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70年代一桌农家饭吃了3000元你信吗?--破除数字迷信之一

2025-02-25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题记——时代在变,物价在变,观念在变。农民的身价变化远远跟不上脚鱼的身价变化。能够把价格与价值区别开来的人,才能活得明白,才能宠辱不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12月11日 临近中午时分,我在省交警大楼办完事情,走出大院时,见有十多个人在门口看热闹。凑近一看,原来大家正围着一位农民模样的人手里的一只大脚鱼(俗称王八)叽叽喳喳。  

  

  “这脚鱼是我昨天夜里从河里捉到的,有十五六斤重,野生的才有这么大哩,我要160元一斤。”这位农民主动向大家介绍脚鱼的来历和要价。  

  

  “这脚鱼要值两千多块钱哩,谁买得起呀?!”一位看客为农民操着心:“你拿回去自己吃算了吧!”   

  

  农民显然不同意他的说法,心里急了起来:“就是嘛,值两千多块钱,我哪舍得自己吃呀?”  

  

  是的,这年头,脚鱼是一种奢侈品,只有有钱有地位的人在高级宴席上才能吃到,一个农民哪有资格吃呢?可转念一想,又感到这逻辑多少有些别扭:一个农民怎么就连吃脚鱼的资格都没有了呢?以前的农民不是经常吃这玩艺儿吗?  

  

  “小时候我们经常吃这东西(脚鱼)!”这是我的一位同事在一次“脚鱼宴”上说过的话。为这话,我这位同事当时还被同桌的其他“城里人”狠狠地嘲弄了一番。只有我这从农村来的人才知道他说的并非虚言。  

  

  我的老家位于湖南西北部的丘陵山区。三十年前,那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山间的野山菌和水里的鱼虾滋养了我的童年,留给我太多的美好记忆。  

  

  俗话说,大人望栽田,小孩子望过年。同所有的农村孩子一样,一年“三大节”自然是值得期待的日子。因为这些节日不仅意味着相应的传统美食,还有丰盛的菜肴。  

  

  1975年,我12岁。在我童年的记忆中,那年端午节的印象特别而深刻。  

  

  就在我为这个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我们家究竟还会弄点什么好吃的而焦急时,端午节的先天傍晚,父亲喜滋滋地不知从哪里带回来了四只脚鱼,用秤一称,嘿,大大小小总共有14斤。  

  

  “明天过节就不买肉了!”父亲语气坚定,一言九鼎:“还有三只腊斑鸠,鸡也不要杀了!”  

  

  听了父亲的决定,我就象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失落到了极点。这天晚上我几乎一夜没合眼。因为我最担心明天去学校不知道怎样跟小伙伴们交待。  

  

  按当时的观念,猪肉是农村任何节日或待客宴席都不可或缺的东西。这不仅因为猪肉是宴席的灵魂,而且还因为猪肉是要花钱买的。而脚鱼、斑鸠、溪沟里的小鱼小虾,还有山里的野味之类,因为不是用钱买来的,无论多么美味,统统被称为“邪货”,是上不了席面的。况且,我们家年前虽然杀了一头大年猪,可由于家里人多,正月一过几乎都吃光了,直到这个端午节,几个月里都没吃上几次猪肉了,这个季节能吃上猪肉几乎是农村孩子的同一个梦想。“难道就这样过端午?”我很不甘心,于是,极力思忖着怎样才能让明天的饭桌上有点“面子”。  

  

  好在还有一丝希望。因为,就在这天下午,我在放学回家路过村里的小水库时,发现水库中央有一条不小的鱼在缓缓游动,明显有点体力不支。凭我的机灵,我断定这条鱼是从上游不到一公里处的另一个大水库的溢洪道被大水流冲下来摔伤的。因为前不久,这里刚刚暴发过山洪。凭我的记忆,每当山洪暴发,水库里满出的水便会从离坝底40米高的溢洪口府冲而下,这时常常会有鱼被水带出溢洪口并被重重地摔死或摔伤。这样的情况一年要发生好几次。看到小水库中央可怜巴巴的鱼,我不禁怦然心动,但又不敢下水去捉,怕只怕捉不住它而白费了力气。于是便投掷小石子以试探鱼的活力。当我一个石子出手,鱼便立即逃走了。我想,等到明天,这鱼或许就完全没有力气了。  

  

  在父亲做出不买猪肉的决定性后,晚上我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想着明天的饭菜和鱼儿筋疲力尽的情形,不知不觉天亮了。于是,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直奔小水库而去。一到小水库,朝水库中央一望,果然发现鱼不动了,而且还微微露出一些肚白。这时我再也没有别的想法,只是一门心思地想把鱼弄上岸来。我三下五除二地脱下衣裤,信心十足地向水库中央游去。当我接近鱼时,几乎惊呆了:这鱼比我在岸上看到的要大很多。我一阵窃喜过后,很快感到体力不支。放弃它,还是捉住它?经过短暂地思想斗争,我决定还是把它带上岸去。于是我用仰泳的姿势托着这条鱼游游停停地向岸边移动,其间尽管多次沧水,但与岸边越来越近的距离让我不忍放弃……我似游非游,天昏地暗中,只觉一双大手把我连人带鱼一起捞上岸来。原来,这一切被一大早从水库边路过的老师看在眼里,上岸后自然是遭到了老师的一顿臭骂。于是,这个端午节才让我有了如此深刻而特别的印象。  

  

  老师走后,我稍事休息,便托着鱼回家了。回到家里,我没敢说出在水库捞鱼的经过,只说这鱼是在水库岸边捡到的。由此,这条12斤重的大草鱼便为我家这个端午的早餐增加了更多的节日气氛。  

  

  不过吃饭时,我还是跟父亲赌着气,这顿饭自始至终我只吃自己弄回来的鱼,而没吃一口父亲弄的脚鱼和斑鸠。现在想想自己真“傻”——那些脚鱼和斑鸠,以现在的价格来论,要值两三千块钱,而且还难得吃上呢!  

  

  时代不同了,一切都在变。珍稀资源越来越少,价格也越来越高,以后农民恐怕再也吃不上脚鱼了。因为从某个年代开始,农民的身价变化没能跟上脚鱼的身价变化,而被脚鱼远远地甩在后面了。这个时代真是“贱了农民,贵了王八”啊!  

  

标签:水库   农民   因为   端午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