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提倡对称的礼貌
应当提倡对称的礼貌
在我国,我认为目前的穷人其实都已经是很礼貌的了。我的意思是,他们的职业会训练他们礼貌,比如你一走进饭店,就会有人说欢迎光临,你在商场买了东西,人家会说谢谢,哪怕你在路边的小摊上买一个小东西,那个摊主都会笑脸对你说谢谢。
但是我为,这种礼貌是功利性的,且是不对称的。在不对称的礼貌熏陶之下,有可能培养富人们不礼貌的坏习惯。因为一个富人的子女,从小到大,身边的人都是对自己笑脸相迎点头哈腰的,而他自己则不必对那些人回应以笑脸相迎点头哈腰,这就是不对称,因此,这些富人长大以后,从来都是人家对他说谢谢,没有多少机会他对人家说谢谢,因此养成不了习惯。
而在我国,凡是出国的人,通常都是够上流的,一个下层百姓出国的机会本来就不多。而上流社会没有养成礼貌的习惯,完全是给这种不对称礼貌所害的。
在中国,之所以不对称礼貌会泛滥,也是因为中国的人口多,贫富悬殊。如果在外国,没有那么多的人,也就没有那么多的不对称礼貌。比如外国的麦当劳,就有可能是要顾客自己把吃剩的垃圾倒掉的。
因此本贴子提倡,主要是向富人们提倡,对称性的礼貌。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富人,如果你在任何公共场合或者被服务的场合遇到一个穷人向你说客气话,你就一定要养成一个习惯,要说反过来的客气话。比如听到“谢谢光临”,你就一定要回一句“不必客气”。如果服务员要给你任何的服务,你都要说声谢谢,而且声音要诚恳。你买任何东西,别人谢谢你买了他的东西,你要谢谢人家给你卖东西的服务,要尽量多夸几句,不要以为自己受到的服务是应当的。
毛主席说:“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里强调的是互相,因此是对称的。
尤其是,我们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一定要设计成,富人是有罪的。
外国人讲罪,有两个词,是不同的,一个是crime,是讲的触犯刑律的那种罪,还有一个是sin,是讲的人人都有的一种罪,或者,为了区分它们,把后面一个,sin翻译成原罪好了。就是说,原罪是一种罪,但是和刑事犯罪不同。但是我在下面的叙述中,要敲两个字也够累的。因此本贴子中所讲的罪,都是指的原罪。
也就是说,一个阶级调和得比较好的社会,富人们一定要有负罪感,一定要认为自己有罪。而且,要不断地用行动来赎罪。
这在一个宗教社会中,通常是设计成,在宗教的教义中就定义了富人的有罪。比如说基督教,就定义富人是有罪的。犹太教也是如此。因此,犹太人马克思专门写东西站在穷人一边,也是他潜意识中的赎罪思想的体现。
也就是说,只要你发了财,你就一定要认为自己有罪。当然,如果抛开宗教,也可以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认为自己有罪,那就是说要信仰马克思主义,要相信自己的钱是剥削来的。因此就要赎罪。其实,事情本来就是这样。
因此,我国的一些富人头脑中出现了原罪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他们要求豁免原罪?那必须等到他们死的时候,盖馆方能论定,也就是说,你这一辈子赎了多少罪啊?意思就是你把剥削来的钱又拿出多少还给穷人了?你的遗产是怎样处理的?是都捐给穷人了?还是留给自己的二奶了?
认为自己有罪是现代社会中富人的自觉性要求才对。比如说,丹麦的作家安徒生,能够经常出入皇宫,应当是富人阶级中的一分子了,但是他就感到有罪,因此他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因此,象捐款这样的事情,应当是富人赎罪的行动。因此,如果说要感谢,那就是富人要感谢受捐人,而不是受捐人要感谢富人。应当是富人说:“求求你接受我的捐款,好让我能够赎掉一部分我的罪行,实在是太感谢了。这个社会导致了你这么穷,实在是有我的一份责任在里面,实在是太对不起了。”
其实,穷人也分为好穷人和坏穷人。好穷人通常是不受捐的,叫作富贵不能淫,体现了穷人的骨气,即使是和富人讲礼貌,那也是不卑不亢的。而坏穷人则努力地装可怜,反复求富人帮他。坏穷人最有可能成为富人的狗腿子欺压其他的穷人。一些富人也是被坏穷人宠坏的。
当然,好穷人如果实在是要接受捐款的时候,应当想到这是对富人的恩赐,是为了帮助富人们赎罪,为了帮助他人,自己受一点被捐之苦。而且那些钱本来就是穷人的。因此不应当有感激之情。如果要感谢,那永远是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感谢社会主义制度。
高尔基从小就是成长在一个资本家的家庭,他的外祖父是一个残酷剥削穷人的资本家,而他的外祖母,则有很深的负罪感,因此念念不忘帮助穷人来为自己赎罪。当然,他外祖母的信念是来自于基督教的信仰。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