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优胜劣汰与弱胜劣汰
弱肉强食本来是对动物界生存法则的描述。改革开放以来,这些观念被频繁的引入到社会生活中来,如“砸三铁”,“奖勤罚懒”,“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等等。实际上就是要让优等公民(精英)管理劣等公民(穷人)。优胜劣汰究竟是不是动物的生存法则?我们的社会究竟是要靠精英管理还是要人民管理呢?
从动物进化的过程来看,并不是“优胜劣汰”,而是“弱胜劣汰”。柔弱不屈的物种往往是进化的成功者,而优势的物种常常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而被淘汰。优势的恐龙主宰了地球数亿年,最后灭绝了,只有一支飞上了天,成了鸟类的始祖。而弱小的哺乳动物经历了恐龙时代,最后成为了世界上的主宰;大型的猛玛象、剑齿虎等都成为了历史的过客,而小型的灵长类动物演化出了人类这个伟大的物种。
老子说过,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老子总是站在弱者的立场上,被穷人看做是仙人,成为了太上老君。孔子念念不忘“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恢复严格的等级制度,被历代统治者封为圣人。樊迟向孔子请教学农,被孔子骂为小人,在孔子看来,强势群体是优等人,弱势群体是劣等人,要靠优等人来教化。
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就是这样由精英统治着,用法律和制度剥削和压迫人民,更有潜规则官逼民反改朝换代。每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都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毛泽东在同黄炎培的一次谈话中,黄炎培谈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对他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毛泽东时代是一个“弱胜劣汰的时代”。几个文弱书生,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和弱势的工农大众站在一起,成为了战无不胜的政党。一个官兵一致的军队,依靠人民群众,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把蒋介石赶到了一群小岛上去了。毛主席发动领导了文化大革命,用大民主批判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进行了一场反修防修的演练。
有些人,非要和弱势群体为敌,一个教育改革让穷人的孩子读不起书;一个医疗改革,让农民看不起病;一个住房改革,让平民住不起房。毛主席带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眼看着现在又出现了新的三座大山。推行精英治国,能人治厂,把贫富差距拉大的速度推向了极端。他们信奉的就是优胜劣汰的治国理念。减人增效让几千万工人下岗,企业改制让国有资产变为私有,他们宁肯相信洋人也不相信穷人,大量的企业和品牌让洋人控股,还要引进战略投资者将国有银行让洋人分享。
毛主席说过:“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那些站在工农大众对立面的精英们才是劣种,最终是要被淘汰的。而经过毛泽东思想教育的弱者(工人农民),必将团结起来取得胜利。优胜劣汰终究不会成功,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