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时代的“省委公开检讨”看“躲猫猫”事件
从省委公开检讨看“躲猫猫”事件
今天,我在《文史博览》杂志上读到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第一个在<人民日报>上公开检讨的省委》。
1950年3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对濮阳聊城运粮事件平原省委进行检讨,报告中共中央华北局请求处分,向各界代表会公开承认错误》、《公开检讨运粮工作中的错误,平原省府处理濮阳事件》两则消息,并全文刊登了平原省委和省府关于这一事件的检讨报告。
这是怎么回事呢?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于鲁西南、豫北、冀南衔接地区成立平原省(旧省名)。秋征时,虽然平原省委和省府曾共同研究和布置了秋征办法,但对粮食入仓工作却未注意,未进行讨论布置,于是,在运粮中便发生了严重的混乱事件。
根据濮阳专署对调粮入仓工作的检查,发现在此次运粮工作中,全区共病伤人员14名,死牛57头,伤牛58头,损坏大车零件244件,因扎坏公路被罚款279000元,农民遭受极其严重的损失。
事件发生后,平原省委虽曾督促省政府党组及濮阳、聊城地委检查和处理这一极端错误,但却未能采取严肃措施,予以彻底追究和处理,亦未向华北局及时报告。
1950年3月9日,《人民日报》同时发表了一则消息和一篇评论,批评这一事件“不是一般性质的错误或缺点,而是严重的带有原则性的错误”。
1950年3月15日,平原省人民政府主席晁哲莆,副主席贾心斋、韩哲一联名致函《人民日报》称:“兹送去本省关于濮阳专署运粮事件检查及对失职干部处理的报告一份。该事件系向政务院之报告,内有本府对干部处理、请示处分的意见,和对该事件的检讨。烦公诸报端,以教育全体同志。”
3月24日,人民日报在全文刊登这一报告的同时,还配发评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评论指出:“也许有人说,像这样一个省的领导机关,竟然这样公开地检讨错误,‘太不好看了’。……这有什么不好看呢?事实将是相反的。人民将因为自己的政府敢于揭发错误、纠正错误,而对自己的政府加以信任和拥护。”
读了这篇文章,再联想到目前所发生的一些事,我感触颇深。
我们不妨看看发生在前不久的“躲猫猫”事件。2009年1月29日,24岁的云南玉溪北城镇男子李乔明因盗伐林木被晋宁县刑拘,在看守所度过11天后却因重伤入院,因“重度颅脑损伤”于12日凌晨6时57分不治身亡。据当地警方说,因盗伐森林被拘押的24岁男子李乔明,和同监室的狱友在天井里玩“躲猫猫”游戏时,遭到狱友踢打并不小心撞到墙壁,导致“重度颅脑损伤”,送医四天后不治身亡。
“躲猫猫”本来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娱乐性很强的,主要由儿童来参与的游戏,现在居然有一个成年人,居然在看守所里面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还“躲”出了人命,警方这样的解释当然会引起公众的广泛质疑。
应该说,云南省委还是明智的,还是理性的。云南省委宣传部在“躲猫猫”事件后,迅速组织事件真相调查委员会,并公开面向社会邀请网友和社会人士参与调查。人们对此充满了期待,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我还曾为此写下“‘躲猫猫’事件一定不会像‘打酱油’、‘俯卧撑’那样,被继续忽悠下去,被继续隐瞒下去,被继续吊诡下去,当事人、责任人会受到严肃处理;同时,我也相信,‘躲猫猫’事件一定会成为加速催生阳光政府的重要契机”的赞语。然而,前两天公布的《“躲猫猫”调查委员会调查报告》,却再次让我们陷于失望,再次让我们看到“躲猫猫”还要“躲”!
“躲猫猫”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躲猫猫”为什么还要“躲”?为什么就不能像平原省府那样襟怀坦白,勇于公开真相,敢于承担责任呢?难道还要让我们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继续下去吗?难道还要让公众和政府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吗?
欢迎博友光临强国网:http://www.lnxv.com/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