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从陆大导演的访谈说起
在网上看了不少网友的影评,又看了关于陆大导演的新闻采访,感觉有话要说。
新闻见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9-04/24/content_239316.htm
本报记者 李舫《 人民日报 》( 2009年4月24日 11 版)
“一部以中国民众的抵抗意志和一位日本普通士兵的精神挣扎为主线的电影,提供出一个与以往的历史叙述完全不同的南京。”陆川说。
——显然,按陆川的意思,电影是双主线。以“中国民众的抵抗意志”作为主线这是没问题的,但以“一位日本普通士兵的精神挣扎”作为主线之一无法理解和难以接受。在南京,中国人死亡了三十万,因而1938年的南京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人间之地狱。“一位日本普通士兵的精神挣扎”,请问他挣扎什么呢?是嫌杀人不够没超过单兵杀平民比赛的纪录106人?是嫌杀人没有杀到使刀口起卷?还是因为杀人、强奸、放火、抢劫后突然良心发现而不安?不明白。
——在三十万死难同胞面前,一个小小的角川(角川=陆川?如此谐音,很容易让人误会为同一人)的精神挣扎实在是太微不足道的,根本不值得一提。陆大导演却于此施以浓墨重彩,费了胶片不说,还很容易误观众,让大家以为1938年在南京日本军人大多都如角川一样充满人性光辉,又或会让人以为那30万或许为浮编乱造的数字游戏。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中,日本军人是最野蛮、最没有人性的。于30万遭受屠杀的中国人而言,一人之赎罪实在太轻太轻。轻重不辩,能成事乎?
“我要讲述的,不是单纯的施暴者和受暴者之间的故事,而是两个民族的共同灾难,这关系到我们以何种心态重读历史。” 陆川说。
——南京就是南京,施暴者是谁、受暴者又是谁,想来这是不需分辨的东西。
——1938年的南京是民族的灾难,这也是不需分辩的东西。陆大导演说南京大屠杀“是两个民族的共同灾难”,这话听起来有点怪怪的,有点类似于“两个民族的共同财富”。单就南京大屠杀来说,日本民族的灾难体现在何?日本的平民被大肆屠杀了吗?日本的女人被中国人大肆强奸并被充作了慰安妇吗?日本的资源被大肆掠夺吗?日本的财产被破坏国民大量沦落为难民?如无这些情况,那“两个民族的共同灾难”无意于放屁!陆大导演在大是大非上抹稀泥的做法很为不智!
——陆大导演说“重读历史”,请问如何重读?重读就成了“两个民族的共同灾难”?重读就成了你影片中的国军先开枪、日人正当还击?重读就成了你影片所展现的只见屠杀国军,而很少看见屠杀平民?重读就成了你影片所展现日本陆川(角川)也有良心发现并“精神挣扎”?而那些105:106的高比分竞赛成绩、杀人杀到刀口发卷的场面、若干个万人坑的里的斑斑白骨等等,经过精确而巧妙的“重读”之后,居然就视而不见了。你这样的“重读”与日人的“修改教科书”不觉得有点遥相响应的味道?
“我们不能封闭在民族悲情里,我希望借一部电影去恢复中国人的这种存在和救赎。中华民族是一路坎坷的民族,我们最终还是要自我拯救。”陆川说。
——“我们不能封闭在民族悲情里”了吗?我们是如何封闭的?是否对历史不管不顾、淡淡遗忘或者如你所说的“重读”才叫做“不再封闭”?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一个不能正视自己历史的民族是不能得到其它明族的尊重的太,所以无所谓你所说的“封闭在民族悲情里”。
——陆大导演又说,想借这部影片“去恢复中国人的这种存在和救赎”。曾经“存在”了些什么?角川(我更愿意叫其日本陆川,因是陆大导演虚构出来的,且比较谐音)这样的“精神挣扎”吗?这样的个案有何意义?至于陆导所说的“救赎”更是不知所云,中国侵略了日本?中国人为什么要“救赎”?又要“救赎”些什么?难道中国人自我“救赎”而不能,逼得你要亲自出马?
——说一个与角川有关的案例,平型关大捷八路军费了好大功夫消灭了一千多日军,抓到了几个俘虏?0个。可以想见当时战争初期日军战斗意志之强,军国主义思想之顽故。因而在南京要出一角川还是很难的,何况我说了,于30万中国同胞面前,一个角川不值一提。陆大导演用笔太偏了。
——陆大导演又说“我们最终还是要自我拯救”,这话好似我们一直在坐以待毙,一直无所作为。还是不陆大导演的高义。
对于陆大导演的言论,我是相当失望的。对于陆大导演“重读历史”心态下创作的南京,我也会拒绝观看。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