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毛泽东生活在信息时代,将会怎样?
假如毛泽东生活在信息时代,将会怎样?
去年,中央电视台放过一部电视记录片叫做《走近毛泽东》,这部片子突出了一个特点,就是毛泽东善于、惯于、长于搞调查研究,他嘴上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说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不是空话,他用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诠释了毛泽东的一生,是把调查研究看得很重要的。他所从事的事业能够成功,他能够从一个山区的农民的儿子走上共和国的创始领袖之位,调查研究是他的秘诀,也是在调查研究中,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典范,他之所以去世后几十年人们没有忘记他,是因为人民服务是他的得意之作,也唯人民服务是他人生中最幸福最快乐之事。
在这部片子看到最后的时候,不禁对他老人家的遭遇不禁遗憾和同情起来,因为,毛主席出京调查研究次数很多,当时虽然没有电视,只能拍记录片,只能照相照出照片来,大家看到报纸上的照片总是认出了毛主席来,用他的话说,他的那张中国脸很容易辩认,所以,他走到哪里,哪里的人民就围了来,跟他亲热,更重要的是想亲自一睹毛主席的真容。为了安全起见,只得采取防范措施,比如,自从那次到新乡七里营视察,住在新乡宾馆,拉开窗帘,看了看街景,就被新乡的百姓发现了,人们都喊出毛主席来了,从那以后,毛泽东再进行调查研究,只有戴口罩了。
戴上口罩的毛泽东,心情非常不快,他手中握着那根竹杖,心中很是惆怅,没办法,只好在随行人员的支配下,沿着铁路线行走,他坐在铁路边上小憩的时候,一脸的无奈与不情愿,他茫然四顾祖国大地,对如今他的身不由已,一脸表情凝重,有点苦不堪言的感觉,百姓猜想,这时候,他一定在想做人的不易,做名人更不易吧?他一定在想,从今以后,他想听到什么真正的民声民情民意,肯定是不容易,但是,电视制作的解说员,没有解说什么,整个画面一片寂静,这让人们看到一种不幸,一种同情与对领袖人物的理解。
看到这部片子,使人们产生一种暇想,那就是,当年的条件还是落后,科技还是不发达,要是毛泽东生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时代,怕就好了。如果生在信息发达的时代,毛泽东想跟人民接触,不就很方便吗?我们可以猜想到,要是在当今这个时代,这个一生为人民服务以回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人民领袖,他一定采取很多与民接触的方式,来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来满足人民的要求,不会出现上访难的问题吧?因为他生前说过,不要怕老百姓上街,他不怕,还要别人也不要怕,所以估计不会出现诸如上访难这样的情况,那么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出现呢,就乱猜想一下吧:
因为现在大家都可以看到电视,很直观,又是人们每天必须会接触的事情,他会充分利用电视发挥人们获取信息的作用,他可以每个时期,根据他掌握的情况,发表电视讲话,说人民群众有什么冤屈,只管讲,都讲出来。因为有人民公社,这时候,社员向生产小队反映,小队长向大队反映,县里向地区反映,一级级的整理情况。工人、商人、学生也是这样,因为那时候是集体管理,估计农民反映的问题是些农业机械化中,由于文化水平赶不上耕地要求,机器老是出毛病,毛泽东会想着办法培训青年人,让他们学会开机器,修机器,或者说哪里干旱了,他会想着办法批准明年那里再多修水利,不会让今天动不动就跑部钱进,项目早就让人考察出来。要是哪里水涝了,他会让人研究是什么原因形成的,想出办法减少水涝,工人、学生、商人也会是一般的问题,不会说哪里有个黑社会打不掉,哪里的学生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发愁,如此等等。
为了更多的获取信息,当电话普及了以后,毛泽东的办公室说不定会开设许多电话,公开这些电话号码,让他的秘书班子天天接电话,反映民情民意,再安排人下去微服私访,与实地对照,防止有人说假话。也许他会安排很多的记者或者身边工作人员,针对百姓的反映,一件件地解决问题,因为,即使有很多问题也是发展中的问题,因为卖淫嫖娼吸毒贩毒的问题不存在,没有黑社会的问题,没有住房难买不起房的问题,当年学生读书学费都不高,就没有上不起学的问题,没有就业难的问题,估计要不多久,那些电话铃也不响了,百姓没有什么事也不打扰他了,他的事就越来越少了。
特别是到了互联网时代,毛泽东可以足不出户,尽知百姓的疾苦了,他肯定在互联网注册网名,与网民聊天,即使他没有时间,也会安排他的秘书,组成一个强大的与百姓联系的网络,与网民交流,因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贪官就少得多,几乎就没有贪官,官与民的矛盾就不会很突出,也更多的是发展中的问题,因为他实行的是平均主义,大锅饭政策,人与人的待遇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就很可能省了反腐败这件事,大家都安居乐业,夜不闭户了,当官的也不操心因为贪得多了哪天被抓,想着判多少年刑,会不会杀头;也不用担心提升不了,到哪里送礼找靠山合适,因为他说过,我们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工作没有贵贱之分,所以,毛泽东的工作量又小多了, 估计就只有到了节日,比如说国庆节来了,他在网上发个帖子,向广大网友问好,估计他发表一下讲话,指导一下今后怎么工作,再闲了,就与网民聊聊天,看看谁是上网高手,在这里发现如数学这样的网民,很有学识,提了不少好的建议,抽个时间接见一下,也说不定,这样,上上下下,估计是一片欢喜了。
也许有人会说,毛泽东是个封闭式的人物,他一向搞的是闭关锁国政策,说这样话的人就错了,毛泽东不是搞了个大跃进吗?那个大跃进就是超英赶美,在一九五八年他就向人们表示,以后我们的国家都是电灯电话,住的是楼上楼下。他一向提出,外国人有的我们要有,外国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比如搞两弹一星,就是例子,他看到别人有他就会眼热,他不是说了吗?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他肯定不会让中国人看到朝鲜、古巴那样发展那么缓慢,这一点百姓会相信,这个从不屈服于强敌,从不甘落后的毛泽东,他不会让中国一直没有电话,没有互联网,因为,当年他早就奠定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只是如今没有当年的青年毛泽东,也只能是这个样子了,日子过的好不好,顺心不顺心,那只有背陈毅的那句话,“年年难过年年过”吧。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