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怎样谈“学习大国”
你知道习近平是怎样谈到“学习大国”的吗?一篇序言为什么被称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劝学篇”?习近平又是把哪些读书“秘笈”传授给了领导干部?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习”与“读书”密不可分,所以,“世界读书日”也是“学习大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首先,要和伙伴们分享一个习近平总书记与“学习大国”的消息,以此来开启这个有意义的一天——
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
2014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上海峰会后,在上海召开外国专家座谈会。他强调,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这是总书记第几次谈到“学习大国”呢?您先上网检索一下,“学习大国”择机公布答案。
从这条新闻可以看出,习近平对学习非常重视,而对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问题更是非常关注。学习是习近平长期身体力行、大力提倡、反复阐述的一个重大问题。他一路走来一路讲,从正定讲到宁德,从福建讲到浙江,从上海讲到中央。习近平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几次重要讲话,对党员干部加强学习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而在今年2月,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出版发行,习近平总书记为这批教材作序。这篇序言,被称为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再动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劝学篇”。
为何要对全党“劝学”?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想一帆风顺推进我们的事业是不可能的。可以预见,前进道路上,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肯定会不断出现,关键看我们有没有克服它们、战胜它们、驾驭它们的本领。
——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序言》
《序言》中的这段话,开宗明义,摆出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困难、风险、挑战,这些都是想躲也躲不过去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就看你的本领如何了。所以说,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绝对不只是个人私事。
不必说肩负着执政兴国、造福一方的重要职责,要应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就是做好日常本职工作,也得不断加强学习。改革进入深水区,靠“老经验”“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是不灵的。
“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在这篇《序言》中,习近平特别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增强本领。”
习近平怎么教干部读书?
学习要善于挤时间。经常听有的同志说自己想学习,但“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学习”。听上去好像有些道理,但这绝不是放松学习的理由。中央强调要转变工作作风,能不能多一点学习、多一点思考,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少一点形式主义的东西,这也是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内容。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有人研究过,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领导干部要善读书,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利用好时间,养成坚持不懈的习惯。
——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这两段贴心的话,是习近平两次在中央党校的开学典礼大会上讲的,面对成百上千身为高级领导干部的学员,教他们怎么去读书,这种场景,恐怕举世少有。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向来备受关注,这些长篇讲话讲得系统透彻,而且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直击弊病,直指人心。讲到干部读书问题,就指出了“忙于应酬少读书”“心浮气躁不深入”等问题。
对于读书之法,习近平也有“秘笈”传授:
——首先要有严谨、科学、老实的态度。2009年11月,他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强调,要勤学苦学,抛开功利,摒弃浮躁,发扬挤劲、钻劲、韧劲。学习历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特别是对于新理论、新知识、新经验的学习,更需要花大气力、下苦功夫,不能遇难而退,更不能投机取巧。
——还要有科学的方法,坚决反对读死书。习近平强调要把读书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很推崇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关于治学的“三境界说”,在浙江以之论述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在中央党校以之论述领导干部要善读书,说明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不做书呆子,必须勤学善思、学以致用。领导干部学习搞得如何不仅要看学习得怎样、书读的多不多,更要看能不能把学到的理论和知识用于实践,正确回答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他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中强调,领导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
学习与从严治党是什么关系?
干部读书学习如此重要,不是私事,那就必须有制度管起来,用制度促成学习的自觉。
这方面的制度当然有。近年来,党中央颁布实施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为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全国的干部编写学习培训教材,中组部干部教育局、中宣部理论局给干部开列“书单”,这都是学习教育制度化的体现。
加强和改善领导干部的学习,根本的是端正学风。学风与作风、文风紧密相连,也是党风的体现。当前,学风不正的问题依然严重,学风不浓、玩风太盛,学习“空对空”、学用“两张皮”,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严重,等等,不一而足。
因此,要从从严教育干部的角度来看干部学习问题。从严教育干部是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内容。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重干部选拔使用、轻干部教育培养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学风,难以调动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必须以从严治党来促进从严治学。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总书记发出号召,“学习大国”与您一起期待一个人人好学乐学、共享书香的“学习大国”!(原创作者:赵再兴)
特别注释:相关内容可参阅人民日报4月23日政治版“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总书记的劝学篇”。
版权说明:本文由“学习大国”整理,转载、使用请务必注明原作者“赵再兴”,转自“学习大国”,违者必究。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