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解读的“三不主义”?
我所解读的“三不主义”?
政治是分高下的,陈水扁在上任伊始提出过“四不一没有”,而胡总书记则是在坐稳之后提出了三不主义,说明胡总书记比他大度,比他伟大得多。胡总书记这种老成持重也是陈水扁所不具备的,陈水扁上台没有两年就想从“四不一没有”上后退,而胡总书记这几年来矢志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不可动摇,所以结果总是胡总周旋于世界领袖人物中,而陈水扁则不得不二度被收押。
胡总书记所提出的“三不主义”,在我看来,前两句都是客套话,后面一句也真正具有精妙大义,乃至到现在为止,外国人硬是翻译不出来,只能用注音的方法来处理,只要中国的软实力以后用类似的折腾语言所表达,外国人恐怕永远只有摸不着头脑的份。
在我看来,胡总书记所说的不折腾是对三十年改革的反思。改革的理论的核心大约就是几句话。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如果这个猫在抓到一个老鼠时打坏了好几个瓷器,这个猫还是好猫吗?改革理论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一大批国企破产了,而改革的初衷是为了让这些国企发展壮大,能说这只猫是好猫吗?
改革理论第二条支柱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什么要摸着石头过河?因为摸不到石头就会被水冲走,许多摸不到石头的国企就这样被水冲走了。但是如果摸的是牛屎怎么办,如果摸不到石头怎么办,就不过河了吗?如果是抱着牛屎过河又是什么样的结果呢?为什么这样浅的河里不随便丢几块大石头、架个便桥过河呢?所以讲这个理论如何系统如何科学我总是不免产生这样的疑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将承包制吹成了一朵好大的花,又是组织看电视又是全国巡回演讲,最后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是让国企间打乱仗,造成下级向上级送礼,造成市场无序竞争,始作俑者最后也因为自己造成的结果而黯然下台。当年将鲁布革的经验也吹成了一朵花似的,后来才透露出信息,鲁布革工程造成了不少人患上了矽肺病,类似这种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不顾百姓的死活的被吹捧,是不是为以后的大量职业病、矿难所铺设的道路呢?中国占有世界90%的稀土矿,却没有规模优势,价格被外国所垄断,相反我们买进来的铁矿石却是由外国人说了算,中国类似这样的事情简直太多了,改革不是让人民轻装前进,反而背上了新的三座大山。三十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冰冻三尺,确实非一日之寒,靠摸石头来过何是没有前途的,现在遇到世界金融危机,河里的水冰冻剌骨,即使有石头摸也不像过去那么惬意了,不是吗?去年说08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严竣的一年,现在又有官员讲09年比08年更严竣,这种打预防针的手法不失高明,但是再高明也摆脱不了改革成果的软肋,就是中国经济的前景主要是靠外企、民企去打拼,现在还在千方百计地想让百姓挤出钱袋子来拉动消费,所谓改革的理论完全跳出来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窠臼。
改革的第三条腿就是不争论。搞好了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搞砸了就是交的学费。搞活了是当官的发财,搞砸了是国企破产职工失业。当年有人提出剥削的疑问,马上有经济学家讲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可能产生剥削,有人讲社会主义不应当让人失业,马上有人跳出来讲这是下岗,不是失业(好多年后才承认),毛泽东时代也有失业,那叫隐性失业。“隐性失业”我估计也属于人家智谋一部分,指责毛泽东时代存在隐性失业就能证明自己玩得比过去高明,比过去光明正大,可惜这么好为什么不让失业的人在失业与隐性失业间有所选择呢?官场腐败,当年被指责为四人帮的余毒,实在说不下去了,又让一些经济学家来出来胡谄是因为社会处在转型期,是当年的双轨制,只要出现的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别人的问题都不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天上掉下来的问题吗?划定一个深水区,淹死了该你倒霉,让百姓作出牺牲,那只是阵痛,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但是在金钱的游戏中,得大头的总是政府,而失谨慎的永远是众小投资者…..不同意见的人是不容置喙的,因为不能争论,否则就是反对改革开放。因为只能不争论,许多理论问题、社会出现的严重问题都只有官家一方解释权,其他反对意见都上不了台面,因为不争论,官家说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理论那就是,就根本不用实践来检验,所以官方尽可随意宣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而百姓只有看赵本山的忽悠,只能笑谈他那幽默马夹是如何快速的穿脱了。
“三不主义”脱胎于邓小平理论,胡总书记讲不折腾却是青出于蓝的,中国是不能再折腾了,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时候讲出此话,我是照好的方向理解的,再这样折腾下去,山不是青的,水不是绿的,心不是红的,土不是净的。社会不是安宁的,官场不是尽职的,政府不是放心的,人民不是安生的,这全不都是折腾吗?
所以胡总书记讲不折腾,我第一个拥护。
条留言