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邋遢道人:揭露张维迎一个撒了多年的谎

2025-02-22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揭露张维迎一个撒了多年的谎  

  

张维迎最近在《学习时报》上发了一篇“理解和捍卫市场经济”的文章。文章事实运用张冠李戴,叙述逻辑混乱,贫道本来想写个东西评一下,后来发现全篇没有一处不得不批,要花太长时间,就想作罢。看到篇尾张维迎又一次恬不知耻地说:“我做过一个统计,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当中,平均而言,市场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国有经济部门最少的地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最低的地区,是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张维迎这套说自己做了一次统计,证明了国有经济成分越高,居民收入差距越大,已经很多年了。张维迎通常写东西都是张嘴就来,或者就是从外国照搬那一套,做案上功夫基本没有。说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越高贫富差距越小,从逻辑上就讲不通。但由于各省统计年鉴很少挂在网上,即使挂上了,怎么付费贫道也搞不懂,于是一直没有做研究。今天发现一些省的统计局把数据挂在了网上,而且直接可以查,于是贫道就把几个公开数据的省份的数据列出来,基本可以反映出张维迎数据是瞎编的。  

  

一般来说,给出数据就要说清楚算法和数据来源。张维迎只给结果,甚至连具体数字也不给,让人狐疑。下面是全国平均以及3个东部省、2个中部省和2个西部省2007年的数字(多数省没挂在网上)。虽然数量少,但由于是些典型大省,基本能说明问题。  

  

区域  

国有/工业总产值  

城镇平均可支配收入  

最高10%  

/平均  

最高10%  

/最低10%  

广东  

5.1%  

17699  

2.66  

9.24  

江苏  

5.0%  

16378  

2.78  

10.22  

福建  

8.2%  

15505  

2.40  

6.64  

全国  

9.0%  

13786  

2.67  

8.26  

湖北  

24.3%  

11477  

2.27  

6.37  

河南  

8.7  

11458  

2.31  

6.23  

四川  

14.7%  

11098  

2.13  

5.24  

新疆  

12.9%  

10313  

2.22  

7.02  

  

从表上看,沿海省份国有工业比重低,城镇平均收入高。但最高收入群体无论与城镇平均的倍数还是与最低收入群体相比,都远远高于内陆国有工业比重偏高的省份。  

  

城镇人口是相对稳定的部分,统计中不包括流动到发达地区的农民工。如果包括农民工,估计发达地区收入差距会更大。  

  

贫道不知道张维迎先生的数字是怎么算的。贫道估计,张维迎取了个巧,就是把各省包括农民在内的数字统算了。东部地区农民人均收入比中西部明显高,有可能得出东部地区统算的基尼系数偏低的情况。但是,这样的算法是糊弄人的。  

  

首先,东中西三个地区农业都是个体经营,不存在张维迎说的什么国有经济比重问题。差距主要是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非农产业比重带来的,与经济制度无关。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私营经济比重大的省份,从不发达省份来的农民工最多,甚至工业主要是这些农民工在劳动。正是这些省份私营和外企以极低工资支付给外省农民工,才造成不发达省份农民收入偏低。因为现在农民纯收入中40%已经来自工资性收入。正是存在一个两亿多人在各省之间流动,因此把流动部分统计进来就混淆了真实状态。  

  

正常统计方法应该是,既然说国有经济比重,就要说非农产业和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因此,只能讲城镇居民、工业(服务业统计口径没有区分企业性质)的指标。  

  

说实话,张维迎这类所谓学者从来都是耍嘴皮子的,西方鹦鹉而已。偶尔算算数,一定是糊弄人的。  

标签:农民   收入   比重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