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人民币和猪肉--改革开放后我们真实收入的年增长率

2025-02-23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人民币和猪肉  

  

G20会议刚刚谢幕,在人们的期待和热议中,人民币和美元变成了灼手可热的词汇,但我突然想起了猪肉。在中国,猪肉就不能充当一下一般等价物吗?不妨让猪肉替代一下人民币!  

通过当地物价局的朋友搞到了些不完整的数据,也不十分精确,但还很说明问题。  

表一:  

年 代  

70  

80  

90  

00  

肉价(元/斤)  

0.73  

1.70~5.20  

3.40~9.6  

6.20~12.4  

均价(元/斤)  

0.73  

3.45  

6.5  

9.2  

振幅(%)  

0  

206%  

182%  

97%  

价格波动的振幅逐年缩小,说明了猪肉供应数量上趋于稳定。  

表二:  

年 代  

70  

80  

90  

00  

工资(元/月)  

26.4~92  

45~288  

88~1640  

450~3800  

均值(元/月)  

取50  

取111  

取576  

取1400  

振幅(%)  

  

540%  

1764%  

744%  

工资取样于一个特大型国企的一个约500人的车间。有趣儿的是七十年最高工资是一名老工人(八级工),而不是车间主任;九十年代车间主任大概也只有工资收入,所以造成工资差距的振幅很大;近些年车间主任已不在乎工资了(他有小金库,灰色收入),所以振幅变小。平均工资是指最低值加最高值除以3(不敢除以2,数值高得吓人!)。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各种明补,直说了吧:当月实际现金收入。  

表三:  

年 代  

70  

80  

90  

00  

肉的分类  

连皮带骨,不分部位,皮上还有毛  

(数量有限凭票供应)  

整扇排骨、猪手、猪肉(带皮无骨)  

里脊、精肉、肉馅、前槽、后遒  

猪手可分前后,排骨分净排和脊骨,还有绿色猪肉、有机猪肉、农家养的笨猪肉  

肉的品质  

天然  

基本上天然  

注水、添加剂(如“长得快”)  

注水,很多添加剂(如:可要人命的瘦肉精)  

口感  

香极了!(香得想不起来了)  

很香  

(美好的回忆!)  

一般  

无香味  

(像吃柴禾)  

肉的内在  

价值修正  

1  

1.2  

0.8  

0.6  

表四:  

年 代  

70  

80  

90  

00  

                                        

68.5斤  

32.2斤  

88.6斤  

152斤  

修正值  

68.5斤  

38.6斤  

70.9斤  

91.2斤  

表五:  

年 代  

70  

80  

90  

00  

改革  

开放后  

按肉价法的工资  

斤  

34.3  

38.6  

70.9  

91.2  

  

  

  

平均值4.27%  

增幅  

(比上个年代)  

  

12.5%  

83.7%  

28.6%  

增幅  

(换算成年率)  

  

1.25%  

8.37%  

3.18%  

修  

正  

值  

斤  

34.3  

32.2  

88.6  

152  

  

  

  

平均值  

8.28%  

增幅  

(比上个年代)  

  

-6.2%  

175%  

71.6%  

增幅  

(换算成年率)  

  

-0.62%  

17.5%  

7.96%  

七十年代由于凭票供应,限制了猪肉的真实价格表述,所以把工资按购买力打折取半。  

  

上述数据是可信的。至少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感知产生共鸣。所以猪肉作为货币可以告诉我们:改革开放后,我们真实收入的年增长率在4.27%~8.28%之间(按算术平均值法,非累进制法,累进制法数值更低)。这有力的说明了普通广大民众感受不到伟大的GDP的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好处,人们经常怀疑、唾弃身边枯燥、冗杂的经济数据就不足为怪了。这也可以解释日本高速发展30年成为发达国家,而中国差不多同样的官方增长速度,却仍然是发展中国家。“高速”的秘密就在于用人民币定价非猪肉定价。  

是否可把定价权交给“猪肉”,让人民币一边凉快去?  

  

草于 2009年4月3日下午   

标签:猪肉   工资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