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港媒:反思深圳要冒极大的政治风险

2025-02-24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八月二十六日 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按照十周年一大庆的惯例,今次的庆祝活动相当低调,当中透露出的政治讯息值得关注。三十而立的深圳,会向哪里发展呢?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十周年之际,当时的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南下参加庆祝活动;二十周年之际,也是江泽民南下。今次三十周年庆祝,胡锦涛并未出现,只有温家宝在深圳停留两天,向邓小平像献花,发表继续改革开放的讲话。在内地官方语境中,深圳是中共改革开放的样板,谁挺深圳谁就支持改革开放,谁就是邓小平的好学生;反之,谁否定深圳,谁就是反对改革开放,谁就是极左。在这种两极化的舆论背景下,绝少官员对深圳说不,即便是正常的反思也要冒极大的政治风险。  

  

  贪污腐败贫富分化  

  

  平心而论,深圳经济发展有成绩,短短几十年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大都市,但深圳的发展并不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更不是科学发展,在经济成绩的背后,掩盖着极端的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环境污染和贪污腐败。  

  

  最近几年,深圳的群体性事件愈来愈多,无论是工潮,还是基层选举腐败、外来农民工抗议,一波紧接一波。另外,深圳的经济发展已如强弩之末,缺乏后劲,尤其是血汗工厂不断内移之后,深圳经济呈现空心化态势,房地产成为深圳的主业,楼价一直位居全国三甲之列,民怨极其深重。  

  

  最关键的是,深圳成为官员升迁的跳板,很多深圳官员并不是踏踏实实地做事,而是希望利用深圳这个地方镀个金,成为改革开放的旗手,然后升迁到其他地方做封疆大吏。因此,最近几年深圳市委书记、市长都是走马灯似的更换,而且口气一个比一个大,动不动就要「杀出一条血路」,但至今有谁杀出一条血路?那个大话连篇的许宗衡,现在证明是一个政治骗子、腐败分子。  

  

  刚接任市委书记的王荣最近表示,深圳的下一个目标是叫板香港、叫板新加坡,这种发展思路其实也就是旧思维的延续。深圳叫板香港、新加坡,无非是想在经济总量上赶超香港、新加坡,但这有何意义呢?深圳社会治安、文明程度、法治程度是否能赶超香港和新加坡呢?  

  

  罔顾公平无视公正  

  

  内地官员心目中,至今仍是GDP挂帅,比速度、比总量,因为这个政绩最直观,也最容易操作。因此,为了发展速度,可以罔顾社会公平,为了经济总量,可以无视法治公正,这个深圳速度被内地其他城市複製,使整个中国病入膏肓。  

  

  纪念是为了更好的进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需要的不是歌功颂德式的政治闹剧,也不是口号似的政治表态,而是实实在在的反思与总结教训,将存在的问题重新梳理,寻找出一条真正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冯海闻

标签:深圳   政治   周年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