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雄:把国有企业交给职工
自救之道是把国有企业交给职工
王力雄
其实,总结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在于企业领导层。国企领导人本质是官员而非企业家,心思大都围绕讨上级欢心的“政绩”,充斥短期行为、好大喜功、竭泽而渔,再加上腐败渎职、捞取个人好处,往往造成与企业职工严重对立;当企业陷入困境,通常做法是赶走工人,再把企业吃光偷光,使国有企业变成滋生怨气的温床,把不稳定扩散到社会。
目前,中国国有企业虽然不断减少,数量仍然可观。如果找不到出路,这些企业相当一部分只能自消自灭,大量国企职工被抛向社会,各级政府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和社会问题,群体性抗议也会持续增加。即使从当局“稳定压倒一切”的思路出发,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首要目标也应该是把职工凝聚于企业,而不是推向社会。把职工留在企业的最好方式莫过让企业职工充分自治。只有自治才能发挥职工的才智和积极性。当职工有权自己决定命运和选择前途时,后果也就会由自己承担。企业不管处于怎样困境,如果首先内部形成公平机制,职工能够同心同德,度过难关、找到出路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否则,职工不满,内部纷争,条件再优越的企业也会被搞垮,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改变企业领导人由上级任命的制度,在企业内部实行民主管理,同时以民主方式选举产生企业领导层——这是实现企业自治和公平的基础。由于大规模民主的弊病对企业是一样的,因此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和选举的最好方法也应该是递进民主——每个班组的工人自我管理,选举班组长;再由班组长组成管理车间的委员会,选举车间主任;车间主任组成管理工厂的委员会,选举厂长……向上的层次(总厂、集团等)以此类推。
既然理论上从来说职工是国有企业的主人,处于困境的国有企业又没剩下多少油水,与其廉价卖给私人,再花更多的钱解决遣散职工造成的社会问题,不如把企业的经营权(及相应股份)归于企业全体职工,让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人,具有彼此同等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实行递进民主制便名正言顺。
这需要事先和相关各方签订协议——如责权利的界定,对退休职工的义务,与有关方面的关系,赢利后的上缴,以及遇到风险怎么办等,由全厂职工投票通过,经法律认定,今后不得相违,其他一切事务皆由企业自己做主,外部力量不得干涉。
实行递进民主制后,企业全体职工结成利益共同体。每个基层单元进行自我管理,层层推举出上级管理者。企业最终目标是给全体职工带来最大安全和利益。这就改变了把职工当作企业机器“螺丝钉”的传统理念和经营方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而管理企业所需要的高度理性和技巧,则靠递进民主的“理性逐层提炼”来获得。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