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2005/5/14 13:23:00 | By: 最终幻想X ]
1
推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观点,大家想当然地就会认为其正确。就象大家想当然地就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是正确的一样。这种想当然成立的观点,通常是与人的形式逻辑水平的直感认知联系在一起的,也通常是与人的经验联系在一起的。然而经验与形式逻辑水平上的直感,都是较低级的不成熟的认知形式,是属于直接性或机械性的认知形式,凭着这种形式的认知,通常只能认识到问题的基础性方面。真理的标准问题与世界的存在问题一样,都不是容易的问题啊,思维不转几个弯是不能将这样的问题真正想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首先经不起辩证法水平的直感思维或“想当然”思维的推敲。辩证法水平的想当然思维要比形式逻辑水平的想当然思维高级,它是属于思维转了弯的认知能力。我们知道科学理论是来自人的理性认知能力与实验或实践事实,既然科学理论是来自人的理性认知能力与实验事实这两者,当然就应当回归到这两个方面来检验。即理性认知能力与实践事实都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能说实践是唯一的标准。人的理性认知能力与实践事实构成人的正确认知这个事物的矛盾双方,且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理性认知能力与实践事实是相互依存的,光有实践事实,没有人的理性认知能力,是不可能形成科学理论的,同样光有理性认知能力,而没有实践事实,也是形不成理论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从整体上讲,是同等重要的,只是从具体的角度讲,才有矛盾主次之分。我们谈理论的检验标准问题,当然是从整体上来谈,当然是不讲具体条件的,因此,我们的结论应当是,实践与人类的理性认知能力都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且两者同等重要。如果我们讲具体条件,我们的结论则是,对于定量的科学理论来讲,实践事实是理论正确与否的主要标准。对于定性的科学理论来讲,人类成熟的理性认知能力则是理论正确与否的主要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也经不起实际情况的检验。比如我们建立一个假设性的理论来定量地描述一个事实,我们对这个假设理论进行推理,我们推理而得到的定量的数据与实验测到的数据是相同的。但我们不能说假设性的理论就是相对真理。我们还得断定从这个假设理论出发进行的推理,是不是合乎人类公认的逻辑,是不是有逻辑上的的自洽性。如果没有,我们不能说这个为实验检验了的理论就是相对真理。只有在逻辑推理上合乎人类公认的推理规则(推理或思维规则就是人类理性认知能力的具体形式),且推理得出的结果又合乎实验事实,才能说这个假设性的理论是相对真理。
尽管实验事实对理论的检验后于对理论逻辑自洽的判定,但我们还不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后标准。你看到大象是一种样子,你凭什么说大象是你看到的样子,你用什么事实来证明你的这个感性认识是正确的呢?我想没有哪个人真的能拿得出客观事实来证明自已的感性认识是正确的,大家拿得出的只是对客观事实的感性认识,而并不是客观事实本身。我们之所以认为你看到的大象的样子或形态是正确的,那是因为我们大家所看到的大象样子与你的看法是一样的,或者说我们按照你所说的方式去看大象,这个观察结果能重复你的观察结果。一个理论,你用实验来验证它,那么凭什么说你的实验是对的呢,必须要大家能重复你的实验,因为大家能重复你的实验,所以大家相信你的实验是对的,进而相信你的理论是对的。实验或实验认识也是属于感性认识,所谓的感性认识的检验就是看大家的感性认识是否与你一样,如果一样,大家就相信你的感性认识是对的。所以一个认识是不是真理,是不是有客观性,归到底是由大家的相信来断定,是由大家凭着公认的认知能力(如公认的感性认知能力)来断定。
对于定性的科学,实践还不是检验真理的主要标准。事实是清楚的,我们现在要建立一个对这个事实现象的定性的解释理论,也就是建立能描述这个事实现象整体本质(所谓整体本质就是包含这个事实现象的一类现象的共性)的理论。对这样的事实的解释理论,我们是无法用实践来充分检验。我们可以凭着实验认识(实验认识其实就是感性认识)看到事实现象,但实验并不能让我们直接看到现象的共性意义上的,显得抽象的整体本质,抽象的规律是不能感性地观察的。那么我们如何断定这样的解释理论是对的呢?如果这个理论能逻辑自洽地且很清楚地解释事实现象,我们就说这个理论是有道理,这就是说断定对一个现象的解释理论有没有道理,主要是看这种解释是不是在逻辑上说得通。说得通,我们就说这个解释是有道理的,说不通,我们就说这个解释没有道理。很显然,在这里,人类的逻辑规则成了一个解释理论有没有道理的检验标准。这与定量的理论正好相反,定量的描述事实的理论的创立,通常是先创立假设性的理论,经过逻辑自洽的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再看这个结论是不是合乎实验事实,如果合乎,就说这个假设是对的。而定性理论呢,它是先有清楚的事实,再来看理论对这个事实的解释是不是合乎逻辑。
人类进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也不是检验社会理论的唯一标准。我们从一个理论出发,得出一个行为方法,我们按照这个方法来进行工作,我们工作取得了成功,于是我们就说理论是对的。然而理论真的是对的吗?请大家仔细想一下,我们做一个大的工作,通常是可以有许许多多的不同方法,按照一种方法取得工作的成功,那只能说这个工作方法是有道理的,是基本正确,决不能说这个工作方法就是相对真理,进而说这个工作方法所依据的理论就是相对真理。一个事情的相对真理只能有唯一的一个,不能有多个,但对一个工作,取得成功的方法,决不止是一个,可以有许多个。最佳的方法,才是一个,即只有最佳的方法,导致成功最大的方法才是相对真理的方法。我们做一件事,我们取得了成功,我们不能由此就断定,我们的工作方法就是最佳的,我们只有将所有可能的方法,都试过,才能从中试出最佳的方法。所以我们的工作成功,只是意味这个工作方法有道理,是基本正确的,不能说这个工作方法,就是相对真理,也不能说这个工作方法所依据的理论是相对真理。
另外,一个理论在解释事实上显得有道理,我们也不能说这个理论就是相对真理,我们还要看它是不是对现象能够给出全面的解释,能全面解释现象的理论要比只能部分解释现象的理论正确。就是能全面解释现象的理论还不能说是相对真理的定性理论,只有那种既能全面地实在地解释现象,还又能提升到哲学高度,成为合乎哲学公理的具有普遍意味的理论,也就是不仅能解释这个现象,还能预言或解释别的现象的理论,才能算得上是定性的相对真理。定性的相对真理必须要达到本质的普遍意义的高度。相应地,定量的相对真理必须要达到感性的具体事实的低度。
曾经有过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推翻了对毛泽东的迷信,这个政治效果是不错的。但从理论上讲,某种认知能力比大家高一个档次的人的认知能力或认知确实可以是检验大家所发现的真理正确与否的标准。比如明眼人比盲人的感性认知能力是高了一个档次,盲人摸象,所摸出的来的感性认识,完全可以凭明眼人的视觉来断定。如果我们的毛主席有一双常人没有的理性视觉,那么他真的可以是人类凭现有的理性思维能力(相当于盲人的感知觉)摸事物本质所得到的理论的检验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虽然推翻了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但也导致了另一种不良结果,这就是实用主义在我们国家的流行。在实用主义者的眼里,一个理论能使人得到眼前的好处,就意味着它是被实践检验了的真理。能使人获得眼前好处的理论,真的是真理吗。对此,我只想说一件事情要取得成功,通常是要经历“眼前”的艰苦努力,才可能得到最后的好处。而能使人得到眼前的好处的方法及理论,往往会使人在未来品尝更大的苦果。有用不意味真理,眼前的有用,经验性的有用,都不表明它们就是真理,只有结局性的有用,普遍性的有用,才意味着真理。
为什么,我现在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个本来就不充分正确的观点呢?因为这个观点在现实上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东方文化的复兴。由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个想法根深帝固,以致人们根本就不将讲道理的定性科学当作是科学,甚至有些人认它是伪科学,而只将能定量预言事实且为实验检验的的自然科学叫做科学。
其实主要由人类正确的认知能力断定的定性科学,还是上层科学,而主要由实验事实断定的定量科学,还是基础科学。人是往上走的,而不是往下走的,所以相对人来讲,上层建筑式的科学其实更重要。更何况,定量的自然科学这种代表西方文化的科学,已发展到足够程度,已轮到定性的人文科学这种代表东方文化的科学大发展的时候的。如果我们只认实践这个主要是定量科学理论的检验标准,而不认人的正确认知能力这个主要是定性科学理论的检验标准,轻视定性科学的发展,其后果将会是严重的。西方世界为什么现在显得兴旺发达,归到底就是由于西方文化复兴带来的科学级的西方文化,也就是定量的自然科学。如果我们不能将传统的东方人文文化得复兴成科学级的东方文化,也就是定性的人文科学,我们这个民族,将无法超越西方世界。
科学级的西方文化给人类世界带来神话般的物质文明,对称地科学级的东方文化会给人类带来神话般的精神文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