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孔庆东国骂何以也被无限上纲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因孔庆东在个人博客中披露的一句国骂,据说全国有七八十家媒体发出了要“搞倒他”的围剿文章,由此也激发出西奴和一些街头流氓摇旗呐喊的狂热;但事与愿违的是,随即出现了网民们一边倒地力挺孔庆东怒骂汉奸媒体的壮举。这是近几日来呈现在各网站的最热门话题。

  

  围绕一句国骂有否必要挑起这场纷争?这要看孔庆东具有什么身份?是在什么场合、什么背景下国骂的?我想如果孔庆东是个政府官员,又是在公众面前辱骂下属或其他公民,或者像袁腾飞那样的为人师表者公然面对学生诽谤咒骂他人,那么即使纪律或法律不找他的麻烦,社会公德也理所当然会谴责他的。即使他与被骂者之间只是平等的公民关系,如果是在公众场合无端发出国骂的,也应受到语言不文明的指责。但目前看来这些情况都不存在,因为有了“电话中阴险语言”这一前提,很难说这句国骂有什么不妥之处了。所以挑起这场纷争的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从围剿孔庆东的众多文章中,理由无非就是:孔是北大教授,又是孔子后代,是名人,就没有权利骂人。孔是北大教授不假,但他是个什么“名人”可得费思量了。北大教授多如牛毛,总不可能都是名人吧;孔子后代必然是名人也不一定说得通。而且即使孔庆东的这一国骂完全没有理由,也不至于要围剿“搞倒他”,并要求北大“不能包容”而开除他吧。

  

  TMD之类的国骂,在汉语习惯中多是在某种言行刺激下而蔑视对方的引伸词或开场白,与真正的“妈”根本没有什么关系。借此作文章或挑起事端者,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据说孔庆东在网络上经常发表文章或举办讲座,旗帜鲜明地反对洋奴汉奸的思想和行为。如因此而成为名人,说明他的言行是受到了相当部分公众所认可的。这样问题就来了,据说是受美国多家基金会赞助并操控的《南方人物周刊》,平时的立场观点就不可能与孔庆东保持一致,而其记者在要求采访的电话中又出现了“阴险”的语言;在这种背景下,如谁还坚持认为孔只有以礼相待的义务,而没有发出自己真实感受而来一句国骂的权利,对此我也只能用“他娘的”国骂来回敬他们了。

  

  曾记得在袁腾飞、茅于轼之流诽谤侮辱毛泽东时,中国的汉奸媒体和西奴们(这与毛左、爱国贼一样,从未见到有哪个部门限制过这些词的使用),不仅丝毫没有认为这是不对的,相反以“真实”之名为这些小丑和为老不尊者进行百般诡辩。又如对那个在国内外以露阴和第三条“腿”作为“艺术”而闻名的名人,也都是以反映“真实人身”之名而加以鼓吹,并配合国际敌对势力对其触犯国家刑律的行为,黑白颠倒为其诡辩。相比之下,孔庆东在两人之间的电话中几个字的一句国骂能算得了什么?难道可以容忍乌龟王八在公众媒体信息平台上公然侮辱诽谤他人,而他在自己的电话中倒没有“真实”表露自己思想感情的自由吗?即使他后来把这一事实过程如实地记载到了个人博客上,至少也没有颠倒黑白、造谣歪曲事实吧。

  

  据说上海有个被“激怒”的律师要出面为媒体和那个被骂的记者“维权”,想必这又是一个想出名而想疯了的律师,企图借这淌浑水来求出名了。可这又难免事与愿违,因被骂的记者并没有首先出来承认被孔庆东骂了,至少到今天为止他也没有向孔庆东讨要“说法”。西奴们和街头流氓无事生非要借此意淫一番,如推测孔的国骂是为了“恢复红朝”、“汉奸不能由其说了算”之类的小儿科狂想症,这都是阶级立场的使然,尚属情有可原。但当律师的难道不知道民事关系中狗咬耗子多管闲事是什么结果吗?

  

  汉奸媒体和西奴们以孔庆东的国骂“不文明”、“不高尚”为由而企图“搞倒他”,肯定是打错了如意算盘。尽管他们虚张声势地宣扬“激怒”了网民,而实际上更多的是一边倒的支持和拥护。试想如果一家被美国基金会操控的刊物记者,因为在采访中碰到了钉子,就要向立场坚定反对他们的一个中国公民叫板,就企图向中国政府和北大行政当局施压,要剥夺这个反对者的教授资格;一旦这个图谋能够得逞,那我只好再一次使用一下国骂了:他娘的,汉奸当道,中国没救了。

标签:什么   汉奸   媒体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