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国学:孔子的价值岂容抹杀【修正版】
大道国学者夏商先生曰:所谓有无相生,福祸相依,就是说物质与精神、积极与消极、好事与坏事等等,都是一个相互转换的对立统一关系。我们看待“至圣先师”孔子,也应当有这么一个客观而全面的眼光。远的不说,就是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跨越,也是站在孔子的肩上走过来的。包括著名的“五四运动”同样会跟孔子纠结在一起,便是这个原因。
【1】孔老夫子的归去来兮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在北京爆发的。而2011年春发生于北京天安门地区的“孔子搬家”与“百日立像”文化事件,又再次把孔子推到了时代的风头浪尖。当此之时,中国社会正处于“黄赌毒黑腐假”沉滓泛起的“道德滑坡”境地。因而此时此际,孔老夫子的悄然归去来兮,似乎也是并非偶然的“赶场”。中国需要孔子,中国注定无法摆脱孔子的身影,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都得承认这个基本的文化国情和特色。
即使是孔子像“暂安放”后,“回避”到国博馆的雕塑园里去了。但因为“孔子学院”的满世界开花,这种“周游列国”的“出口转内销”传播效应,中国人无论如何还是“回避”不开的。而既然孔子的历史使命还依然在继续,我们对孔子的价值也就必须继续进行挖掘和探讨。
【2】中国文化传承的断裂与异变
网闻博小社员此前所发《华夏寻根华州行》和《华夏寻根启示录》及《“孔子搬家”拆迁成本有多大?》等《日出西边/风动中国》系列文章,曾经对中华文化的万年发展脉络,进行过系统梳理和考证。最后惊异地发现,中华文化的万年传承,在最近的两千年间发生了一次巨大的断裂和异变。具体来讲,就是在汉武帝在位时期,以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崩”和次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转折点,“孔子之说”的儒家文化即开始篡专了中国文化的正统。而在此之前,从“老子之说”上溯到“黄帝之说”,以至追根溯源到“伏羲之卦”和“华胥古国”,绵延数千年间中国的文化本源主脉,始终是易理大道之学。所谓的中国文化道统,便是源于此“道”。然自“大道之学”被“罢黜”后,便是“独尊儒术”的时代了。
自此,尊卑贵贱等级礼教的“儒术”,就一直被“独尊”了两千多年。而当年“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的孔子,即被步步推上了“大成至圣先师”的神坛,直至“五四运动”的“打倒孔家店”,乃至2011年之春“百日立像”的“暂安放”。可见,中国最近两千年的历史,就是孔子如影随行的历史,也是孔子伴着中国人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历史。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不了解孔子,不认识孔子的价值,就谈不上了解中国的昨天,也就无法预知和把握中国的未来。
【3】尊孔与反孔折射着中国历史的盛衰
可以说,孔子的出现,或者是孔子文化现象的出现,就是中国千年历史兴衰的缩影。这里,我们不妨进行一下简要的回顾。
所谓历史兴衰,换个角度看就是社会进步力量与复辟倒退力量的消长拉锯。在距今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作为一名贵族文化精英的杰出代表,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当时,奴隶制的周王朝已经“礼崩乐坏”,天下志士贤达纷纷而起指点江山,此所谓春秋诸子“百家争鸣”。若用改革派和保守派来划分,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应是最具代表性的保守派,其所倡导回归周朝尊卑贵贱等级旧体制的“克己复礼”,就是孔子搞“复辟”的政治主张。而其他的法墨兵阴阳纵横诸家,一般都比较倾向于改革创新。特别是法家,应属于比较激进的改革派。秦国的“商鞅变法”,就是促使秦国实现“大国崛起”并进而一统天下的著名改革。因而所谓的儒法争斗与冲突,在秦国就一直表现得很激烈。所谓“孔子周游不入秦”,乃秦人固厌儒也。
可见,孔子及其儒家文化,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复辟保守的胎记。而秦人的改革创新乃至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新体制,不仅一直受到儒家的文化抵制,而且始终面临着昔日六国贵族复辟势力的伺机反扑。因此,后来儒家弟子们“罢黜百家”的文化改制成功,也是有多方面保守力量聚合的结果。而这种文化保守基因的注入,也便给中国社会此后屡盛屡衰埋下了祸根。大汉盛世的衰落,即源于此。大唐盛世的辉煌不再,亦源于此。大宋之败于辽金直至亡于蒙元,大明之亡于满清及大清之屡屡败辱于西方资本列强,亦皆非因外患之强,而俱为中国先自败于儒之祸也。
【4】“五四运动”的反孔新文化催生了中国共产党
遂至“辛亥革命”乃至“五四运动”,中国人才终于找到了儒家文化这个千年祸根。于是,才爆发了“打倒孔家店”的怒吼!
盖观儒家文化的保守与腐朽,其一曰尊卑贵贱的等级制与奴役性,其二曰皇权“家天下”的私有制与垄断性,其三曰“劳心者治人”的贵族性与寄生性,其四曰“学而优则仕”的文化自私性与官僚特权性,其五曰“人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欺骗性与迷信性。这几大文化劣根性,恰好是给外强奴役中国人提供了有效的文化魔咒和捆绑绳索。君君臣臣尊卑贵贱的等级制与资本丛林弱肉强食的等级制,皇权“家天下”的私有制与资本市场化的私有制,“孔子之说”的虚伪性与“普世价值”的虚伪性,皆有着中西合璧的越洋共通。因而,不打破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就不会有真正的平等和民主。不打破“富贵在天”的迷信,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理性和科学。故此,“五四运动”即举起了爱国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并喊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同时,再加上《共产党宣言》提出的“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便催生出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5】回归理想信仰完成社会道德的恢复重建
所以,从一定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本身就是中国文化海纳百川的革新成果。包括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从中国文化上讲就是以“反孔”起家的。由此上溯至孔子“周游列国”的春秋时代,可以说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文化价值,便是做反面教材的警示与启发价值。
今天,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并在市场化私有化主流文化精英们制造的“道德滑坡”危机时刻,我们盘点孔子的文化价值,也是为了重温中国共产党人当年的奋斗信仰与理想,并在理想信仰的精神支撑下,全民同心群策群力完成中国社会道德的恢复重建。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