、用Ipad和香奈儿香水的A先生,根本代表不了中国13亿人,顶多代表了中国金字塔上千分之一的人。

  

  所以,虽然我也同意中国需要减税,但是对于这千分之一的人,收的税是远远不够的。

  

  第一,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对奢侈品都是征高税的。

  

  第二,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对于第二套住房都是要征高税的,因为住房是基本需求,关系社会公平。甚至在韩国,一个家庭拥有第二套住房是违法的。

  

  第三,全世界的发达国家,税收的主体都是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而不是消费税这样的流转税。因为,个人所得税主要由富人承担,而流转税(比如消费税)富人和穷人都要承担。

  

  当前中国,真正需要被减税的,是那些最普通的民工、工人、农民,他们才是最普通的一个三口之家中的丈夫和父亲,因为现在中国主要税种还是对生产环节征收的增值税,而这等于从他们的劳动所得中拿走了一部分。

  

  那么,对穷人减税的损失由谁来弥补?正是要加大对富人收税的比重,这才能够实现收入分配调节的功能。

  

  所以,那些玩得起第二套住房、用得起Channel香水的人,恰恰不是减税的对象,而是加税的对象。因此,他们才会疯狂地抵制物业税、房产税、奢侈品消费税、以及个人所得税等,对他们不利的税种。

  

  一言以蔽之,这篇题为《谁动了我们的税单》的文章,根本就代表不了“我们”,而是一篇打着“为穷人说话”的旗号,实质上为少数人维护既得利益的檄文。

  

  他们的狡猾之处就在于,把不同收入、不同阶层、不同利益诉求的“纳税人”混为一谈,再加上把“纳税人”这个概念神圣化,从而窃取了道德制高点,继而大肆贩卖私活。如果他们的想法实现了,中国的收入差距调节,恐怕会更加遥遥无期。

  

  阶级分析少不得啊~

  

  这篇文章的网址是:

  

  

  ps 再加一段更脑残的:

  

  安又琪(北京)歌手

  

  为准备新歌《对味》的宣传,安又琪前段时间光买化妆品就花了2万多元。她不想知道国家到底从这些瓶瓶罐罐里收走了多少钱,只想问一个问题,“这是每个女人脸上都要涂的东西,凭什么你说是奢侈品就是奢侈品,你说收多少税,就收多少税?”

  

  原来中国已经发展到每个女人可以涂得起2万元化妆品的地步了,给力!

  

  2010年中国人均年收入尚且不到2万元,农村刚刚1万元。

  

  “每个女人都要涂的东西”...

标签:中国   第二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