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为何一路碰钉子?

2025-02-25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中铝收购力拓股权或者说合作告吹了,必和必拓和力拓结盟了,使得中国的介入更加困难,很多中国人都在责怪陆克文出尔反尔。力拓解除和中国的协议怪谁呢?虽然陆克文和澳大利亚国库部长都解释为商业行为,但是这是政治行为是无疑的。但是,中铝的高层的操作方式才是失败的主因,因为它们的手法类似于财大气粗的“捡破烂儿”方式,没有甚重考虑澳大利亚的顾忌,也没有拿出像样的方式让澳大利亚人接受。首先,这是一个大规模的合作,会对澳大利亚矿业和中国金属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应当极为慎重。其次,取得相互信任是合作的基础,意识形态不同,应当首先消除对方的戒心。

  

   中铝直接归国资委管辖,对西方企业和政府来说,戒心很高,它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政治因素而把经济因素放在第二位。为什么中铝不用其旗下的子公司中国铝业公司来操作呢?难道非要大张旗鼓地搞面子工程而把战略利益放在第二位?再者,“开盘突袭”方式打草惊蛇,是多么的被动?在2008年2月,伦敦交易所刚开盘,中铝即大手笔买入力拓9%的股份,让全澳大利亚为之关注并热议,结果戒心的民调变成了主流,为何如此冒失?难道不能慢慢买入?非要拉响敌意的警才过瘾?不懂外国文化,自以为是;下河没探明水的深浅,刚愎自用,好大喜功,这难道是我中华文化的传承?

  

   正在看笑话的日本人做梦都想收购力拓或必和必拓,也有这个能力,为何我们总把自己搞的如此被动?铁矿石价格又被日本人操弄,中国是最大的买家,却毫无办法,只得靠大买家的怒气来回应?为什么这样?从澳大利亚人的角度来讲,肯定喜欢高价卖铁矿石,人家不会考虑中国的利益,日本人给出的降价幅度低于中国的幅度,日本人的价格是早就算计好的,就是要和中国钢铁企业形成对耗之势,拖垮技术落后产业升级较慢的中国钢铁企业,中国难道不该准备的比日本人更加充分?日本人的矿石是100%的进口,对资源下的心思要比中国多得多,难道我们不能制定一个先发制人的策略出来?中国高端钢铁和特殊钢铁业的水平亟需提高,浪费严重,管理水平堪忧,这是不争的事实。更何况,钢铁厂的“盗窃”现象屡禁不止,外部人员买通保安外盗铁锭然后再卖给本企业的把戏多年轮回,中国钢铁企业,练好内功才是根本!

  

   中铝还算不上捡破烂,联想高歌猛进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才算是捡了个真正的破烂儿,蛇吞象的快感在一季度亏损90多亿美元后消失了,金融危机是个好的替罪羊,联想在国际化的进程上铩羽而归,跨国企业的招牌在金融危机面前黯淡了许多,联想,这个忘了本的高科技行业里的非高科技企业,似乎正在迷茫中涅磐,民族企业定位才是联想的免死牌。6月2日,拥有2000亿美元主权基金的中投公司宣布要斥资12.2亿美元收购摩根士丹利的股票,怪哉!如果看好摩根士丹利,为何要在27.44美元的股价时购买?以前一路低于15美元时却为何不买?这是玩儿的什么战略?实在让人看不懂。在2007年,中投在摩根士丹利最高股价时买入了56亿美元股票,亏的一塌糊涂,血本无归。国家的钱就是人民的血汗钱,难道中投只看重摩根士丹利?甚至有人放风要投资法国等国的奢侈品厂商股票,难道这就是我们的投资家的战略眼光?似乎,中国人,在走向和融入世界的时候更需要的是反思自己,放低自己,戒骄戒躁,冷静分析…

  

   名不见经传的四川腾中重工要收购悍马,打响了一个大山炮,在一阵短期的兴奋过后,国人冷静一想,这不是替美国减复而自己捡破烂儿吗!又是个蛇吞象的手笔,悍马是油耗子,它的败落不是今天才发生的,这是‘大块头’般霸权和毒品般享受的美国文化的败落的成分之一,和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背道而驰,腾中重工也不是汽车企业,根本不具备改良发动机的技术,再说美国也不卖军用车技术,腾中重工的幕后老板李炎的神秘程度太高,这个巨大的烟幕弹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呢?引发了很多人的好奇心,无论是资本运作还是走向世界,祝福这个收购计划吧,但愿别像中国男足一般。

  

   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并购之路不成功到底缺什么?一是战略,二是文化,三是战术。央企的钱是国家的,国家缺什么?如果是别国也亟需和注意的资源和能源,那就要考虑和竞争对手的较量或合作。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被并购国企业和政府最大的戒心,缓图之,抽丝剥茧,沉住气,有耐心,才是可取之道。不懂别人的文化,就不能和别人真正合作,这一点上,日本人往往能占得先机,我们为什么不能?比如澳大利亚,在意识形态领域属于西方阵营,而经济却依赖亚洲,简直是灵与肉的扭曲状态,西方阵营只拿它当个没娘的孩子,美国等国敲澳大利亚的竹杠是有历史传统的。我们该如何变不利为有利?办法总比困难多,欲擒故纵也是方式之一。战术上绝对不能打草惊蛇,把野心自动完全显示出来,程序合理,细化步骤,随机应变,这都是海外并购的必须原则。其实,中国的经济需要转型,转型为不过度依赖出口的“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模式,这就需要建立起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完成,养老、医疗、教育这新三座大山,才最应该是2万亿外汇的真正用处。别国先进和珍惜的东西是不会轻易卖给中国的,我们应该尽快淡化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才是中国大国之路的发动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