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怎一个怕字了得——观中国处理钓鱼岛事件

2025-02-25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中国在对外交往时经常喜欢提到的两个词是:老朋友、友谊。这是对友好国家或者长期建立所谓“战略伙伴”关系国家的说法。当遇到国际突发事件或者不友好国家挑衅时,中国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希望各方保持冷静,不要扩大事态,不要恶化情形,很喜欢息人息事。应当考虑到,在何种情况下才能采取息人息事的方针,面对着国家领土和领海主权被侵犯这一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还需要采取这种方针吗?正是因为中国对于领海和领土长期采用模糊政策,才导致周边国家如日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对中国领海、岛屿、领土的试探性侵犯转变为实际占领,时间一长,我们国家自己的东西变成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东西。长期软弱退让和韬光养晦,使中国外交部变成了软骨部。国外已经看透了中国的底线,这就是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诉诸武力,哪怕是自己的资源、海疆、土地被别人抢走,周边国家自然要看不起你,当然要得寸进尺。    

  每当中国与国外发生争端时,中国只有一个字:怕!  

  

  比如前两天发生在钓鱼岛海域的事情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中国渔船在自己海域捕鱼,但却被日本执法船盯上,不仅撞坏中国船只,而且还居然胆大包天,窜到中国渔船上把船老大带走,声称要罚款、判刑云云。要知道中国渔船无论在世界各大洋公海哪里航行,都代表中国领土,未经允许,任何外国人都不能随意登船,否则就是侵犯中国领土,况且钓鱼岛附近海域,中国从来就没有承认是日本领海。日本人之所以这样做,应该非常清楚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但是日本人明知如此却偏要去做,这就是极其不正常的情况了。中国不能简单的看待这一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日本人敢于登船扣押中国船长,应当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已经预料到中国可能的各种反应,应当事先制定有各种相应预案。事件发生以后,中国的反应也是逐步升级,由中国驻日本使节出面交涉到外交部发言人的讲话,再到外交部长亲自提出无条件放人的要求,日本人仍然不为所动,我感到事件越发蹊跷。  

  

  难道是日本人准备就钓鱼岛问题与中国摊牌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不得不说:中国的准备是不充分的。  

  

  我估计中国在近10年内也没有做好与周边国家战争的准备,中国所能做到的无非是通过外交活动促使日本尽快放人,哪怕是多花点钱;或者做出什么表态(当然双方不会公开),比如答应日本要求,今后不再派船只到钓鱼岛附近海域活动等等承诺。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就彻底输了。输在哪里?输在因害怕事端扩大、不敢以军事力量作为后盾争得国家利益。由于对日本的让步很有可能造成多米诺骨牌现象,导致周边国家对于中国黄海、东海、南海等海洋权益的侵犯愈演愈烈,中国的战略空间也会越压越小。这就是害怕的后果!  

  

  我一直在思考:中国外交为何如此软弱?除了韬光养晦,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原因造成中国现在的这种被动局面。中国有句俗语:无私才能无畏。之所以对外害怕,会不会是国内某些人员私自当头、怕在其后呢?一是害怕自己在国外的私利被外国人揭露;二是害怕国内不稳,害怕打仗造成国内连锁反应;三是害怕处理不好外交事件而导致自己头顶上的乌纱帽不保。如果有关当事人有种种私利,如何能够处理好外交争端呢?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能总是怕字当头,要不然如何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混呢?领海和领土争端时小国家都不害怕,你这个堂堂的、有核武器的大国又有啥好害怕的?说到所谓顾全中日友好大局,如果日本人都不顾大局了,那你还有啥好顾的。日本人登船抓人而且至今死不认错的做法难道是顾全中日友好大局吗?明明是日本人无礼,难道还要中国人给他道歉吗?中日友好应当两厢情愿才行,剃头挑子一头热算是哪门子事?  

  

  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对于日本人的挑衅都是憋了一肚子气,让我们看看中国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制约日本,看看事情的结局究竟会怎样?  

  

  说句心里话,就从过去银河号事件、海南撞机事件、住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的处理来看,我并不乐观!为什么这末说?因为中国派出去的海监船还没到钓鱼岛,半道又回来了;因为中国要顾全所谓大局。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因为中国害怕!  

标签:中国   害怕   日本人   日本   事件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