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信贷增长超过8万亿会怎样?
全年信贷增长超过8万亿会怎样?
余丰慧
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25日表示,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4.52万亿元,预计今年将发放新增信贷至少8万亿元(4月27日《中国证券报》)。
一季度信贷增长4.52万亿元,同比多增2.9万亿元,占全年计划投放5万亿元的90%。贷款放出了历史天量。如果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全年贷款增加不说8万亿元,最少在10万亿元以上。作为最为权威的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说,至少8万亿元,也就是说可能超过8万亿元。假如如此,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带来哪些问题呢?
一季度贷款放出4.52万亿元的天量,加上去年10月以来的高速增长,本身有其合理性。从去年9月份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急转直下,进出口、沿海中小企业遭受到冲击。从去年10月份后,中央采取了果断措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从去年11月份开始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直到今年一季度连续五个月高速增长,特别是一季度出现了天量贷款。这对中国应对经济下滑、通货紧缩起到了巨大作用。如果没有信贷的高速增长,没有信贷对经济的支持和支撑作用,中国经济就不会有一季度增长6%的速度,极有可能陷入通缩状况,随之带来的就业等压力,会对社会造成大的影响。一季度信贷猛增具有危机应对特征,这种应对是完全必要的,是大力度贯彻中央“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果,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
但是,凡事最忌讳矫枉过正。假如按照一季度信贷增长速度发展下去,全年信贷投放达到8万亿甚至10万亿,笔者认为最少应该注意带来的一些问题。投放8万亿约占到GDP的27%,对其贡献率是巨大的,但是,由此可能出现通胀苗头。从现在市场看,并不缺乏流动性,如果再通过信贷途径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将可能造成流行性泛滥,出现资产价格暴涨、泡沫,最终酿成通胀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这是首先需要关注和警惕的。
信贷的大幅增长,出现流动性过剩以后,各种套利行为必然出现,对经济复苏不但没有好处,而且可能助长投机。一季度信贷天量增长,已经出现企业在银行套利,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套利。如果信贷不从应急型转向常态增长,那么,这种套利行为将更加严重。这是必须高度警惕的第二点。
信贷的天量高速增长必然出现“萝卜快了不洗泥”效应。随之,必然伴生出现对信贷质量的担忧问题。许多历史教训,我们不能忘记,应该认真汲取。每一次货币政策过度宽松,信贷大投放、一哄而起,接下来必然出现给不良贷款擦几年屁股的现象,最终还是国家买单剥离。如果全年信贷增加超过8万亿以上,那么,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带来的压力将异常大。这是需要密切关注的第三点。
最后,如果今年信贷突破8万亿元以上,那么,今后贷款如何增长?不可能持续保持在这样高的增长速度。明年信贷可能出现大的回落。这种大起大落对经济增长并不十分有利。
后几个月重点应该在于,对一季度4.52万亿增量进行结构优化,摸底调查,使其真正落实到经济实体之中。后几个月的信贷投放重点应该在于:中小企业、农业,重点基础设施的配套资金需求。在余下来的几个月中,全年信贷投放应该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使全年保持在6-7万亿元的信贷投放应该是比较合适、适度的。
新闻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4/27/content_11263201.htm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