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是民主,自由,还是战争罪犯-
台北地检鼠:是民主,自由,还是战争罪犯送交者:台北地检鼠2010年12月23日11:59:57于[军事天地] 咱们先回顾一下过去一段时间里朝鲜半岛到底发生了些啥。
11月23日,韩国在延坪岛实弹演习,朝鲜炮击韩国军事及民用设施,并造成人员伤亡。李明博紧急下令“控制事态发展”。第一轮比赛以韩国率先眨眼睛告终;
12月16日,韩国宣布将在18日至21日期间某一天在延坪岛一带举行实弹射击训练。朝鲜表示:你敢射击我就打你。中国和俄国出面劝韩国,描述为“朝鲜半岛局势千钧一发”,希望韩国放弃实弹射击,韩国不听。联合国19日召开紧急闭门会,中美观点不一致,未能取得有用的结果。
12月20日,韩国正式开始延坪岛实弹射击。朝鲜不发一言,似乎在第二轮比赛中率先眨眼睛。但是谁也不敢肯定,结果是否如此。大家都知道,韩国实弹射击期间,军备等级提到最高,把人疏散到防空洞,同时军舰、飞机全部到位。如果我是朝鲜,也不会傻到对手全力戒备的时候动手。但是呢,明天会不会?谁都不知道。
朝鲜半岛的事情从来都不是朝韩之间的事情,为啥他早不紧张晚不紧张,偏偏选中美战略对峙的时候突然快速升温到“千钧一发”?为啥他早不紧张晚不紧张,偏偏选朝鲜准备启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关口快速升温到“千钧一发”?事情的原委现在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俺不在现场,睁不明白那细节。但是俺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准备老老实实启动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国家,是没有兴趣去玩“千钧一发”游戏的。只有那些陷入战略困境,希望翻盘的赌徒,才会选择走钢丝。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当前的国际战略处境都和困字不沾边。可以对号入座的恰恰是日暮西沉的美国,俺这么说美国估计很多人要反对,美国不是好端端的吗?这个得从美国全球安全框架开始讲,全球一共两大基点,亚洲是韩国和日本,中东是以色列。现在以色列日子很难过,除了美国大家隔三差五就拿他来说事儿,一会儿是核问题,一会儿是巴以通道问题,欧盟甚至放风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建国。韩国和日本则高举“政经分离”的大旗,一方面密切与中国的经济往来,一方面跟着美国人折腾。至于美元的地位,经过两次量化宽松后就更是尴尬。首尔G20会议开成19+1的批斗会,人民币议题被丢到一边,令多少人大跌眼镜。
谁都不敢说未来局势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站在现在的时点上,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这一次是真的可能打起来。 谁想好好过日子,谁想折腾,一目了然。有人要问,好端端的日子放着不过,干啥要折腾?天天走钢丝,锻炼神经么?俺很认同一种观点:走钢丝本身就是测试,测试结果是有示范意义的,亚洲这么多国家都拿眼睛瞄着呢。11月23日,韩国跑到延坪岛朝着北朝鲜打炮,北朝鲜直接回击岛上军事目标,韩国没敢接茬儿,立马熄火。没吃着鸡,蹭了一鼻子鸡毛,本指望拿个加分项的,反到成了减分项。经过近一个月酝酿,相信某些超级大国在背后使了不少力,相信某地区大国在背后煽风点火也使了不少力。12月21日,韩国二度延坪岛实弹演习,在中俄的协调下,北朝鲜忍,没吭声。顺利拿到加分项,只不过经过上次减分,总得分为零。不成想,人家看你有服软迹象,立马开始活络起来:我是不是可以更进一步呢?于是,“史上最大规模军事演习”出炉。这档子事儿其实很好理解,美国人希望韩国出面惹事儿揍朝鲜一拳(这两个冤家动手后会不会双方打个你死我活,谁也不好说),第一次出手,发现朝鲜手里捏着匕首反击,吓坏了,立马罢手。经过一个月休整,第二次出手,做好了匕首对匕首的准备,发现人家这次赤手空拳用手格挡下来。于是心想,既然你不会反击,俺就继续揍,说不定下回就能一拳揍到脸上咧。
对于朝鲜而言,还有退路吗?这种反应模式下,你越忍,对手就越嚣张。如果朝鲜真的不想动手的话,只剩下两个选择:一是直接动手反击,拿出匕首来,把韩国吓回去;二是曲线回击,再搞个核爆,或者干脆把核技术扩散到其他热点地区。如果朝鲜想动手的话,那就再攒点怒气值,说不定韩国打顺手了,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下去,等怒气槽满了,直接发大招摊牌。那时候,很可能就会出现第二次朝鲜战争。
最后,其实,俺真正担心的是大国战略碰撞,两个结果一个地缘政治紧张一个输入型通胀抬头。大宗商品的走势已经跟俺四五个月前预测的完全吻合,创历史新高已经不再是预言而是事实。地缘政治紧张趋势也很明显,但迄今为止还没打起来。未来会不会打?俺很担心会。”
对于美国的全球金融战略而言,似乎空间正在越腾挪越小。欧元区在债务危机的漩涡中不断增强抵御能力,发展中国家在热钱涌动大宗商品高歌猛进的时候纷纷联手扎紧篱笆。
南下还是北上?这不仅仅是一个问题,更是需要在不长的时间段内做出选择的问题。
至于回家老老实实勒紧裤腰带啃手指,现在看已经很难成为最终选择。否则美国8500亿减税计划就该夭折,而不是顺顺利利往前推进。奥巴马签署8580亿美元减税法案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这背后代表的意义。
这是路线的选择,要么你开始节衣缩食做个对债务负责任的国家;要么你继续大手大脚花钱,能借则借,不能借就自己印,虽然印钱是会损害货币信用的。QE2.0,8500亿减税,朝鲜半岛局势骤紧,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政策选择。毫无疑问,他们选择押上美元国际地位赌一把,他们选择押上美国全球第一的军事实力赌一把。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元流动性战略把美国放到所有发展中经济体的对立面,地缘政治冲突把美国放在所有希望和平的国家的对立面。俺不敢说这场愈来愈赤裸裸的竞争谁会最后胜出,俺敢说的是现在的局面不同于上世纪70-80年代,没有冷战格局做背景,没有北约作为组织后盾,再强大的村委会主任都很容易成为“全村公敌”。
11月23日,韩国在延坪岛实弹演习,朝鲜炮击韩国军事及民用设施,并造成人员伤亡。李明博紧急下令“控制事态发展”。第一轮比赛以韩国率先眨眼睛告终;
12月16日,韩国宣布将在18日至21日期间某一天在延坪岛一带举行实弹射击训练。朝鲜表示:你敢射击我就打你。中国和俄国出面劝韩国,描述为“朝鲜半岛局势千钧一发”,希望韩国放弃实弹射击,韩国不听。联合国19日召开紧急闭门会,中美观点不一致,未能取得有用的结果。
12月20日,韩国正式开始延坪岛实弹射击。朝鲜不发一言,似乎在第二轮比赛中率先眨眼睛。但是谁也不敢肯定,结果是否如此。大家都知道,韩国实弹射击期间,军备等级提到最高,把人疏散到防空洞,同时军舰、飞机全部到位。如果我是朝鲜,也不会傻到对手全力戒备的时候动手。但是呢,明天会不会?谁都不知道。
朝鲜半岛的事情从来都不是朝韩之间的事情,为啥他早不紧张晚不紧张,偏偏选中美战略对峙的时候突然快速升温到“千钧一发”?为啥他早不紧张晚不紧张,偏偏选朝鲜准备启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关口快速升温到“千钧一发”?事情的原委现在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俺不在现场,睁不明白那细节。但是俺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准备老老实实启动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国家,是没有兴趣去玩“千钧一发”游戏的。只有那些陷入战略困境,希望翻盘的赌徒,才会选择走钢丝。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当前的国际战略处境都和困字不沾边。可以对号入座的恰恰是日暮西沉的美国,俺这么说美国估计很多人要反对,美国不是好端端的吗?这个得从美国全球安全框架开始讲,全球一共两大基点,亚洲是韩国和日本,中东是以色列。现在以色列日子很难过,除了美国大家隔三差五就拿他来说事儿,一会儿是核问题,一会儿是巴以通道问题,欧盟甚至放风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建国。韩国和日本则高举“政经分离”的大旗,一方面密切与中国的经济往来,一方面跟着美国人折腾。至于美元的地位,经过两次量化宽松后就更是尴尬。首尔G20会议开成19+1的批斗会,人民币议题被丢到一边,令多少人大跌眼镜。
谁都不敢说未来局势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站在现在的时点上,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这一次是真的可能打起来。 谁想好好过日子,谁想折腾,一目了然。有人要问,好端端的日子放着不过,干啥要折腾?天天走钢丝,锻炼神经么?俺很认同一种观点:走钢丝本身就是测试,测试结果是有示范意义的,亚洲这么多国家都拿眼睛瞄着呢。11月23日,韩国跑到延坪岛朝着北朝鲜打炮,北朝鲜直接回击岛上军事目标,韩国没敢接茬儿,立马熄火。没吃着鸡,蹭了一鼻子鸡毛,本指望拿个加分项的,反到成了减分项。经过近一个月酝酿,相信某些超级大国在背后使了不少力,相信某地区大国在背后煽风点火也使了不少力。12月21日,韩国二度延坪岛实弹演习,在中俄的协调下,北朝鲜忍,没吭声。顺利拿到加分项,只不过经过上次减分,总得分为零。不成想,人家看你有服软迹象,立马开始活络起来:我是不是可以更进一步呢?于是,“史上最大规模军事演习”出炉。这档子事儿其实很好理解,美国人希望韩国出面惹事儿揍朝鲜一拳(这两个冤家动手后会不会双方打个你死我活,谁也不好说),第一次出手,发现朝鲜手里捏着匕首反击,吓坏了,立马罢手。经过一个月休整,第二次出手,做好了匕首对匕首的准备,发现人家这次赤手空拳用手格挡下来。于是心想,既然你不会反击,俺就继续揍,说不定下回就能一拳揍到脸上咧。
对于朝鲜而言,还有退路吗?这种反应模式下,你越忍,对手就越嚣张。如果朝鲜真的不想动手的话,只剩下两个选择:一是直接动手反击,拿出匕首来,把韩国吓回去;二是曲线回击,再搞个核爆,或者干脆把核技术扩散到其他热点地区。如果朝鲜想动手的话,那就再攒点怒气值,说不定韩国打顺手了,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下去,等怒气槽满了,直接发大招摊牌。那时候,很可能就会出现第二次朝鲜战争。
最后,其实,俺真正担心的是大国战略碰撞,两个结果一个地缘政治紧张一个输入型通胀抬头。大宗商品的走势已经跟俺四五个月前预测的完全吻合,创历史新高已经不再是预言而是事实。地缘政治紧张趋势也很明显,但迄今为止还没打起来。未来会不会打?俺很担心会。”
对于美国的全球金融战略而言,似乎空间正在越腾挪越小。欧元区在债务危机的漩涡中不断增强抵御能力,发展中国家在热钱涌动大宗商品高歌猛进的时候纷纷联手扎紧篱笆。
南下还是北上?这不仅仅是一个问题,更是需要在不长的时间段内做出选择的问题。
至于回家老老实实勒紧裤腰带啃手指,现在看已经很难成为最终选择。否则美国8500亿减税计划就该夭折,而不是顺顺利利往前推进。奥巴马签署8580亿美元减税法案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这背后代表的意义。
这是路线的选择,要么你开始节衣缩食做个对债务负责任的国家;要么你继续大手大脚花钱,能借则借,不能借就自己印,虽然印钱是会损害货币信用的。QE2.0,8500亿减税,朝鲜半岛局势骤紧,这些都是一脉相承的政策选择。毫无疑问,他们选择押上美元国际地位赌一把,他们选择押上美国全球第一的军事实力赌一把。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元流动性战略把美国放到所有发展中经济体的对立面,地缘政治冲突把美国放在所有希望和平的国家的对立面。俺不敢说这场愈来愈赤裸裸的竞争谁会最后胜出,俺敢说的是现在的局面不同于上世纪70-80年代,没有冷战格局做背景,没有北约作为组织后盾,再强大的村委会主任都很容易成为“全村公敌”。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