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潜伏》背后

2025-02-23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看了《潜伏》的结局,居然半夜醒来,不能入睡,失眠了。
我想是因为心里太难过了。看见陈桃花同志抱着孩子站在太行山的一个村口,有一种心如刀绞的疼痛在我的身体里蔓延。等待是一个女人的希望,可是我们这些局外人都知道,她的等待,早晚是绝望!因此,心如刀绞,难以入睡。
好久没有为了一部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如此伤神了。
纵观、横观,如今的影视作品,真可谓是“百花纷呈”、“斗艳争奇”,可是我们却不能被打动,抑或被感动。以谍战片论,两年多以前的《暗算》不错,还有更早的《一双绣花鞋》,可是看了《潜伏》,我很高兴地发现——我们的谍战片有了突破,有了更高的高度,更深刻的内涵。
剧中的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地让你觉得,自己也可以做一个情报人员,当然是如果能够更坚强一点、更睿智一点、更机警一点、更忠诚一点。是的,剧中的余则成,就是比我们什么都多了一点,似乎不让我们仰视,可又让我们不得不仰视。这样的人物形象难能可贵!
现如今,人们都在追求自我,追求人性的回归,连政府也要倡导“以人为本”。可是有很多的追求都是自私的,甚至可以说是低级的。有许多的倡导也落实不到点子上。追求自我,追求什么样的自我?回归人性,是回归到野兽一样的本性,还是要受教育、有良知,回归到超我的人性?以人为本,是浮于表面?还是深入骨髓?
这个问题,也许是社会学家,政治家要考虑的。但是作为艺术工作者,是否也要考虑,或者说更早地考虑和表达?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它比教条的说道更有生命力和繁殖力。如果艺术工作者,或者说是媒体,有着比常人多一点点的能力和智慧,有着超我的良知,我们的国家也一定会更有希望!
《潜伏》的深意也许正在于此。我们不去讨论,余则成的选择为了什么?而只需要明白,潜伏的背后需要的就是良知、勇气和信仰!
信仰!其实也不远,就比现实高一点。
标签:追求   一点   我们   潜伏   回归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