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斥“乌托邦”的“底气”从何而来?
白岩松斥“乌托邦”的“底气”从何而来?
原载:强国论坛
白岩松在一次央视节目中,深思熟虑后自然流露的一席话,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使得讨白之声不绝于耳,可谓“犯了众怒”。白岩松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并且咄咄逼人,“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白岩松到底是怎样说的呢?他的原话是这样的:“……改革30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邓小平告别了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的建设,回到一种更务实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去督促每一个人为自己,加在一起为国家,于是改革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袁隆平"买车"事件始末:"仇富"为何不仇袁隆平?》,CCTV.com经济频道-人物2008年07月29日 07:12)
很显然,这段话的一个关键词是“告别”。告别了什么呢? “告别了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的建设”,。。。“于是改革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段话的语言逻辑很清晰,应该不会有什么疑义。他认为改革开放是建立在“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的建设”基础之上的。当然,如果白岩松在上厕所时与其“蹲友”私下议论改革开放的基础和背景这样的话题,说出这样“深刻”的见解,那是没有什么的;但在主持央视节目、面对全国乃至世界观众说出这样的话来,的确是需要一种底气、一种勇气、一种傲气、一种霸气的。当然,对白岩松这样深沉了得的人来讲,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底气”,这是前提和基础,没有“底气”,其他“三气”便无从谈起。
为什么说讲出这样的话需要“一种底气、一种勇气、一种傲气、一种霸气”呢?还是先学习一下党的十七大报告吧。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胡锦涛同志作的。他说: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胡锦涛同志的这段话,也讲到了改革开放的“基础”。胡锦涛同志还进一步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作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理应包括“改革开放”和“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胡锦涛同志所说的“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这样一个“基础”,到了白岩松的嘴里怎么就变成了“乌托邦式的理想的建设”这样一个“基础”了呢?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这个“基础”斥之为“乌托邦”,差别咋就这么大呢?“底气”咋就这么足呢?究竟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出了问题,还是白岩松更握有“真理”?笔者觉得非常有辩论清楚的必要。
白岩松的“正当职业”是央视主持人,因为经常在央视“露面”,所以也是“名人”。在主持节目时这样一个特定时空中,白岩松说出来的观点有时可能还不一定是他自己的观点,而是央视或央视某个栏目的观点,这就更有澄清或辩论清楚的必要了。最近在网上到处转载着一个热贴,标题是《中央电视台是谁家的天下》,吓得我没敢看内容,心里琢磨可能有谁误会什么了,这样的标题岂是可以随便用的?
白岩松的“底气”究竟是源于自己对“真理”的把握,还是另有其他因素,抑或是他作为新闻传媒人独特的政治敏感性已经闻到了什么味道?希望求教于大家。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