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共产党》作者的话、序言
作者的话
工作是弄文字。工作之余还是弄文字。否则就惶惶然,浑身不自在。中国几千年,王朝更迭,兴衰起落,无数冠带蟒袍跌入尘埃,被人抢来抢去,结果周而复始,被称为“周期律”。共产党是偏要向这周期律挑战的。苏联红旗落入尘埃,英雄们纷纷抢先拳打脚踢,显示后见之明;倒是过去的反对者,出来歌颂苏维埃制度了。也有人贬低,糟蹋毛泽东主席。但是他的英名和事业,却越来越在人民的心里生根。于是有了《全球化与共产党》。
人家美国,每天在全球输出这个那个,自称全球化即美国化。倘若共产党输出革命,就犯大忌。所以题目古怪。但是,共产党也有自己的口号:工人无祖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连《共产党宣言》,都不祇属于某一国的共产党。
热心的青年把它贴上因特网。始料所不及,居然多家网站转贴,评点褒贬纷起。终于由追查作者的谱系,走到讨论文章本身的是非了。对于我来说,这是份量很重的鼓励。网友为改正错讹、补上疏漏,对含糊的地方提出质疑,也不乏尖锐的批评。对于努力追求真理、看重精神生活的人,还有什么,比如此剀切的批评,更能够提供真诚的帮助呢?
出版提供了一种机会,使我可以借此向网友首先是提出批评意见的网友表示感谢。
今天世界的现实如此丰富复杂,理论研究工作尤其需要的,正是议论风生,正是宽容和平等的、广纳百川的精神。在这个领域,决定正确与否和社会价值的,不是资格、职称、学历、奖项、权位、政治概念和金钱、广告之类东西。没有批评就不能前进。真理总是在燧石的撞击中闪射出火花,在人民的实践中积聚着生命的力量。热闹无害,倒是一言以蔽天下,祇许磕头作揖,将注定越来越远地离开真理。《全球化与共产党》涉及面甚广,我不过勉为其难,远没有能力对读者提出的所有问题作出满意回答。这充其量仍然祇是一篇带有纲要性质的、供讨论的稿子。
《全球化与共产党》之外的几篇,因为主题相关,可以相互参照。
感谢南怀瑾先生的总序。感谢王小强先生为本书撰写序言。
感谢大风出版社朋友们的认真精神和辛勤工作。
序 言
作者令我写序,诚惶诚恐。虽然大半辈子舞文弄墨,为他人著作写序,还是头一次。何况是这样一位作者,这样一个天大的题目。
许多年了,我喜欢作者的文笔。行云流水,大开大合之间,每每带出一抹俄罗斯式深沉底蕴的忧郁。范仲淹千古绝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接下来再问,然则天下何时而乐耶?其必曰:“无产阶级祇有彻底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中国士大夫先忧后乐的献身精神,数千年一以贯之。1《岳阳楼记》与《共产党宣言》相结合,恐怕是中国共产党至今红旗不倒的依据。
许多年了,我钦佩作者的洒脱。按照当今的说法贴标签,作者当属于不合时宜的一派。于是,青灯黄卷爬格子,作者无怨无悔,忧而虑之,乐此不疲。一次,他鼓励我着力发现和团结更多年轻人,共同继续艰苦的探索。“或者说,他们(指年轻人)把我们发现和团结过去也行啊。”
许多年了,我惊讶作者的勤奋。年过花甲,笔耕不辍,从历史到哲学、到科技,从非洲到拉美、到俄罗斯,踏着时代的鼓点,吊古寻幽。阅历之广,产量之丰,令人难以置信。一个自然的推断是,作者从来没有休息。后面“作者的话”自己说,“工作是弄文字,工作之余还是弄文字。否则就惶惶然,浑身不自在。”
东欧易帜,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成为过去时态,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分道扬镳。黑格尔的辩证法,成为福山《历史的终结》之哲学支撑。费尔巴哈的历史唯物主义,庸俗化成全球一体美国化的唯利是图。2与基督教的原始共产主义相对应,是当代所有宗教的原教旨主义复兴。在拉美,“解放神学”如火如荼。在阿拉伯,伊斯兰复兴风起云涌。走到这个历史前进方向不明的三叉口,9.11以后,经过三年大张旗鼓的全球反恐战争,面对越反越恐的战争效果,2004年,布热津斯基新着《美国的抉择》,重新概括今天的世界形势:“不注意动乱,就是忽视当代的问题重心:全球人民在政治上已经觉醒,对人类不公状况越来越无法忍受了。”3
什么是共产党?从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来,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第三国际、第四国际,卢森堡、李普克内西、普列汉诺夫、托洛斯基、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金日成、胡志明、卡斯特罗、格瓦拉、科尔布特,德国共产党、法国共产党、意大利共产党、美国共产党、日本共产党,苏联、南斯拉夫、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中国、越南、朝鲜、古巴,武装起义的和议会斗争的,夺取政权的和被残酷镇压的,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杨开慧、方志敏、毛泽民、杨靖宇、马本斋、董存瑞、刘胡兰、江竹筠、黄继光、毛岸英、杨根思,志士仁人大义凛然,抛头洒血前赴后继,为了建立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理想社会而献身,而努力奋斗。
既然是理想的追求,当然不是现成的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失败,挫折,犯“左”的或右的错误,犯方向性、路线性错误,掺杂进来形形色色的投机份子,复杂斗争中的私心杂念,每每导致自己付出巨大而惨痛的代价,连带人民付出巨大而惨痛的代价。有人说这些是徒劳,有人说这些是罪行。古往今来,什么时候不是少数人统治、奴役多数人?斯巴达克斯的奴隶起义是徒劳,倘若起义胜利了,斯巴达克斯没准自己当上奴隶主。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是徒劳,倘若起义胜利了,陈胜吴广一定自己当皇帝。看着别人当奴隶主、当皇帝不高兴,硬要不惜流血牺牲,取而代之,美其名曰追求理想社会。但是,倘若真的没有了这些徒劳无益的反抗,高科技重新装修的罗马竞技场,今天一定场场爆满,生意兴隆,比足球世界杯还热闹。所以,不管追求理想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得多么艰难曲折,付出多么巨大的痛苦代价,人类社会的进步,恰恰是在这个追求和探索中实现的。叫共产党也好,不叫共产党也好,从奴隶劳动到雇佣劳动、到妇女解放,从宰杀土著到殖民统治、到民族独立,多数人反抗少数人的统治和压迫,包括文的理论探索和武的武装斗争,永远是剿不灭、压不垮、挡不住的历史前进动力。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4
真正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是几千年来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
王小强
2005年3月10日 香港
1说是“先忧后乐”,实际逻辑是祇有忧、没有乐。孟子所谓“君子有终身之忧”是也。
2布热津斯基指出:“即使推动全球化最力的人,也担心社会正义不彰。没多久,就有人指责全球化成了新的全球剥削主义。批评的人说,全球化在道德上维持中立、精神上空泛,已经成了超级唯物主义的新意识形态,比马克思主义还唯物。全球化被人说成是公司会议里自私自利的教条,缺乏对社会正义、爱国情操、道德、伦理的关怀”(布热津斯基:《美国的抉择》,(台湾)左岸文化出版社2004,第158页。)。
3布热津斯基:《美国的抉择》第218页。
4《礼记•礼运篇》。
>>大风链接:《全球化與共產黨》
>>本站链接:全球化与共产党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