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汇储备及通货膨胀的几点意见
一、超额储备是长期坚持“低工资优势”的产物
超额储备是长期坚持“低工资优势”的产物、是分配不公的产物,它无疑是人民的血汗钱。
最近关于外汇储备是不是人民的血汗钱这一话题展开了争论。官方说不是,民间说是。要说清外汇储备是不是血汗钱,就要考察外汇储备的。先打个比方:如果有10个人,每天生产10个馒头,每人每天分配一个,大家日子就过得很好。但如果其中有两个人拿走6个馒头,其他8个人才拿到4个馒头,这就有问题了。这8个人吃不饱肚子,而其他两个人有过剩,需要将多出来的4个馒头对外出口,拿到美元,然后再换成人民币。中国的问题就是这样来的。从90年代开始,我们就很少给工人加工资,甚至有些人鼓吹“低工资优势”,于是就积累起来今天的超额外汇储备。由此可以得出以下两层逻辑关系:
首先,外汇储备是生产过剩的产物。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国内什么都短缺,就会拿外汇到国外购买东西回来,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外汇储备。
其次,生产过剩是分配不公的产物。国内基尼系数奇高,反映了国内分配不公的现状。很多行业,工资成本仅占成本的8%左右。这样的分配比例,整个价值增值都是企业手里,老板花销不完,就要出口换美元。因此,要根治目前的问题,就要从分配上着手。
二、关于目前的通货膨胀
我们中国的农业生产效率低,大家不愿意在农村干农活,愿意到城里来打工,因为在城里打工的收益高于在农村务农养猪。大家都这么干,于是就没人种田了,没人养猪了,于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尤其是猪肉价格上涨,由此引发了“通货膨胀”。美国和欧盟的猪肉都比中国便宜(美国大约是一斤1美元,欧盟是1斤1欧元),可以大量进口,就算把美欧的猪肉价格吵起来,也不要怕。按照经济学原理,美国的肉涨了,他们就会减少购买中国的衣服,于是中国的出口就会减少,贸易顺差就自动平衡了。这才是市场经济。猪肉价格降下来了,CPI就会降下来,于是就可以结束令人窒息的货币紧缩。
9月份6点几的CPI,其中1.2%石油猪肉涨价直接贡献的,因此,要通过扩大进口猪肉把CPI降下来,要不惜把国际猪肉价格炒起来。他们穿我们生产的衣服鞋袜,我们就要吃他们的猪肉,这才是发挥各自的自然秉赋优势、才是正常的国际贸易。
三、如何使用外汇储备
目前的汇率没有必然的合理性,一会儿8点几,一会儿6点几,并不一定全是正确的,上帝也不知道美元兑人民币究竟应该是多少。假设合理的价格是1美元兑10元人民币,那么,8点几的时候,就少付了1块多钱,6点几的时候,就少付了3块多钱,以前的兑换的3.2万亿美元,加起来就少付了约5-6万亿人民币。现在把这部分钱付出来,把它分掉,有何不可!
如前所述,外汇储备就是压低工人工资、增加企业剩余价值得来的,现在把它分了,是天经地义的,没有必要到处找借口。
中国还可以考虑让国内油田减产,从而扩大石油进口,达到储备国内资源、实现外贸收支平衡的目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