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批判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及其拥护者的虚伪性

2025-02-23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FT中文网)2011年3月22日出版的一篇文章《中国国企的去留问题(中)》,作者是1968年出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吴晓波,吴晓波不断的推崇“私有化改革”,及其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在华的“和平演变”工具,我作为一个学生,我相信和大多数坚持社会主义的中国人一样,必须立场鲜明的反对他的观点。我对该文的评论现在拿到这里与大家交流一下,希望所有热爱并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同志共同反对这种私有化浪潮。

我们中国建设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我们最终的目的是社会资源归属社会,绝不是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这种所有制结构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我们的上层建筑是为公有制服务的,这是保证社会主义性质的最重要的基础。邓小平设计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利用私有制为公有制服务,这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发现当前中国经济学界的一些经济学家满脑子坏水,吃了一些民营企业家的饭,总是替这些资本家说话,说白了,这就是站在普通工人阶级的对立面。大家可以发现,这些经济学家总是抱怨政府,认为政府政策造成经济问题,从而导致“民退”(包括民众民生问题),请记住,不要以为改革开放33年了,我们会感谢民营企业家,中国人不会这么健忘,民营企业家就是资本家,造成贫富差距的不是别人,是资本家的剥削!创造财富的不是民营企业主一个人,是该企业的所有工人。至于“国进民退”,我赞成,需要进的必须进,需要退的就得退。中国高房价不是政府的错,就是房地产开发商干的坏事,不要拿“城市土地国有”说话,能源,交通,电信等重要领域必须国有,决不得落入私营企业主手中,财富过分集中到单个人手中,必将导致闲置浪费,真正的财富的使用必须归属集体,归属社会。如果您告诉我国有企业的利润上交及造福人民,存在问题,那么我告诉你:私营企业的利润装入老板的口袋了!如果私有化,必将让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幸福感沦落到西方的19世纪水平!请大家注意,任何反对“国进民退”的人皆是为民营企业家辩护的!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财富回归社会”,我们的目标是“愉快劳动”,不是“为生存而劳动”,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因“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别人剥削”而愉快!马克思认为:“无论那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之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的社会胎胞里成熟之前,是绝不会出现的。”这个19世纪的观点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巨大的生命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社会财富造成的巨大财富已经迫使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反思自己的经济制度,难道高明的资本家自己还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吗?难道您们真的以“占有别人的财富”为荣耀吗?如果英国金融时报以展示具有“绅士风度”的经济观点为荣耀,假如你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剥削他人财富”行为的错误而执意不反思,那么我们只能认为你们的“绅士风度”是披着虚荣的外衣的。(烦请中文网编辑把我的评论翻译为英文版,看看英国人有何反应,致谢!)

评论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佩

标签:财富   中国   社会   不是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